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监控摄像机的发展历程介绍.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840137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防监控摄像机的发展历程介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防监控摄像机的发展历程介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防监控摄像机的发展历程介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防监控摄像机的发展历程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防监控摄像机的发展历程介绍.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摄像机的发展史从第一代摄像机发展到现在,摄像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普通枪机到一体机,宽动态,低照度、分辨率、信噪比等技术指标迅速提升,然其基本原理基本没有改变, 摄像机主要由镜头、影像传感器(主要是CCD器件)、DSP等组成,被摄物体经过镜头聚焦至CCD上,CCD由多个X-Y纵横排列的像素点组成,每个像素都由一个光电二极管及相关电路组成,光电二极管将光线转变成电荷,收集到的电荷总量与光线强度成比例,所积累的电荷在相关电路的控制下,逐点移出,经滤波、放大,再经过DSP处理后形成视频信号输出。早期,模拟摄像机是将视频采集设备产生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而将其储存在计算机里

2、。模拟摄像头捕捉到的视频信号必须经过特定的视频捕捉卡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模式,并加以压缩后才可以转换到计算机上运用。而IP摄像机是一种结合传统摄像机与网络技术所产生的新一代摄像机,它可以将影像通过网络传至地球另一端,且远端的浏览者不需用任何专业软件,只要标准的网络浏览器(如“MicrosoftIE或Netscape)即可监视其影像。网络摄像机内置一个嵌入式芯片,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摄像机传送来的视频信号数字化后由高效压缩芯片压缩,通过网络总线传送到Web服务器。网络上用户可以直接用浏览器观看Web服务器上的摄像机图像,授权用户还可以控制摄像机云台镜头的动作或对系统配置进行操作。但并不是能够

3、连上互联网的就是网络摄像机。网络摄像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前端以CCTV模拟摄像机为基础,加上视频处理和网络传输模块组合而成的模数混合型网络摄像机;第二类是纯数字网络摄像机。二者根本的区别是,前者本质上仍是模拟摄像机,其实现机制是A/DD/AA/D,历经两次模数转换,最终形成网络信号,最高画质不能超过D1。后者的实现机制是从A/D模拟信号直接到网络信号,从而大大提高转换效率,进而极大地提高了画质,由于画质的改善减少了雪花噪点,所以尽管像素高,但占用的码流反而不大,其网络适用性更佳。正因为纯数字网络摄像机的优越性,使得模拟网络摄像机将在市场上逐步被淘汰。IP网络摄像机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

4、那个时期全球网络以窄带为主,大型宽带网络为主的商业应用很少,而网络带宽低,限制了视频传输的质量;编码方式落后导致对带宽需求很大,而摄像机集成编码功能的芯片也不是很多,加上本身造价昂贵,因此市场对此需求很低。直到20世纪末期,随着宽带技术和其它相关科技的日新月异,网络开始以人类想像不到的速度发展起来,从ISDN到DSL及专网的建设使网络视频成为新兴的行业,在这个大的环境下,快速的网络普及及编码技术的推新使网络摄像机逐步被市场的有识之士所认可,于是更多的厂商大胆地投入到这一新兴领域。当时在国内还没有网络摄像机的制造商,但在国内市场已经出现台湾、日本、韩国品牌的网络摄像机。 由于早期的网络摄像机采用

5、M-JPEG的非实时压缩方式,但无论从图像效果,还是配套条件看,市场的需求未成气候。步入21世纪初期后,MPEG-4的压缩算法应用于网络监控领域,开始了正式的网络视频产品市场应用宣传与推广,市场逐渐开始接受并适应了网络视频编码器与模拟摄像机配套应用的方式。之后几年,网络视频技术已普遍被广大客户认可,并逐步开始大规模应用,这为网络摄像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应用环境。直到2004年后,在网络视频技术日渐成熟和网络视频服务器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的阶段,各主要厂商开始将网络视频技术转向网络摄像机,并逐步推出了各种型号的产品。截至2008年底,在全世界从几个厂商快速发展到成百上千的网络摄像机的生产厂商,编码技术也已经趋向于H.264编码方式。由此可见,用网络摄像机可取代传统模拟CCTV监控产品,网络摄像机已给监控市场带来全新的冲击。IP摄像机早期主要应用在工业和科技领域,如油田和无人值守的电信机房等,这些场所的监控点分散、位置偏僻,且所处地形复杂而危险。IP摄像机在这些特殊环境中的应用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省去传统监控解决方案中的布线工作,实现了即插即看的性能,同时也免去了复杂的网络配置。 近年来IP摄像机的应用范围逐渐广泛,除了工业及科研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尤其一些住宅,公共场所和商业场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