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400317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课 题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白杨礼赞作者及工作单位大埔县华侨第二中学 刘莲教材分析白杨礼赞是语文教材九年级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要求是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初步学会应用这两种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白杨礼赞这篇散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严厉斥责了一些贱视民众的顽固分子。爱憎分明,感情炽烈,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它那质朴的语言,新颖巧妙的构思,成功地运用象征、比喻、排比等手法,更是令人赞叹。学情分析我校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学生的

2、语言感悟能力较差。在教学中,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在此基础上增加阅读量,并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白杨礼赞是一篇文情兼美的好散文,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有巨大帮助的。语感是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领悟力,是实际运用语言的文字的一种基本能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教学将采取以读为主的三层次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2、理解分析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和课前查资料体悟作者情感,把握文章内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学习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难点

3、:白杨树形象和精神的不平凡中寄寓作者怎样的感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 作者简介三、整体感知四、品读课文五、联系生活,发散思路六、课堂小结七、作业布置以图片导入。出示一张苍劲盘结的古松图片和一张妩媚的杨柳图片从反面引出白杨树的笔直向上,导入到对白杨树另一种美的赞美。提问: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大声朗读课文,把文中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的句子圈画出来,并概括:白杨树究竟象征了什么1、细细品读课文,感受本文的感情基调,思考: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作者的感情?2、你最喜欢哪些句、段?为什么?请把握好

4、感情,用最合适的语速、语调进行朗读。现实生活中肯定有一事一物曾引起你丰富的联想,请试做以下练习:我由 想到了 它象征了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练一练:以梅、兰、竹、菊、松、粉笔等物任选其一为题,写百字以内的片段文,以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让学生通过听录音来进一步了解白杨树的美,初步感受语言的美。学生呈现并交流课下收集的背景资料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象征意义的句子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学生会很快找出并说出很多句子,以此加深对象征手法的理解。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全体学生深情朗读全文。这样的导入可以让学生预先了解美的多种形式,为理解文中先抑后扬的手法打下基础。培

5、养学习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的能力通过朗读,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象征意义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作者含蓄而奔放的感情。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为了检验全体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所定目标的完成情况让学生学而致用,深化对象征手法的理解、运用。板书设计白杨礼赞 茅盾赞美 白杨建设者高大 直 茂盛扎根边疆不怕困难 生命力强 建设边疆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自评内容情况记载(好、较好、中、差)总体自我评价好课前预习好能否积极参与合作好能否积极大胆发言较好堂上内容掌握程度好学会的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感触最深的知识托物言志手法,象征意义。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了教学的主

6、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阅读教学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因此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最重要一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应是学语文的根本。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先是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整体感知,再是重点朗读品味赏析,最后是集体朗读深入体验。从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说,学生反复读了,背诵了,自然对文章的主旨、内容、写作技巧、价值等都会有一定的认识。 整堂课下来,感觉教学环节设计的还算流畅,教学目标也基本落实了下来。但是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这点上,做的还不够到位,学生品和教师引导的时候显得有点散乱不够集中。基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确实还不够,平时缺少对学生语言品味的教学指导,因此,语文课也少了很多的语文味。于是,对于如何品味语言,如何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我有了以下思考:1、重朗读。朗读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进入文本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读中学习,在读中感受语文的本色美。2、重方法。在引导学生品味的时候,应做好示范型教学,并学会从哪些角度对句子进行品味,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3、重定位。语言的品位是个底线性的教学目标,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落实在语言这个层面上,它就算不得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语言的品位上,让学生更多的进入到语言中,更多的学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