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技能强化.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40287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学科技能强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学科技能强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学科技能强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学科技能强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学科技能强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学科技能强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学科技能强化.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学科技能强化一、 准确记忆知识-记忆的最好办法就是反复复习记忆能力是学好历史的基本能力。在高考中,记忆能力有两个层次:(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2)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提高记忆能力的技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归类记忆法。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记忆。此方法的关键在于归类的依据,如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性质、相似相同内容等等,归类的知识可多可少,只要方便记忆就行。 2)串线记忆法。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加以理解和巩固。此方法关键在于找历史线索,以线为轴,

2、从时间、空间展开。如在南京发生的事;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主流的演变,等等。 3)浓缩记忆法。对于要记忆的比较多的历史知识,可以用浓缩记忆法。浓缩的核心在关键字词,如辛亥革命的意义中的关键词:“推翻了”、“结束了”、“建立了”、“打击了”、“促进了”;又如,南京条约的通商口岸:广、厦、福、宁、上。 4)比较记忆法。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然后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记忆,对相同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或将容易混淆的部分列出来辨别记忆。如通过设计表格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从背景、地区和中心、内容、影响及联系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之处。记忆的要点:1)关键字词句段要理解。理解

3、了的东西,容易记住。对于历史教材的表述,应该斟酌关键字与词,理解重要句与段。只有首先弄清知识的内涵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在准确识记的基础上突破试题中的干扰项。2)基本线索须理清。备考复习中,应从历史的整体出发,按历史发展的阶段串线。首先,把各课主题纳入阶段发展中,将各课各节纳入阶段发展中的某一方面,把主干知识线索化、形成系统。知识网络化后,要由主干到枝节、由概括到具体来定位知识,将每课时知识具体定位于某一方面,再将每个知识点具体剖析(原因、过程、特点、影响)。通过定位,做到“点”的清晰。历史学习中,既要注重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又要注重“线”和“面”的梳理和建构,只要这样,才叫知识整合。 第

4、二,平时注意自我总结历史规律,将知识类化、同化。如:历史事件的学习一般都可以从背景(大的历史事件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展开)、过程、结果、性质和影响几方面掌握。 第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都要放入“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从内部看,一般从物质、阶级、思想、社会矛盾几方面来分析;而失败的原因,一般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 第四,经济发展的原因可以从几方面考虑:吸取教训、调整政策或变革生产关系(制定符合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根据变化后的情况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相对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统一、稳定的环境及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创新能力的增强等;实行开放政策、

5、加强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教育及人才储备等。总之,记忆的方法有很多,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应所有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上述方法仅供参考。二、掌握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专题加模块”的现有体例,虽然有利于学生专题知识线索的形成和学科能力的发展,但古今中外跳跃式的编排方式,把同一历史时期的现象分别放在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本教材中阐述的做法,又在客观上造成了历史知识之间的相对割裂,使得通史基础相对薄弱的一些同学历史知识更显破碎、凌乱。没有时间概念、做题目没有感觉,胡乱猜写、低级错误频现,是这些同学的通病。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应明确: 1)不同于其他历史事件、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既是其特征。

6、如八股取士的科举制,是明清强化专制主义在文化上的表现,是明清文化史的阶段特征。与明清以前的科举制形成强烈对比。 2)有时候虽然其他阶段也存在,但在某个历史阶段显得特别突出的历史现象,就是这个历史阶段的特征。 3)特定的历史地位也是事件或历史阶段的特征。因为既是特定的历史地位,就只有这个历史阶段、历史事件才具有。如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个历史阶段新出现的影响深远的历史现象,也是这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如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就是五四运动的特点。 5)一个历史概念的内涵也是这个历史概念的特征。因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就是以不同的内涵相区

7、别的。 把握历史特征的方法: 1)明确分期,抓准大事。准确把握阶段特征的第一要务是弄清历史分期。历史分期实际上涉及几个不同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社会转型为依据,社会转型一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一是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 二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和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史分期;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三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如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我国历史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

8、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把握住这种转型趋势,有助于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第二个层次是某一社会形态的不同阶段如近代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三层次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的历史分期,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等。对于历史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一下子要弄清这些分期确有难度,迈过这道坎儿,通过对特定历史阶段中史实的咀嚼、品味,提取它们的共性元素,就能准确把握这些特定历史阶段独有的特征。这三层次中第三层次的阶段特征。但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把握这个层次的阶段特征其实也不难:关键就在于能否准确把握住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时空定位。比如,突然要求学生说出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阶段特征,他们可能会比较茫然,但如果要求说

9、出20世纪初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大家可能马上就能说出是辛亥革命。由辛亥革命发散开去,结合它的背景、性质、作用和影响等进行概括,20世纪初中国的阶段特征便马上呈现出来: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等等。可见,抓准最具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弄清其背景、性质、特点和影响,就能准确概括出其所处时代的阶段特征。2)归纳演绎,见微知著。要熟练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就必须不断地对自己所掌握的具体史实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去精取粗、去伪存真,从而使我们大脑中的阶段特征日渐清晰、明了。在通过归纳思维形成阶段特征后,再碰到具体史实,特别是模棱两可的史实时,就要把具体史实与阶段特征进行对比,经过几次

10、反复,对具体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把握都会更加扎实。任何一个时代的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细枝末节,都有可能或多或少地被打上那个时代特有的历史印记,这就是阶段特征的把握也同样如此。学习中要尽可能地对自己碰到的一切与历史相关的事物,比如童谣、对联、照片、服饰、饮食、报纸、标语、流行语甚至是人名、店名等诸如此类的现象进行审视,找寻它的身上留存的那个特定时代的特有痕迹,捕捉其可资利用的任何一点蛛丝马迹,以捕捉那个时代的阶段特征。三、正确处理史料。 正确处理史料,利用史料的第一步是以语文的角度读史料。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史料大部分是文言文,所以理解和研究的前提是粗通文字,理解大意。其次是理解与分析史料。这是史料教

11、学最重要的部分,需要以所学的历史知识为依托,全面分析史料所包含的意义,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捕捉时空要素 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时间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公历纪年法;朝代纪年法;皇帝称号纪念法;民国纪年法;干支纪年法。还要注意公元前后、某世纪或者年代的初期、中期、末期等。无论哪一件一定会发生在某州、某国、某地区、某城市等,抓住这些要素,可以帮助考生对材料作出比较准确地判断。 2)抓关键词、关键句 历史试题所提供的史料,并不是所有文字都是有用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起铺陈、解释作用的,真正对解题有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某个词或句子,只要抓住了关键词、句,就能够对材料取

12、得突破性的理解,从而帮助解答题目。关键词、句一般都具有如下特征的一种:历史概念(如监察制度);历史事件名称(如明治维新);历史人物(如康有为);特有历史名词(如租界)等。关键词、句或者就是上述历史要素本身,或者是对这些要素的解释。 3)不同类型史料具体分析 做新史料新情境题首先应明确史料的呈现形式。一般而言是文字型、数据型、图片型或者混合型。然后具体考虑不同类型材料的不同解题常规。就阅读材料,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言具体如下: 首先,文字型:(1)注意材料的出处、作者、注释;(2)注意材料的首尾两句话;(3)对比较长的材料进行层次划分,并归纳大意;(4)注意材料当中所涉及的时间

13、、人物、地点、事件;(5)注意材料当中的转折连词。 其次,数据型:(1)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2)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增加、减少);(3)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4)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再次,图片型:(1)注意围绕图片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2)注意观察图片内容,特别是带有文字的图片;(3)注意图片内容与所学知识的联系;(4)注意图片内容所反映的史实。四、选择题审题技巧新课程强调历史内容与现实社会的联系,选择题,尤其是材料型选择题已成为高考历史选择题的主体,新情景、新材料的大量运用成为了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同时也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大多学生本来对材料就有所畏惧,遇到材料

14、型选择题,如履薄冰,不愿花时间去认真阅读和理解材料,在匆匆看完题目后,只关注题目要求答什么,忽略限制性条件。有的题目,限制性条件不止一个,有的限制性条件还很隐蔽,审题时粗心大意,只看到一个限制性条件,而忽略了其他条件,导致失分。要做好历史选择题,审题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审题意。审清题意是做好选择题的第一步,审题最基本的做法是把题干和备选项细看一遍。具体地说,就是明确选择项(答案包含的内容),主干语(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限定语(选择项在时间、空间、程度、特点等方面的限定)。(2)抓选项。认真推敲选项,看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有的备选项,无论是史

15、实还是观点都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或不是最佳选项,因而具有很强的干扰性。(3)抓观点。历史认识的本质是历史观的呈观。从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来看,用“整体史观”“现代史观”等新史观审视历史是考查的重点,而传统史观也有相当地位。在做题时,学生要以这些史观为指导进行答题。(4)审清题型。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确题目的基本类型(程度型、因果型、逆向型、推理型、排序型、组合型、比较型、概念型等),再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 要点: 1、围绕限定词,紧扣核心词 在审题过程中,如果能准确抓住题目的关键限定词和核心词,也就等于抓住了该题的“题眼”。从位置上说,关键限定词一般位于核心词的前面,以“。的。”形式居多,“的”前常常是规定了答题的时空和知识范畴,核心词是答题的中心,即求答项。核心词一般围绕三方面。(1)历史背景要素分析。背景要素分析其实就是研究历史事物产生的种种因果关系。(2)史实概念结构中的特殊要素过程、内容与状况要素的分析。关于“过程”:历史事件按其时间顺序,可分为开始、发展、结局。关于“内容”:以历史典籍为例,历史典籍的内容常常涉及形式要素与实质要素两个方面。形式要素是指历史典籍的类型、编写体例等,如1787年宪法等属于法律文献;史记等属于历史著作等。实质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