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408598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大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大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大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大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顶山播送电视大学社会调查报告 分 校 专 业 年 级 年 季题 目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调查目标:了解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生存现状、教育状况等,通过调查来使等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留守儿童,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调查时间:2021年8月 调查对象:村干部、留守儿童家长、留守儿童 调查方式:深入留守儿童家中,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进行问卷调查。 正 文: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了解,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多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

2、升趋势。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所以,这个月,我利用回家的时机对我村及周围村里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作为我这个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更有深刻的感受,通过这次调查,使我对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想通过这份调查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帮助,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一、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开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或一周岁后,就外出务

3、工,长期与父母别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通过我对周围几个村的问卷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6%,有49.3%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15.4%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24%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 联系。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二监护人素质普遍偏低 由于大局部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年龄较大,还要承当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所以,他们教育孩子的就不会很合理,而且也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

4、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 三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成为了“问题儿童 。 四平时缺乏亲情的关爱 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缺乏亲情关爱会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也许就是孩子在生活上很难得到很好的照顾,使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抚慰与关心,这也是我们应该给予重视的。 五留守儿童平安存

5、在一定隐患 如留守儿童单独在家或路边玩耍,路上车辆较多,而老人无暇顾及,造成农村火灾或触电事故时有发生,平安存在一定隐患。 二、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学习状况 一根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30%留守儿童平时没有零花钱,平均每人每星期还不到2元钱,更不用说买什么营养品、水果等一些城市家庭的消费。吃穿住是人生最根本的需求,从上述数据看出,很多留守儿童根本生活都无法得到满足需求。 二家务劳动繁重 留守儿童根本上回家就要做家务,52%的孩子放学回家后要去放羊、牛等牲畜,而且大一点的孩子还要帮爷爷奶奶干农活,91%的留守儿童要自己洗衣服,可以说在家根本没有时间学习。虽然让孩子们劳动可以培养劳动观

6、念,但这些孩子做家务劳动都是在被动进行,因此对家务劳动大多感到厌倦。而且有的孩子由于做家务而耽误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挨老师的批评,这样就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心理的压抑和具体的困难。 三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太少 大局部儿童表示老师很少找自己谈话,43%的留守儿童说老师根本没有找他们谈过话,而且都很害怕老师,也不希望老师找自己谈话。虽然着有儿童的心理,但是从这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确实很不到位,竟有43%的留守儿童在将近两个月的教学时间里没有与老师谈过一次话,即使是批评也是如此。 四他们的学习压力大通过调查63%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24%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差,也有一些表示自己的爷爷奶

7、奶外公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一些孩子告诉我,由于学习成绩差,就害怕爸爸妈妈会问起,而自己的家庭条件差,很多同学看不起等,这就形成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三、就这些问题我们解决的建议与对策 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和空间。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家庭教育方面 首先,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气氛。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员,应

8、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其次,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第三,还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学校的联系。第四,家长要转变观念,增强自身开展的能力,多渠道寻找就业门路。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平安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 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可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方

9、面进行重点加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求各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学生登记备案,专门管理,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其次,充分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影响产生合力效应。第三,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制道德观念,不断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最后,重视对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对其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开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其健康和谐开展。 三政府及社会方面 1、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 比方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设

10、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收费要标准,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入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社会监管体制,打破城乡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开辟打工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2、镇、村两级要逐步探索帮助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子 在社会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结对帮扶,也可以建立家长代管制度,教师要真心实意地走进学生心灵,从心灵上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驱除他们由于父母不在而积压在心头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生

11、活,学会求知,学会追求。 3、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让在家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外出的农民工也多,当然农村的留守儿童也多。本来需要赡养的老人却还要抚养自己的孙儿辈,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孩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其实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到我国广阔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