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 .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404928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 论美教学案 备课者:黄慧教学目标 1.体味文章对美的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2.品味美的内涵,能表达对美的理解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美的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引导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展示一组图片,(共同感受美,营造美的氛围)。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一幅图片美?(学生各抒已见)2、导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去发现、用心去感受,更需要我们去理性地思考,今天让我们随着英国大哲学家培根一起来论美。(板书课题、作者)3、走近作者,问:请问同学们,谈谈你对作者的认识,介绍

2、培根(课件)二、展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三、自学指导一:一初步感知课文。1、请我们班朗读最好的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完成下列问题(真不愧是我们班量的高手,谢谢+的朗读,下面请同学们给下列划横向的字注音,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吝啬( )腓力普王( )滑稽 ( ) 摄取 ( )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朗读课文,并画出文中文中关于美的名言警句。在全班回答(学生讲完后课件明确)三、自学指导二 齐读课文,5分钟后思考讨论完成下面思考题。1、文章论了哪几种美? 参考:颜色之美、形体之美、行为之美, 美德 2、作者认为这几种美是怎样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最高层次的美是哪一种美?

3、 参考:“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内在美重于外在美。所以在三者中最高)美德最美 3、作者是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论证“美德最美”这个观点的?请举例说明。明确: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举例略。四、自学指导三:品味语言。培根的随笔,都是劝世箴言之类的短文。黑格尔曾指出:“培根拥有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想象,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的话常常被人家引为格言”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话模仿老师的方法做一张 “美的格言卡” 课件显示格言卡版式 (老师也做了一张格言卡 ,先抛砖引玉

4、) 美的格言卡 格言: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赏析(推荐理由):以宝石为喻,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宝贵。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阅读、制作格言卡,进行交流时间约5分钟)教师总结:通过格言卡的制作,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么特点?学生思考后回答:语言准确、精练、隽永、形象。 美的格言卡:(预案)1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2 、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3 、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4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分析理解:1、 用宝石打比方,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

5、行,朴素的外表不仅不会有影响,而且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可贵。2、一个人既有外形美,又有内在美,是不容易的。3、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4、 这里的美是指外表的美丽。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蕴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五、课堂作业。 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他的脸上有一块难看的胎记,其他同学的异样眼光使他很难为情。他自己也常常为这块胎记而郁郁寡欢。作为好朋友,请你写一段话劝说他(她)。(要求语段中要恰当引用文中的语句)六:课堂总结教师寄语。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貌终归有年华消逝

6、的时候,只有美德能散发出永恒的光芒!不管容颜俊秀还是长相平凡,只要丰富我们的修养,完善我们的德行,只要我们善良、诚实、自信、自强,我们就可以说我是最美的! 七、教学反思论美是一篇杂感,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找出课文的主要观点,并就观点说出自己的理解,能够自主地发表见解,能够尝试写一小段有观点,有见解的文字。我在这课的设计中,有几个方面处理的比较满意:第一,选准关键知识能力点,教学目标明确。我们班学生普遍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低,我意在指导他们在学议论性文章的时候不要有畏难情绪。整堂课围绕教学目标和重点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在课堂上,学生的读、写、感受、说、听的训练很扎实,很好的完成了课前设定的

7、教学目标。第二,在问题预设和生成方面,这节课显得比较突出,在设计问题时,本意是将“美的言行与美得德行结合起来才是最美”作为引导,然后强调“美德最美”的主旨,但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对主旨的把握比较到位,一下子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但也有同学将课文的第一小结作为文章主旨的,这就表现出对文章内容的不熟悉,鉴于这种情况,在原有教案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生成教案,让同学们寻找依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激烈的探讨过程中,学生对美也有了新的感受,在请学生谈感受时,有的学生想的更多,感受更深刻,还有同学提出“和谐也是美”的看法,这就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了。第三,这节课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都很充分。这节课根据需要安排了几次讨论,基本上都是在先自己准备,然后讨论的形式,因此能做到每人都有话说,每个问题都有价值,在每次讨论结束后,能够选出中心发言人发表小组意见,其他组成员能认真倾听,并对不同意见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但是对这节课,我还是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如设计的有些问题过于简单,不能使学生对美有本质的认识,也不能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升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外,在小组讨论中分工不明,造成部分同学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激发,我还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