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39869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识字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集中识字,主要包括词串识字、看图会意识字和转转盘识字;二是随文识字。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识字能力的增强,阅读水平的提高,三年级上册取消了集中识字,主要采用了随文识字的形式。如何进行随文识字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段的识字提出了以下要求: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 500个,其中 2000个左右会写。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了认真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识字教学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读为本,寓识于读,先学后教,尽可能加强识读联系,使识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鼓励学生积极自学,主动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字(词)义,随着课文阅读活动的进程对生字音、义、形的掌握逐步到位。一般不搞孤立的识字教学环节。为什么要以读为本,寓识于读呢?从语文学科课程的角度来看,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其直接目的是解决阅读问题;而阅读是智力开发和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的核心手段,阅读本身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识字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识字教学应识读同步,寓识于读。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就点出了“字”在文章写作中的基础作用。所以阅读习作以识字为先决条件。而反过来,阅读习作对识字有促进和巩固的作用。传统的识字教学

3、以识字为目的,往往是先识字,后阅读,这样人为的把识字与阅读割裂开来,造成了识字与阅读分家,既影响了识字的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随文识字,生字随课文出现,边识字,边阅读,结合课文来学。这样学习有很多好处:第一,边读书,边识字,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义、形。第二,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有利于做到学用结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识记能力,并能随时受到课文中规范语言的熏陶。第三,识字与阅读结合,识字伴随着阅读的进程而展开,所学的生字不容易混淆,容易巩固,也不显得枯燥,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欲望。从汉字语言规律来看,汉字是音、义、形的结合体,由于每

4、个汉字所含信息量大,因此,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汉字是一个丰富的智能开发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识读结合能发挥汉字“音、义、形”特有的综合优势,建立起生字音、义、形的联系,立体识字。今天的小学生以学习现代汉语为主,而现代汉语是以词为构筑基础的,孤立识字要想真正掌握它的意义是非常困难的。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到:“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而真正做到“三识并用”,必须靠阅读来整合。教学中把三个要素的教学配合进行,以视觉、听觉、动觉等的协同活动刺激大脑,建立音、义、形的联系,使三者相互沟通,即见形而知音义,闻音知义形,想义知音形,达到准

5、确完整地感知,牢固地记忆的目的。就汉字的人文性而言,汉字融人了丰富的情感与人格教育,当识字与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的滋润性愈强。从这个意义上讲,识读结合符合儿童的心理规律,能激发识字兴趣,厚积文化底蕴。传统的识字教学不顾及儿童心理需求,脱离儿童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对识字不感兴趣。识字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认”字的过程,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自古以来,汉字教育就是中国一切教育的基石。“字画同源”,汉字起源于图画,是音、义、形的结合体,也是世界上惟一的会意文字,具有猜读的可能性和联想的余地,有助于智商的提高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一个会意字,就是一个动人

6、的故事;一个形声字,会使人获得形象的、色彩的、声音的全息感受就“个性人格”建构来说,它是激发情趣、颐养禀性、丰富情感、发展特长的途径。识字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什么?下面结合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来谈谈基本的教学步骤:一、寓识于读通过朗读,读通全篇的文字,然后结合课后的生字表,进一步确定字音,再通过朗读来巩固字音。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请小朋友跟于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稻的笔顺。师: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 (出示投影片)学习目标: 1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3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

7、怎样脱险的?4写生字,要求写得正确、规范。不难看出,以上4条学习目标,1、2、4条都与识字有关。目标真正体现了识读的结合,音、义、形的融合,识字、阅读一体化。我们再来看具体的操作。师:现在,先来看第一个任务。(出示投影片)这一课的生字一共16个。险 吵 杂 拥 拼 剂 欺 负 喘 纷 汹 嚷 蛮 警 雾 微小朋友注意看,这些生字,哪些不要老师教,也不要看书上的拼音,你就认识?生:我认识“拼”。师:这个“拼”你是什么时候认识的?生:我是一年级时认识的,那时书上有一个词是“拼音”。生:我认识了“剂、吵、雾”。师:对你来说,近一半的生字都认识了,你读书的时候,只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并加上拼音就行了。

8、还有哪些字你们认识吗?生:我还认识“杂”。师:(老师指“纷”)这个字,有认识的吗?生:认识,这个字读“f6n”。师:你是怎么认识的?生:我是在清明这首诗里学的。里面有一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生:我还认识“搬”。师:你是在哪儿认识的?生:在我们家门口墙壁上的“搬家公司”的广告上认识的。师:那是一些“野广告”。看来,“野广告”也有好处,可以帮助你认字。作为你,还要感谢“野广告”。请大家拿好书,认真地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一看课后的生字表,那上面有注音。(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师:我发现有同学已经读第二遍课文了。有的同学在读书时,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这是个好习惯。(学生默读

9、,边读边写拼音)师: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读一读生字的拼音并记住它。师:书上生字能记住的请举手。请同学们看,哪些字记住了。(指一同学读,其余同学跟着读)师:注意“欺负”的“负”,单读时,读四声,与“欺”连在一起时读轻声。请接着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多途径识字是现代儿童的显著特点。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母语的海洋中,大量的习得已经让他们提前认识了好多的字。于老师重视学前认知,教学中重点教学生不会的。既挖掘了学生的识字潜能,又提高了识字的效率。二、寓解于境汉字的表义性,决定字义教学的实质是词义

10、教学。寓理解字义于语意之中,通过与词句的联系,理解生字(词)的意义。师: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学生读课文、画词语,教师巡视。发给部分学生小黑板,让他们把不懂的词语写在小黑板上)师:请写好的小朋友把小黑板送过来。请大家把这些词读一读。(学生读词语: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不由分说)师:这些词,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自己通过读课文就可以理解。请大家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我相信,多数词语同学们能通过读课文理解。(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师:读完两遍课文的请举手。好,读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词语的意思,还要注意做到正确、流利,如果能做到有感情就更好了。请大家再读

11、一遍课文。(学生继续读课文)师:有的同学已经读到第四遍了。下面我们来检查读书的效果。(教师随时纠正“蛮”等字音)(指导朗读略)师:读到这里,我想,“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基本上读懂了。我们通过表演来做个检查。现在,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要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学生从四面八方把老师围住。笑声)师:你们要干什么?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师:“气势汹汹”这个词你们没读懂。你们应该怎么说?做什么动作?想一想。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 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师:我们搬到大田来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师:(问

12、全体同学)你们应干什么?生:应上前去抢营养。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了吗? (生:不让)这就是“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略)“要想快速有效地学习任何东西,必须看它、听它、感觉它。”于老师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让学生读书感悟,在此基础上,寓识词于生动形象的活动之中。显而易见,此环节把发展语言同识字(词)互相贯通,视语言环境为发展语言

13、和识字(词)的沃土,置自觉能动地识字于阅读之中,这不仅科学、便捷、有效,而且这种能力本身就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教学真正进入了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境界:“识字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生动的形象,充满音乐和旋律,非常好的、非常有趣的事情。”三、描仿入体在儿童获得对课文的整体认识,理解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之后,对生字进行字形提醒、示范、指导。 师:书读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下面请大家把课堂习字簿拿出来,我们来完成写字任务。注意,一要正确,二要规范。每一个字描红、仿影、临写各一遍。师:自己检查一下写字姿势,“三个一”做到了吗?好(放古筝曲),先描红一遍。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

14、保持适当的速度)师:哪些字的笔顺你拿不准,需要老师帮助?生:“杂”、“欺”这两个字的笔顺我拿不准。(教师示范写“杂”、“欺”)师:还有哪些字?(略)师:下面再把仿影和临写两项任务完成。在小学生中,写字姿势不正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于老师十分关注这一问题。“描红、仿影、临写”是进行写字训练的成功经验,具有训练的层次性,是符合写好汉字的规律的。三项任务的落实可以灵活地安排在教学的进程中。“寓识于读、寓解于境、描仿人体”既扫清了阅读道路上的“拦路虎”,又借助汉语拼音这个“拐棍”及读书掌握了生字,而且通过语境理解了字(词)义,还通过老师的提醒、示范、指导强化了写字训练,可以说是立体识字。在识字教学中

15、还应注意些什么?第一,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把着眼点放在教会学生识字方法上,无论认识、理解、运用、检查,都靠学生自己来完成。即能做到勤问“三师”,即书师(读课文、查字典)、人师(问老师、问同学)、法师 (求教于汉字规律)。第二,重视识写分流,多识少写。识字的意义自不必多说,加强写字指导不可小觑,“少写”不等于不重要。应按照“识写结合,描仿人体”的训练原则,抓好写字教学,确保写字质量。第三,重视学用结合,及时巩固。目前,识字教学出现一种弱化、简化、泛化的现象。这样容易造成学生识字基础不牢。儿童识字是为了运用,应重视学用结合,把识字向阅读、习作、说话引申。练习的方式要多样,既有口头的,又有书面的;既有思想内容方面的,又有字词句语言文字方面的。第四,重视及时、多元、科学评价。从评价的角度说,一是对识字方法的评价,一是对识字效果的评价。在识字效果的评价上,应特别重视应用层次效能的评价,比如,会不会阅读、会不会习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