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40648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教多学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少教多学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少教多学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少教多学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少教多学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教多学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教多学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运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少教多学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以窗前的气球为例延安实验小学 侯婷 “少教”不是让教师减少教学投入,少管教学,而是在“教”的过程中通过启发、点拨、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探索,逐渐达到积极学习、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少教多学”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教学理念。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正是强调让学生多思考体会,再进行适时的开导和启发。1632年,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就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这与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基于“少教多学”的理念

2、,让学生多加尝试,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小学语文作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应致力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及全面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少教多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坚定的教学理念。这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语文课堂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那么如何把“少教多学”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形成高效课堂,让学生达到“多学”境界?本文以窗前的气球为例加以论述。一、教材分析窗前的气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本课以简单且充满童趣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得了传染病的孩子在孤单的病房里,看到飘过窗

3、前的画了笑脸的红气球,并猜想好朋友拴着气球绳子的情景。这个窗前的气球代表的是童年真切的友谊,牵动着两个好朋友之间的情谊,让一个在病中的孩子从“真没意思”到“高兴地笑了”。学习这篇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融入到课文中,捧着一颗颗活泼、灿烂的童心,净化学生们幼小的心灵,引领学生们打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友谊的魅力。二、设计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做到少讲解多体会,少告诉多点拨,少说教多互动。以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引导学生联系同学间的真情为铺垫,让学生在理解中读、在读中感悟,激发学生个性化、独创性的思维和想象,在读与思考中深化情感体验。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4、揭题质疑1谁生病住过医院,谁去医院看过病人?(同学交流)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看望病人的课文,老师板书课题窗前的气球。(学生很吃惊)3老师乘机问:有什么问题吗?生:气球和病人有什么关系?用气球去看病人又为什么在窗前呢? 【设计意图】1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为理解课文中科利亚的孤独和烦恼作铺垫;2学会提问题是挖掘、发展学生学习“潜力”的前提,带着自己的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初读课文 自主解答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以下要求:1) 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和词语,画上记号,可以同学之间交流或联系上下文感知。2) 把找到的答案画上记号,或与同桌交流。2班级交流,解答

5、疑问1) 点名学生讲述自己找到的答案,同学评议和补充。2) 说出你有哪些不认识的字,老师板书生字。【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意识,教会学生阅读的常用方法;2.初步体会阅读带来的“成功感”。(三)小组合作 自主识字1听一听:老师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朗读磁带。学生留意生字读音。2读一读:小组交流,已经会读哪些字。3议一议:窍门儿介绍“我用这些方法可以记住这些字”。4查一查:开展各种识字游戏,教师注音纠正字音。5想一想:扩词开花,词语积累。6看一看: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在田字格中书写本课生字,学生仔细观察,重点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7写一写:学生在书上描红正确书写汉字,教师巡视纠正。8赏一赏

6、:把学生写得好的作品实物投放师生共同欣赏。【设计意图】1识字教学的难是在于:学生记不住字音和字形,而且容易忘记。如果和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所起到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了。2识字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窍门儿,既学会生字,又学会了拓展了自己识字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还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四)品读课文 分组互动1. 在认识生字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朗读:把文章读通读顺。2. 组内交流:小组内交叉,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伴听,组内同学听完后说出听懂了什么,并对同伴的朗读提出自己的评价和意见。3. 集体交流:让学生读出自己喜爱的段落,说出喜欢的理由(

7、对段落的理解),自己是怎样读好这一段的(体会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同学评议(或者示范朗读讲解)。4在学生阅读交流之后,说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设计意图】1.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是“读者”,又是“评论者”。实现学习的主动参与和教学评价的相互促进。2.阅读教学中,学会交流、学会聆听、学会评价,有助于养成学生阅读方法和学习品质。(五)图文结合 再品课文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全文。教师要求:流利准确,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2.老师展示课文故事课件片段,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播放。1)说出播放片段是什么内容,为什么喜欢这一段?2)怎样读好呢?读这一段试试看;3. 课件展示科利亚的笑容:1

8、)你知道科利亚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吗?联系课文愿意,探究笑的原因:被可爱的笑脸逗乐笑了,被米沙的创举而会心的笑,对同学们特殊的问候方式感激的笑2)该如何读好写他高兴的语句呢?读一读、评一评。3)科利亚看到这个可爱的笑脸他想到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唧唧喳喳的指手画脚。”所蕴含的感情。4课件展示课文中的人物:米沙、科利亚、同学:1)评一评:你喜欢哪个人物?说出你喜欢的理由?2)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句子能体现你喜欢的人物,读读看。3)议一议:如果你去看科利亚你会画什么呢?教师乘机教育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设计意图】1读文章,主要是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

9、解,读出自己感受。因此教学设计中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对文章的“品”和“评”,品是感悟,评是议论,只有通过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才是真正的理解,才能读好文章。2读好的文章,犹如一次人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思想内涵,用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就是我们所提到的: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六)复述表演、深化理解1提出要求: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表演米沙的行为,一人表演科利亚的表情,一人旁白,一人评判2小组表演,教师适当点拨3小组汇报,师生评议。一是对课文的理解,用肢体、面部表情的体现;二是旁白同学的叙述语速、语调的变化等【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用多种语言表达出来。一是加强

10、学生的记忆和概括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七)感悟语言、提升表达1. 比较句子,每组里你喜欢哪个句子,能说说理由吗?A、科利亚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小脸。B、科利亚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笑脸2分别用“可爱的,高心地”练习说话【设计意图】1联系上下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和体会:不同环境、不同意境中词语的作用。2训练学生模仿能力和语言表达。(八)拓展延伸 凝练真情1. 说一说:你们同学之间的一些感人、开心的事情吗?2. 播放“非典”时期,有很多病人和医护人员被隔离的录像。如果想去看望和慰问他们,你会用什么办法呢?【设计意图】1把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立,加强学生对生活中“美”的

11、发现。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2让学生创造性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四、教学反思(一)认真备课,是“少教多学”的前提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认真备课,是新课标下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教师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过程、备生活。备教材要做到吃透教材,并能随时跟上教材的更新步伐,任何时候保证我们教的知识是正确的、有意义的、与时代新适应的。备学生就是要了解班级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情绪、性格、班级氛围等情况,设计适应学生最近发展区,且能调动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学的过程体现出来,使平淡、难懂的教学内容有趣化,接近生活,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理解。(二)激发兴趣,是“少

12、教多学”的导线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选择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适应,让学生体会到课本学习不是遥远的,而是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让学生融入到课本情节和情感中,感悟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此外,要整合教材资源,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一方面,学生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角色的理解、参与来领悟生活的内涵。另一方面发挥同伴学习的自主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讨论和评议,导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提升学习积极性。(三)合理设计,是“少教多学”的关键教学理念和目标的落实的关键是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合理性。要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就要合理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本课以情境导入、揭题质疑初读课文、自主解答合作学习、自主识字品读课文、分组互动图文结合、再品课文复述表演、深化理解感悟语言、提升表达拓展延伸、凝练真情,这八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从导入到初步感知,再到生字词的认读和课文内容的逐步深入挖掘,不仅能够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还能在循序渐进的环节中让学生逐步具备下一阶段自主学习的基础,让“少教多学”不是口头上、无目标、无序的学习,而是在教室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指导下“抽丝剥茧”式地探寻课文内在涵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