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409919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八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题 号一二三总 分得 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沆砀(kng dng) 阻挠(ro) 嗜酒(sh) 艨艟(tng)B、邺城(sh) 挥霍(hu) 诀眦(c) 鲜有闻(xin) C、造诣(y) 雏(ch)形 哺(b)育 素湍 (tun)D、雷霆(tng) 击磬(qng) 案牍(d) 僦 (c) 赁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 (既望:农历十六) B、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便宜)C、自非亭午夜分 (亭午:正

2、午) D、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回:回旋)3、下列相关的文学常识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爱莲说虞初新志周敦颐清代B、观潮武林旧事周密宋代C、使至塞上五言律诗王维唐代D、三峡水经注郦道元北魏4、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2分) A.独往 / 湖心亭 / 看雪 B. 山 / 不 在 高,有 仙 / 则 名C.无 / 丝竹 / 之乱耳,无/案牍 / 之劳行 D.晨兴 / 理荒 / 秽,带月 / 荷锄 /归5下列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何陋之有? 具答之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无丝竹之乱耳C.左臂挂念珠倚之 处处志之 D.渔人甚异之 水陆草木之

3、花6、默写填空: (14分)、登岳阳楼中表现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抒发了诗人背景离乡感慨的句子是 。(2分)、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 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 (2分)。、被曹雪芹写红楼梦中,以香菱口吻加以赞叹的是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 。(2分)、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2分)、在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曾言:“老有所终,幼有所终”,是指老人和小孩因为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在桃花源记一文中也有相同的描述,这个句子是: 。(2分)、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诗句最合适的是: 。引用望岳诗句表达最合适的应该是: 。(4分)7、解释下列加点字

4、词(6分)便要还家, 湖中人鸟声俱绝, 念无欲为乐者, 自非亭午夜分 阡陌交通_ 浑欲不胜簪_8、莲文化的魅力(5分)学习了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后,你一定对莲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并有所了解,那么就对你的成果作一个展示吧。1、莲文化源远流长,也深受人们的喜爱,请写出有关莲的美称、诗。美称: (1分)诗句: (2分) 2、在中国文化中,莲有哪些象征意义? (2分) 二、阅读与理解。(25分)(一)、阅读古诗使至塞上,完成13题。(5分)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_表达了_的情感。(2分)2、

5、你能从诗中看出写的是哪个季节吗?(1分) 3、诗中哪一句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图画?(2分) (二)、阅读陋室铭,完成下列各题。(10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2分)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 )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

6、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3分) (三)、阅读三峡一文,完成15题。(10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用“/”划分下列句子正确的朗读节奏。(1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文中哪句话写出了秋天凄清悲凉的感情?(2分) 3、文中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的语句是: 。(2分)4、从全文看,第4 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3分) 5、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3分) 三、作文。(40分) 以“谢谢你,教会我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