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12课《唐诗五首》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405945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12课《唐诗五首》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12课《唐诗五首》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12课《唐诗五首》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12课《唐诗五首》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12课《唐诗五首》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12课《唐诗五首》知识点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12课唐诗五首知识点总结野望全诗于萧瑟静谧的风景描绘中表露出孤单抑郁的心情,抒发了难过、孤寂的情怀。黄鹤楼这首吊古怀乡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遗迹黄鹤楼所见到的光景,表达了诗人思乡怀土的思想感情。使至塞上记述了出使塞上的旅途以及旅途中所见的塞外风光。既反应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被排斥而抑郁、孤独、伤心、飘零的心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风景中感情获得升华后的大方悲壮之情。(报效祖国的激情壮志和大方激动的爱国情怀。)渡荆门送别一诗描述了荆门一带壮阔、奇丽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赞叹,对故土的想念和恋恋不舍之情。(或抒发了诗人想念故土的深情。)钱塘湖春行经过对湖水

2、、云脚、早莺、乱花、浅草等的描绘,显现了一幅风景明媚、春意盎然、充满活力的西湖初春图,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湖光山色的非常热爱、赞叹之情。(或“诗人对西湖初春色色的喜欢、赞叹之情”或“对大自然的热爱、赞叹之情”)野望1、试剖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址,“黄昏”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响应尾联,表现出悲伤的感情,为全诗确立了感情基调。表现了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知己、得不到欣赏的愁闷、迷惘的心情。2、颔联描述了如何的画面?描述了一幅层层树林染上了金黄的秋景,山峰叠嶂在斜阳的余晖中更显萧瑟的画面。3、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它们写景分别有什么特点?四

3、句写黄昏中所见光景。举目四望,各处是一片秋景,山川笼盖在斜阳的余晖中,更加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仿佛兴致盎然。这四句诗犹如一幅山家秋晚图。4、请从动静和写景次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颔联总写秋景,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犹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向,搭配得恰到利处。5、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绘了铺天盖地,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落情景,景中寄寓了诗人孤单、落寞的情怀。6、联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由。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展转流浪,徘徊愁闷,找不到

4、精神归宿,又没有真实的知己,因此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好友。黄鹤楼1、前两联由传说写起,有什么作用?从传说写到现实,由传说的美好与现实的“空余”平常江楼组成激烈的反差,诗人的欣然若失的情绪显露出来。2、诗的颔联写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黄鹤一去”把读者的视线引向茫茫远方;“白云千载”又让人联想到上下几千年的风云变化。只两句诗,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创建出一种苍莽宽阔的境界,抒发了诗人光阴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穷愁思铺垫。3、诗中首联和颔联都有一个“空”字,如何理解这两个“空”字?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重申空间上的

5、虚无。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心里的孤单感。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陡然”,重申时间上的邈远。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心里光阴易逝的失落与难过。4、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述了如何的情景?诗句描述出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的情景,葱郁旺盛而富裕活力:晴空下,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汉阳城,绿树掩映,清楚可见;江面上,鹦鹉洲上的芳草长势旺盛这段写景,描述了一个空明、悠久的画面,为引起诗人的乡愁做了铺垫。5、尾联“日暮乡关哪处是?烟波江上令人愁”中诗人“愁”该如何理解?诗作以一“愁”收篇,正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展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

6、,画外余音。使至塞上1、赏析诗歌首联内容理解:交代出使任务及经过地域。写自己轻车简从,出使边塞。炼字角度:这个“单”字有孤单之意,诗人虽受命出使,但轻车简从、孑然一身;表露出诗人被排斥出朝廷的失落愁闷之情。2、整首诗中,诗人的感情发生了如何的变化?从首联的“单”字可见其孤单孤独,颔联两个比喻,表达诗人的激怒和抑郁,颈联描绘塞外壮观美景,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尾联借典故表达对戍边将士的赞叹之情。3、颔联中“征蓬”“归雁”比喻什么?表露了诗人如何的感情?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像振翅北飞的大雁。诗人固然是奉使出塞,却有流浪无依之感,暗写诗人被排斥出京的激怒和抑郁之情。第1页

7、/共3页4、品读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夕阳圆”。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描述了塞外宏伟壮观的情景。诗人选用“大漠”“烽烟”“长河”“斜阳”这些意象,画面宽阔,境界雄浑,色彩鲜亮。且“直”“圆”两字精华传神,线条简洁,虽光景不多,但层次丰富。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5、请从不一样角度赏析被誉为“独绝千古”的颈联内容理解:这两句对仗工整,笔力挺秀,境界雄浑,视线宽阔,描述了奇异壮美的塞外风光,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怀。画面描述:黄沙茫茫一望无际。极目远眺,只见天空终点,一缕狼烟升腾。夜晚,夕阳低垂河面,河水闪烁着粼粼波光。炼字角度:“大”字写出了荒漠的浩大无边,“孤”字写出了光

8、景的单一,“直”字写出了狼烟的劲拔刚毅,“圆”字写出了和蔼暖和而又苍莽的感觉,描述了一幅奇异壮丽的边塞风光图。写景作用:诗人运用“大漠”“孤烟”“夕阳”等光景创造了苍莽旷远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感情。诗中有画:(1)有画同样的色彩:黄沙漫漫,灰黑色的烽烟,红色的夕阳等多种色彩。( 2)有画同样的构图:直冲云霄的烽烟,弯曲折曲的黄河,浑圆的夕阳等多种形状如几何图像画在茫茫大漠之上。(3)有画同样的线条: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夕阳,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光景的基本形态。渡荆门送别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首联叙事,交代行迹。作者从蜀地出来,经过荆门到达楚地。2、颔联描述了如何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如

9、何的心情?“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述了船过荆门后长江两岸独有的风景:山逐渐消逝,眼前是一片低平的旷野;长江冲出三峡,在茫茫旷野中一落千丈。一个“随”字生动的将山与平原的地点的变化显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表现出长江奔跑汹涌的气概。这联诗,景中储藏着诗人初出四川时的愉悦爽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活力。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向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绘境界:苍莽起伏的山峦跟着平原荒野的延长。逐渐消逝得销声匿迹,一落千丈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显现了一幅气吞河山的万里长江图。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地点逐渐变换、推移,写出

10、空间感和流动感:“入”衬着出江水奔腾的澎湃气概,显现了诗人的广阔胸怀。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怀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愉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宽阔的胸怀,爽朗的心境和蓬勃活力的形象写照。4、诗的颈联描述了如何的景?包含诗人如何的心情?“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比喻的修辞,借助瑰丽的想象,描述了满月映入江水、云霞灿烂姿的奇丽情景。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沉静,以天上云彩组成空中楼阁村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成效十分烈。表达了诗人首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和愉悦感,同时写出了诗人对将来生活的无穷神往和神往。5、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拟人的手法。“送”字直接点题(

11、扣题),写故土的水不远万里来送自己行舟远游,生动而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对故土的热爱和迷恋之情钱塘湖春行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初平”“低”写出了初春的什么特点?内容:上句点明春行地址,下句描述远景,写诗人出行看到的山光水色。炼字角度:“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岸齐平;“低”字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生动地勾画出了西湖初春春水初涨时的轮廓。画面描述: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涛连成一片2、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风景?从哪里看出来的?初春。从春潮、早莺争暖树、新燕筑窝、乱花、浅草看出。3、全部的光景中,诗人最喜欢的是什么呢?(品读末两句)诗人最爱湖东

12、的白堤,由于这里绿柳成荫,风景更是琳琅满目,令人久久不忍离开。诗人对西湖的赞叹和喜欢之情之情溢于言表。5、试从炼字角度赏析颔联。炼字角度: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侧面突出春色的难得和可贵。“啄”字生动地描述了燕子繁忙而愉悦的神态。“几处”“谁家”,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既正确地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天节的特点,又表达了诗人看见早莺、新燕的欣喜之情。6、试从炼字角度赏析颈联。炼字角度:“乱”“迷”突出湖畔野花如花似锦,让人头晕眼花。“渐”“才”富于动向感,既写出了花草向荣的趋向,又给人以清爽之感,生动地显现了初春的蓬勃活力。7、试剖析尾联有什么作用。尾联作用内容上:点了然春行的终点即白沙堤,直

13、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西湖初春美景的喜欢之情。(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行不足”,是由于看不够,说明诗人恋恋不舍,完整沉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构造上:“行不足”不只是喜欢的表现,同时也照顾了题目中的“行”字,使构造谨慎。8、全诗思路:先写了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接着写了春行仰观所见;而后写春行俯察所见;最后写行至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第2页/共3页表达诗人对西湖初春美景的喜欢和赞叹之情。第3页/共3页内容总结(1)野望全诗于萧瑟静谧的风景描绘中表露出孤单抑郁的心情,抒发了难过、孤寂的情怀(2)(报效祖国的激情壮志和大方激动的爱国情怀(3)描述了一幅层层树林染上了金黄的秋景,山峰叠嶂在斜阳的余晖中更显萧瑟的画面(4)从传说写到现实,由传说的美好与现实的“空余”平常江楼组成激烈的反差,诗人的欣然若失的情绪显露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