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加工小麦300吨馒头专用粉生产线工艺设计()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401751 上传时间:2024-03-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加工小麦300吨馒头专用粉生产线工艺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日加工小麦300吨馒头专用粉生产线工艺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日加工小麦300吨馒头专用粉生产线工艺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日加工小麦300吨馒头专用粉生产线工艺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日加工小麦300吨馒头专用粉生产线工艺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加工小麦300吨馒头专用粉生产线工艺设计()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加工小麦300吨馒头专用粉生产线工艺设计()开题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日加工小麦300吨馒头 专用粉生产线工艺设计 院系名称: 粮油食品学院 专业班级:粮食工程0901班学生姓名: xx 学 号: xxxxx 指导教师: xx 教师职称: 教授 2013 年 3 月22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4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 献 综 述摘要:优质馒头粉制作的馒头应是面团弹性足,耐揉压性好,成品外形匀称,高挺,不扁塌;馒头瓤呈松软的海绵状,平滑、细腻、富有弹性,不粘牙,咬劲足,甜味纯正,口感细腻,具有浓郁的麦香味;颜色亮白,表皮光滑,无皱缩。这些需要通过原料的

2、选择、合适的配麦比例、恰当的制粉工艺、合理的在线制粉、完善的面粉后处理工艺、适宜的面粉修饰等途径来实现。关键词: 馒头粉 配麦 配粉 品质 后处理 我国制作馒头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百姓已形成了使用馒头的习惯,馒头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风味,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馒头还有经济、实惠、物美、价廉、易消化等优点,是传统的大众主食。目前在一般的面粉企业中,馒头粉的生产比例已占到面粉加工量的4060由此可以看出,馒头粉的生产对于面粉企业的运作影响较大它直接影响着企业产量的提升对于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创造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控制好馒头粉的品质,也是工业化生产高质量馒头的关键所在。1 对优质馒头粉的要求(1)

3、面筋含量为2440;(2)稳定时间大于、等于20rain;(3)降落数值大于、等于350s;(4)延伸性为200-t-20min;(5)抗伸性阻力为24050EU。符合上述指标的面粉,工艺品质好,筋力适度,持气性好,制成的馒头皮薄,内部结构呈小蜂窝状,层次性好且富有弹性。超出或低于上述指标的面粉,成品整体效果不好。面筋含量过低,制成的馒头体积小,弹性差,出品率低;面筋含量过高,吸水率高,虽馒头的出品率提高了,但发酵时间长,成品表皮发暗,有水泡,制成的馒头体积小、易收缩,且内部结构粗糙,口感差。降落数值较小,a一淀粉酶活性就越大,会使淀粉过度糊化,产生过多的糊精,从而制成的馒头体积小,且内部发粘

4、;降落数值过大,将导致馒头体积小,没有麦香味。抗延伸性过强,面团筋力就强,面筋结构牢固,必会造成面团韧性和弹性过强,无法膨胀,起发不好,持气性过强,易收缩,导致成品体积小,表皮不光。延伸性太强,面团太软弱,面筋网络结构不牢固,虽容易成形,但面团发酵时会迅速变软或发生流变,而且持气性差,气体易从表面溢出,制成的馒头体积小,或过度膨胀,并出现塌顶或变形. 根据馒头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合理的配麦、完善的制粉工艺、科学的配粉、全面系统的质量检测等方式,研发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优质馒头专用粉。2.1原料的选择及合适的配麦比例 俗语讲:“七分原料,三分工艺”。“小麦配麦”作为馒头粉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为

5、确保质量稳定及生产工艺的稳定,并能广泛地获得原料,生产商都采取小麦搭配来生产馒头粉.优质的馒头专用粉生产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小麦品种,所以,首要的是选择合适的小麦,即选择蛋白质含量和质量适宜的小麦加工生产对应的馒头专用粉,做到“专麦专用”。如果没有适应馒头专用粉品质要求的小麦,无论采用何种先进的工艺,要想生产出合格的专用粉都是不可能的。 在馒头粉生产过程搞好小麦比例搭配,其主要目的在于:1 最合理地使用小麦,使混合后的小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得到最高的总出粉率;2 保证馒头粉的筋度要求和面筋质含量;3 合理利用劣质小麦,降低成本。 小麦搭配比例宜在以下范围选择:1 小麦选择 :以当地小麦及周边地区

6、小麦为主;2 小麦容重选择 :混合后的小麦容重最好在 760780g/L;3 小麦软硬比例宜在30%45%;55%70%;4 小麦入磨水分应控制在15%16%。总之,企业在搭配小麦时不仅要考虑产品成本、产量、出粉率、电耗等,还要考虑馒头粉的面筋质含量及其他特性等。2.2 小麦清理 “小麦清理”作为馒头粉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二, 要求达到如下清理指标: 初步清理: 小麦经初清后, 除大杂率 80 %; 除轻杂、小杂率 50 %。净麦清理: 经清理以后, 杂质总量 0185 %; 其中砂石含量 95 %以上, 清除泥块效率 60 %以上, 且石子中应当不含完整麦粒, 轻、重质麦分离率为5

7、%30 %、95 %70 %。2.3 着水润麦 着水润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馒头粉的质量。水分过低会导致馒头粉的粉色差, 粗细度不合格, 灰分含量和麸星高等; 水分过高又会影响出粉率及成品的保存, 并使馒头等出品率下降。将“润麦控制”作为馒头粉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三。针对采用二次水汽调节的工艺, 具体的控制标准为: 第一次调节为粗调, 着水量宜控制在0 %5 % , 润麦时间控制在24h。第二次调节则为微调,着水量宜控制在0 %1 % , 润麦时间控制在0151h。入磨小麦水分控制在1415 %1518 % , 精度控制在012 % , 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2.4 研磨与筛理众周

8、所知,小麦粉的品质、品种与生产工艺和制粉设备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没有相应的生产工艺与制粉设备,即使有品质优良的专用小麦,也不能达到最佳生产效果。因此,先进合理的生产工艺与制粉设备是生产高质量、高出粉率专用粉的有力保障。磨粉机为面粉生产的关键设备,直接决定着生产的产量、质量、出品率及生产中各系统流量的平衡稳定。“研磨控制”作为馒头粉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之四。对制粉工艺的要求是细粉免磨,重复、垂直清粉,在出粉系统上,前路皮磨尽量少出粉,多造渣造心,后路皮磨轻研细刮,保证总的出粉率;前路心磨系统大量出粉,出粉率控制在80%(占本道)以上,尽量做好准备,避免重复研磨,粉路后推;中后路心磨为保证筛

9、理效果,粉筛的未筛净率至少保证在20%以上。在保证磨粉机最佳运行状态和喂料均匀稳定的前提下, B 开始喂料后要依据生产的需要加以调整磨辊间的轧距, 以保证各系统流量的相对平衡。皮磨的剥刮率标准控制为: B (35 5) %(通过20 目筛网) 。B (50 5) %(通过20 目筛网) 。“筛理控制”作为质量控制计划中的一般控制过程。筛理的主要设备为高方平筛, 各系统允许的未筛净率标准为: 皮磨系统的上层筛上物尽量不超过15 %。心磨系统的上层筛上物不超过20 %。皮磨系统和心磨系统的底层筛上物尽量不超过20 %。各系统的粗粉不超过25 %。清粉机虽然是筛理的辅助设备,对馒头粉的白度有着比较重

10、要的影响, 在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操作时应保证入机物料粒度均匀和流量的稳定, 以保证清粉机风网运行的稳定, 达到良好的清粉效果。2.5 在线搭配 馒头专用粉属于中筋粉,其要求有一定数量的面筋蛋白含量、合适的抗张阻力和延伸性等才能蒸制出较好的馒头。然而根据各研磨系统对小麦研磨的部位来讲,其皮磨粉、心磨粉、渣磨粉都存在较大差异。从理化指标和流变学指标来讲,一般心磨系统的粉稳定时间短,但抗张阻力大,延伸性差,且前路心磨又好于后路心磨;皮磨系统的面粉则稳定时间长,面团弹性差,但延伸性却相当好;渣磨系统的粉弹性、延伸性比较适中;从粉色来看,渣磨系统的粉色强于心磨,而心磨又好于皮磨;从灰分含量来看又

11、是心磨低于皮磨、皮磨低于渣磨。所以要将其各系统粉路质量不同的面粉进行合理的搭配以形成互补效应, 才能达到最佳的专用馒头粉效果。2.6 面粉后处理工艺面粉后处理工艺的采用,有利于专用馒头粉质量的均衡稳定及灵活方便的配制多种馒头专用粉,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面粉后处理主要是以面粉的品质指标作为重点分析依据,根据各种基础粉的品质特性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合理搭配,然后针对专用粉与基础粉存在的品质差异,通过科学合理的使用面粉品质添加剂,以烘焙或蒸煮实验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评定标准,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加工行业对食品专用粉的要求,提高对市场的适应能力。2.7 面粉修饰添加剂的作用固然不能点石成金,但是可以锦

12、上添花。因此,慎重选择添加剂、改善产品品质也是面粉加工企业应考虑的重要问题。添加剂种类繁多,如乳化剂、增白剂、促熟剂、氧化剂、酶制剂、谷朊粉、营养强化剂等,各种添加剂对改良面粉质量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使用范围,应遵循“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不能脱离基本面粉的实际品质盲目添加,也不能在面粉质量不均衡、不稳定的状况下添加。因此,在添加剂的选择上应做到慎之又慎。(1)首先,在添加剂生产商的选择上。馒头粉改良剂属于复合型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在生产工艺和设备上都相对比较简单, 而实际上生产技术控制却比较难,和其它添加剂一样具有一半生产技术和一半控制技术,因此,衡量一个企业的添加剂质量是否稳定可靠,其技术力

13、量和设施是主要因素。选择添加剂厂家时,都应亲自到生产基地考察该企业的产品试验室和相关技术研究的实力,然后选择具有硬件设施过硬、人力资源雄厚的添加剂企业作为长期合作单位。(2)其次,在添加剂单体的选择上。要求改良剂厂家要对改良剂的主要单体组分透明,而且还要定期的得到当地质量监督部门的权威报告,以保证改良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最后,在售后服务上。要求改良剂的厂家要定期到企业做售后服务工作,尽量保证由于原粮、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引起馒头粉品质的变化。3.结语面粉企业应当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研发的产品合理地定位, 科学地定位研发产品的品质指标; 选择价格适中、品质相对稳定的原粮小麦进行合理搭配、科学试

14、验, 才能开发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重点抓好“几个关键技术环节”, 形成一套科学、有效、贯穿于馒头粉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进而生产出受到消费者欢迎的优质馒头粉。参 考 文 献1 xx 郭祯祥 王晓曦 .小麦加工的技术J .农产品加工,2006(4)29312 田建珍,xx.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116-1503 齐兵建.专用面粉的开发与生产J.粮食加工,2006(6):194 王志健,方元. 关于小麦湿法清理工艺的探讨J.面粉通讯,2005(3):7-125 李林轩.小麦湿法清理工艺的利与弊J.粮食加工,2010,35(5):34-366 高红、高洪志、贾

15、玉琴.浅谈小麦专用粉的生产操作J.粮食加工,2010(4):22-237 陈志成.制粉师工程手册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01:88-908 高建峰.食品专用粉生产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154-157 9 张元培.世界面粉工业新技术及发展趋势J.粮食加工,2010(1):14-1810 姚惠源.我国面粉加工业的发展方向J.粮食加工,2007(6):7-911 王斌、刘家彬.专用粉生产的几个问题J.粮食加工,2005(6):17-1812 阮少兰.粮食机械原理及应用技术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01 13 彭建恩.制粉工艺与设备M.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81.14 高洪志,贾玉芹.专用小麦粉生产的技术措施J.粮食加工,2011(36):13-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