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折弯展开计算.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40429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压折弯展开计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冲压折弯展开计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冲压折弯展开计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冲压折弯展开计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冲压折弯展开计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压折弯展开计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折弯展开计算.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統一展開計算方法,做到展開的快速准確. 2 適用範圍富金公司沖模二廠. 3 展開計算原理板料在彎曲過程中外層受到拉應力,內層受到壓應力,從拉到壓之間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壓力的過渡層-中性層,中性層在彎曲過程中的長度和彎曲前一樣,保持不變,所以中性層是計算彎曲件展開長度的基准.中性層位置與變形程度有關,當彎曲半徑較大,折彎角度較小時,變形程度較小,中性層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處,當彎曲半徑變小,折彎角度增大時,變形程度隨之增大,中性層位置逐漸向彎曲中心的內側移動.中性層到板料內側的距離用表示. 4 計算方法 展開的基本公式:展開長度=料內+料內+補償量4.1 R=0,折彎角=90(T1.2,不

2、含1.2mm)L=(A-T)+(B-T)+K=A+B-2T+0.4T上式中取:=T/4K=*/2=T/4*/2=0.4T4.2 R=0, =90 (T1.2,含1.2mm)L=(A-T)+(B-T)+K=A+B-2T+0.5T上式中取:=T/3K=*/2=T/3*/2=0.5T4.3 R0 =90L=(A-T-R)+(B-T-R)+(R+)*/2當R 5T時=T/21T R 5T=T/30 R T=T/4(實際展開時除使用尺寸計算方法外,也可在確定中性層位置後,通過偏移再實際測量長度的方法.以下相同)4.4 R=0 90=T/3L=A-T*tan(a/2)+B-T*tan(a/2)+T/3*a

3、(a單位為rad,以下相同)4.5 R0 90L=A-(T+R)* tan(a/2)+B-(T+R)*tan(a/2)+(R+)*a當R 5T時=T/21T R 5T=T/30 R T=T/44.6 Z折1.計算方法請示上級,以下幾點原則僅供參考:(1)當C5時,一般分兩次成型,按兩個90折彎計算.(要考慮到折彎沖子的強度)L=A-T+C+B+2K(2)當3TC5時:L=A-T+C+B+K(3)當C3T時:L=A-T+C+B+K/24.7 Z折2.C3T時:L=A-T+C+B+D+K4.8 抽芽抽芽孔尺寸計算原理為體積不變原理,即抽孔前后材料體積不變;ABCD四邊形面積=GFEA所圍成的面積.

4、一般抽孔高度不深取H=3P(P為螺紋距離),R=EF見圖 T*AB=(H -EF)*EF+*(EF)2/4 AB=H*EF+(/4-1)*EF2/T預沖孔孔徑=D 2ABT0.8時,取EF=60%T.在料厚THmax),直邊部展開與彎曲一致, 圓角處展開按保留抽高為H=Hmax的大小套彎曲公式展開,連接處用45度線及圓角均勻過渡, 當抽孔高度不高時(HHmax)直邊部展開與彎曲一致,圓角處展開保留與直邊一樣的偏移值.以下Hmax取值原則供參考.當R4MM時:材料厚度T=1.21.4取Hmax =4T材料厚度T=0.81.0取Hmax =5T材料厚度T=0.70.8取Hmax =6T材料厚度T0

5、.6取Hmax =8T當R1.5T)原則:直邊部分按彎曲展開,圓角部分按拉伸展開,然后用三點切圓(PA-P-PB)的方式作一段與兩直邊和直徑為D的圓相切的圓弧.當Rd1.5T時:l按相應折彎公式計算.D/2=(r+T/3)2+2(r+T/3)*(h+T/3)-0.86*(Rd-2T/3)*(r+T/3)+0.16*(Rd-2T/3)1/24.12捲圓壓平圖(a): 展開長度L=A+B-0.4T圖(b): 壓線位置尺寸 A-0.2T圖(c): 90折彎處尺寸為A+0.2T圖(d): 捲圓壓平後的產品形狀4.13側沖壓平圖(a): 展開長度L=A+B-0.4T圖(b): 壓線位置尺寸 A-0.2T

6、圖(c): 90折彎處尺寸為A+1.0T圖(d): 側沖壓平後的產品形狀4.14 綜合計算如圖:L=料內+料內+補償量=A+B+C+D+中性層弧長(AA+BB+CC)(中性層弧長均按 “中性層到板料內側距離=T/3”來計算)備註:a標注公差的尺寸設計值:取上下極限尺寸的中間值作為設計標准值.b孔徑設計值:一般圓孔直徑小數點取一位(以配合沖頭加工方便性),例:3.81取3.9.有特殊公差時除外,例:3.80取3.84.c 產品圖中未作特別標注的圓角,一般按R=0展開.附件一:常見抽牙孔孔徑一覽表料厚類型0.60.81.01.2M33.53.74.04.2M3.53.94.24.44.7M44.44.64.95.1#6-323.84.14.34.6附件二:常見預沖孔孔徑一覽表料厚類型0.60.81.01.2M31.21.51.5(1.8)1.8M3.51.21.51.5(1.8)1.8M41.21.51.5(1.8)1.8#6-321.21.51.5(1.8)1.8說明:1以上攻牙形式均為無屑式.2抽牙高度:一般均取H=3P,P為螺紋距離(牙距).3.內徑:M3 2.75 M3.50 3.20 M 4 3.65 6-32 3.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