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发王磊)G01高中语文一年级单元备课策略示例: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3拓展资源1文言津逮.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404789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发王磊)G01高中语文一年级单元备课策略示例: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3拓展资源1文言津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发王磊)G01高中语文一年级单元备课策略示例: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3拓展资源1文言津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发王磊)G01高中语文一年级单元备课策略示例: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3拓展资源1文言津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发王磊)G01高中语文一年级单元备课策略示例: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3拓展资源1文言津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发王磊)G01高中语文一年级单元备课策略示例: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3拓展资源1文言津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发王磊)G01高中语文一年级单元备课策略示例: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3拓展资源1文言津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发王磊)G01高中语文一年级单元备课策略示例: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3拓展资源1文言津逮.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津逮张中行附录一 工具书举要讲读文言,只是一般地想教会学会,不是专门研究某学科,也会碰到各式各样的疑难问题。有疑难,向人请教是个办法,但不如依靠工具书,因为既方便,又确实详尽。讲读文言,有使用工具书的知识,翻检工具书的习惯,就能够化难为易,比较快地提高。这方面的工具书,需要经常参考的很有一些,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七类:一是综合的辞书,二是专门的辞书,三是索引,四是年表,五是类书,六是目录,七是政书。每一类里又包括若干种。以下依次作简略的介绍(常用的、难查的稍详一些)。一、综合的辞书1辞源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这部书有旧版、新版两种。旧版由1908年开始编,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收罗古今词语最

2、多、解释比较清晰详实的大型辞书。新版辞源的出版说明介绍它的性质是:“以旧有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吸收了现代词书的特点,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结合书证,重在溯源。”这意思就是,凡是一般书籍中有可能遇到的字、词、语,不论古今中外(实际是中多古多),都收罗在内,所以切合实用。初版于1915年编成,按开本大小分甲、乙、丙、丁、戊五种版式出版,除甲种线装以外,都是上下两册。十几年后,为了吸收新词语,补缺漏,于1931年出版辞源续编。先是单行,到1939年把条目拆散,并入正编,成为合订本,仍为上下两册。字自然用繁体。条目以单字为纲,单字按部首排列。部首分为子、丑、寅、卯等十二集,由

3、子集“一”部到亥集“龠”部,共214部,同于康熙字典。单字之下分条排列由该字起头的词语;字数少的在先,多的在后;字数相同的,笔画少的在先,多的在后。注音用反切,主要依据广韵,并标明属于哪一韵部(依据佩文诗韵)。一个单字有不同的读音、不同的意义,都分项注明解释。解释用文言,只断句。我国辞书,较早的有不少是按部首排列的,因而翻检时就要先熟悉部首。辞源,有的版本后面附有四角号码索引,熟悉四角号码的人想查某一词语,利用索引,先查明该词语的页数,非常方便。不熟悉四角号码的人,还是要先熟悉部首。部首共214部,熟悉它不难,难在完全知道某一字入某一部。有些字一看就能断定,有些字就不然。例如“行”不入“彳”部

4、,因为它是部首;“乌”入“火”部,因为“灬”是“火”的另一形体;“狀”不入“爿”部,入“犬”部,“相”不入“木”部,入“目”部;等等。碰到这类情况,可以先查书前的“检字”,数数想查的字是若干画(作为部首的偏旁,笔画也算,而查某部所属的字时,则不计偏旁画数),到若干画里去找,如果有它,就可以按下边的页码去找。但检字所收的字究竟有限,所以还是常常要靠记。部首难查的缺点之外,使用辞源还有不方便之处。如注音用中古的反切,现在的读者难于切准,即使切准了也未必与现代读音相合。又如解释古词语,注出处只举书名而不举篇名,引古籍常常节略而没有表示,都使读者感到不方便。不过无论如何,辞源总是综合性大型辞书的开山之

5、作,内容充实,在继其后的辞海等问世之前,读古籍,作为案头良师益友,它算是最合用的。新版辞源是根据旧版辞源,从1958年开始修订的。关于修订的主旨,出版说明说:“根据与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分工的原则,将辞源修订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本此主旨,所以把旧版辞源中关于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词语都删去,而增加不少古典的条目。字用繁体。条目按部首排列,基本上同于旧版辞源。分订四册,每册前有难检字表。注音兼用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并标明反切、韵(依据广韵)和声纽。解释用现代汉语或浅近文言,比较详尽。引古书为证,标明书名、篇名,比旧版辞源详实。到目前为止,作为学习文言的工

6、具书,这一部是内容最丰富的,我们无妨以之为主,来解决讲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如果感到还不够,再翻检其他相关的工具书。2辞海这部书也有旧版、新版之别:旧版是中华书局编辑出版,新版是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旧版辞海是继旧版辞源之后一部综合性的大型辞书,1936年出版,分上下两册;1947年出版合订本,一册。体例大致与旧版辞源相同。字用繁体。单字按部首排列,部首不再分子、丑、寅、卯等集;单字下按字数多少、笔画多少排列词语条目。注音用反切,兼用直音,标明韵部(依据佩文诗韵)。解释用文言,加标点。书前有检字表。内容比旧版辞源有所改进,选择条目比较丰富、精当,解释比较浅明确切,引书注明篇名

7、,便于查核。旧版辞源和旧版辞海性质虽然相同,所收条目并不一致,解释也或详或略,所以能互相补充。讲读文言,遇见疑难,应该两种都利用。新版辞海是由旧版辞海陆续修订而成。先是由五十年代起开始修订,1962年初步完成,出版辞海试行本,按学科性质分类,分订十六个分册。以后把各类的条目拆散,合在一起,出版辞海未定稿,上下两册。以后再修订,1977年完成,仍按不同学科分类,出版“语词”“哲学”“经济”等二十个分册(其中“语词”分为上下两册)。接着在分册的基础上整理加工,条目拆散,改为按部首排列,分订上中下三册,于1979年出版。三卷本新版辞海编辑出版靠后,多方面有所改进。全书收单字和词语十万条以上。用简化字

8、,但单字也收繁体,便于读古籍时查寻。部首经过合理调整,改为250都(调整情况见书前部首调整情况表),如“江”入“氵”部,“狼”入“犭”部,比旧部首入“水”部、“犬”部容易辨认。偏旁不清楚的字,可以查书前的笔画查字表。如果知道要查的字读什么,最好先查书后的汉语拼音索引,那里注明该字的页码,一翻就可以找到。注音用汉语拼音,少数罕见字兼用直音,不再注反切和韵部。解释用现代汉语,加标点。引文注明书篇名,尽量求确切。讲读文言,如果手头没有新版辞源,就要多利用这部书。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编,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一部小型的专供查古汉语常用字的音和义的字典。所收字分两部分:常用字3700多

9、个,详注意义;罕用字2600多个,入难字表,算附录,简注意义。不收词语。字头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书前有按部首(189部)查的检字表。用简化字;繁体、异体加括号,放在字头的后面。注音兼用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释义用现代汉语,都引古籍中语句为例证。讲读文言,如果只想知道某字读什么,有什么意义,在此处表示什么意义,用这部字典比较简便。4康熙字典张玉书等奉康熙皇帝命令编。在旧时代,这是一部收字最多、注音释义最丰富、体例最完整的字典。康熙四十九年(1710)开始编,康熙五十五年(1716)编成。编时意在广泛收集古籍尤其历代字书韵书中的字,所以收字四万七千多。不收词语。字头按214个部首(前面辞源部分已

10、介绍),依笔画多少分别排入子、丑、寅、卯等十二集,每集又分上中下。这种依部首排列汉字的方法对后来影响很大,许多辞书都模仿它。每字之下先注音,后释义。注音先用唐韵(实即广韵)的反切,后用集韵洪武正韵等的反切,然后用直音。解释字义用说文尔雅等字书及古代各种典籍,都注明出处。为了解决部首难查的困难,书前有按笔画排列的检字,如“止”“允”,我们如果不知道入哪一部,可以查检字“四画”,“止”下注明“部首”,“允”下注明“儿部”,就容易找到了。近年来商务印书馆印本书后附有按四角号码编排的康熙字典索引,熟悉四角号码的人利用它,查字就更方便了。这部书内容多,编纂时间短,难免有些错误。道光年间奕绘、王引之等编字

11、典考证,改正错误两千五百多条,使用这部书时最好兼参考字典考证(商务印书馆印本书后附录中有)。这部书版本很多,最好用近年的印本。书的特点和优点是取材广,但就我们现在学习文言说,取材广可能成为缺点,因为绝大部分字我们几乎不会碰到。注音用多种反切,释义用文言,不熟悉古典的人也会感到不方便。5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编辑出版。这是康熙字典之后,一部收字最多的字典,计单字四万八千多,比康熙字典多一千左右。我们无妨称它为康熙字典的补充修正本。编写于1915年,字自然用繁体。字头按部首排列,214部,分子、丑、寅、卯十二集,同于康熙字典(1978年重印本下角有通贯全书的页码,翻检比较方便)。不收由单字组成的词语。

12、注音兼用反切(主要根据集韵)和直音,并注明属于某一韵部(也依集韵)。释义用文言,在字头后分条排列。如“一”部第一个字“一”,意义分为三十二条,比康熙字典眉目清楚。每条释义都引古书中的语句为证,有助于确切深入地了解文言的字义。难于判断属于某一部首的字,可以查书前的中华大字典检字。读古代典籍,遇见特别罕见的字,可以利用这部书。会感到不方便的主要也是注音,且不说反切难切准,就是切准了也未必与现代读音相合,如“一”,现在读阴平,书中还是注“质韵”(入声)。不过无论如何,这部书特点明显,优点很多,它不只可以取代康熙字典,而且比康熙字典更合用。6经籍籑诂阮元、臧镛堂等编。这是一部汇集文字古义的字典,嘉庆三

13、年(1798)阮元任浙江学政时请臧镛堂等几十个人,只用五个月编成的。收字一万多,按佩文韵府的文字次序排列,由上平声“一东”“二冬”到入声“十六叶”“十七洽”,共106韵,分为106卷。字头之下没有注音。字义都是从唐朝以前(包括唐朝)的各种典籍中搜罗来的,主要是古代的小学书,如尔雅方言说文解字经典释文等书中的训诂材料,以及其他各种古籍中本文或注疏中有关训诂的材料。一字多义,在字头下顺序排列,每种意义都举古籍中训释的语句为证。解释字义不但丰富,而且较古,因而是学习古汉语的重要参考书。只是现在很少人熟悉佩文诗韵,查寻某字在哪一卷很困难;近年世界书局印本书前有经籍籑诂目录索引,文字按笔画多少编排,下注

14、明页码,可以补救难查的缺点。新近又有中华书局影印本。以上几种辞书,就解决学习文言时可能遇见的疑难这个要求说,查字是够用了,查词语有时不够用,因为字数有限而词语无限。我国目前正在编纂更大型的包罗万象的辞书汉语大辞典,推想编成以后,会使不能解决的疑难减到很少。这类更大型的辞书,还有台湾中华学术院出版的中文大辞典,日本大修馆书店出版的大汉和辞典(日语解释),如果图书馆里有,可以参考。二、专门的辞书7辞通朱起凤著,开明书店出版。这是一部专解释古代典籍中连语(联绵字)的字典。著者用三十年精力,搜罗连语近四万,先名新读书通,于1934年改名辞通,二十四卷,分上下两册出版。内容主要是说明:一、某字为某字之音

15、同或音近假借,如523页“翩翻”条,下列“翩翾”“翩幡”“缤翻”“缤纷”四个连语,各引古籍出处,说明这五个连语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二、某字为某字之义同通用,如441页“抱薪”条,下列“负薪”说明“抱”“负”二字通用,所以两个连语意义相同。三、某字为某字之形近而误,如1页“河东”条,下列“可甲”,说明“可甲”应作“河东”,因形近而误。连语条目以下一字为准,按佩文诗韵次序排列,如卷一开头的条目为“丁东”“河东”“和同”“冯同”“佥同”等。不熟悉佩文诗韵韵部的人,可以利用书后按四角号码编排的辞通索引。这部书材料丰富,对于理解古籍中有些词语很有帮助。但个别地方有时出于个人推想,难免牵强附会,使用时要注意。8词诠杨树达著,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改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是一部讲古汉语虚字(比现代汉语“虚词”范围大)用法的字典,1928年编成。收虚字五百多,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如果不熟悉注音字母,可以查书前的部首目录。解释某字,先把它分为几种词性,然后讲某一词性的几种用法。讲用法,都引古籍上的多种语句为证。读文言典籍,想知道某一虚字有何种用法,在某一语句中是何种用法,可以利用这部书。不过书中的语法术语与现在通行的不尽同,使用时要注意。9古书虚字集释裴学海著,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改由中华书局出版。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