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菊与刀》读后感.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398006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菊与刀》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完整word)《菊与刀》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完整word)《菊与刀》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word)《菊与刀》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菊与刀》读后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整word)菊与刀读后感 姓名:綦婷 学号:1108090055 班级:11文管01 菊与刀读后感菊与刀这本书让我对日本有了更加有文化深度的认识,也让我对日本这个民族有了更多的疑惑。为什么同在亚洲却是两种文化?为什么日本从中国学过去的东西却与中国完全不一样?甚至更进步?更长久?为什么这本书的第二章要从战争讲起?在战争这个特殊的时期能否代表普遍的时期呢?本尼迪克特是抱着美国如何对待战败的日本这个目的去研究日本的,是否会有偏差?是否合理呢?另外,本尼迪克特写这本书的时期是二战后,与现在的日本相去甚远,这样的话,菊与刀是否可以用来研究现今的日本?菊与刀讲了一套研究方法,在研究一个国家的同时,也教

2、会我们怎么样研究一个国家,这在本书的第一章就能看到。它让我们能够更客观全面的看待与了解日本人思想,行为的来源。菊与刀由深入浅,越到后面越难理解,很多东西尚不清楚,或只能留在表层。菊在中国被称为四君子之一,象征着古代文人品格高尚,气节淡定的一种植物,与其同等地位的还有兰、竹、梅,而菊在日本则是代表着皇室的家徽,菊更多地代表了日本民族中淡定、儒雅、谦和的一面,也说明了日本民族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人想到日本的武士道,刀是日本武士的随身兵器,是由中国唐朝的兵器发展而来,在武士眼中他承载着日本这个民族的意志和希望,更代表着日本民族精神中嗜血、好战的一面。当菊与刀都融合在一个民族身上时,我们知道,这是静

3、与动的交锋,文与武的融合,善与恶的争辩。“菊与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承载着太多大和民族的特性,充分概括了日本这个民族的矛盾性,而且和中国息息相关。“刀与菊,两者都是一幅绘画的组成部分.日本人生性及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所征服。他们的军队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我是十分统一日本是个矛盾的国家这个观点的.首先,日本人认为精神必将战胜物质,精神就是一切,并认为通过特殊修炼,一个人的

4、精神可以达到最高境界。“弘扬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对精神的推崇,而且不断“修炼”以达到最高境界,既他们是不看重物质的。但是,“在整个三十年代中,国民总收入用于军备的比例惊人上升。在偷袭珍珠港的那年,国民总收入将近一半被用在陆海军的军备上。”在这里又可以看出他们是重视物质的,至少投入还挺多的,否则投向中国的大炮是从哪来的呢?反物质主义的日本对于物质的态度,本尼迪克特是这样解释的“军舰和大炮,只不过是永世长存的日本精神的表面象征,犹如武士的佩刀是他的道德品质的象征”。我想这是一部分的,或者日本也是想通过物质的增强来增加精神呢?其次,“对天皇无条件的无限忠

5、诚,对天皇以外的一切人和集体则加以批判,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又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奉诏必谨”,“为天皇献身”,“日本的天皇是日本国民的象征,是国民宗教生活的中心,是超宗教的信仰对象。”即使日本战败,天皇也不能因战败而受谴责。那么这种盲目的信仰是否跟中国的愚忠,愚孝相差无几呢?但是,在另一方面,在日本的报刊杂志或战俘的供词中,又有不少对政府和军队领导的批判.这又说明他们极具批判意识。那么为什么唯独天皇例外而不受批判呢?或许说到底是因为天皇并不拥有实权,只是作为日本的精神领袖?这样看来的话,天皇只是存在于日本人心中的一个假想领导,也就是说,天皇真正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看回中国,中

6、国人对于皇帝的忠诚都还是有条件的,也是皇帝的权利太大的原因吧。最矛盾的是日本的等级制,由封建社会的复杂阶层到现在仍存在的阶层,尽管与现代的社会有些不符,但它却的确的存在了那么久!而且“在这种制度之中,日本人并没有像一些生活在强力等级制度统治下的民族那样,变成温良温顺的民族。”例如中国人就是生活在强力等级制度统治下.“重要的是要承认,日本各个阶层都受到某种保障。甚至贱民阶层也得到保证垄断他们的特种职业,他们的自治团体也是经当局认可的。每个阶层所受的限制很大,但又是有秩序和安全的.而且日本的阶级流动性非常强。也就是这种矛盾的等级制度在经过时间的磨练下反而历久弥新。这也难怪,虽是等级制度,却也保证上

7、层阶级的人不得侵犯下层阶级的人的利益,由此保证各个阶层能够遵守一定的规则,安安分分的相处以保证整个社会的安稳。反观中国,农民跟商人的利益经常被侵犯而受不到保护,由此农民的利益损害越来越大的时候,农民起义就出现了.日本这一套繁密的行为规范要求互相履行义务,还是有其有利的地方的.只要“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得以维持,日本人就会毫无不满地生活下去。在明治维新后,等级制始终保存下来了,也就说明等级制对于日本来说就像一个人要吃饭那么寻常了,不可分割。也由于这种制度使得日本人是真正的以国家为先,这也就说明他们不投降主义的原因之一?从很多方面都能看出日本这个国家的独特魅力,他十分不同于西方国家,甚至也是不同与

8、中国.他的矛盾性更是随处可见.对于恩情,日本人是十分小心的,然而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是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了;在名誉问题上,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使用的手段是根据情况而决定的,这就出现了战败后日本人的180转变,由敌对立即变成朋友,在现在也是很难想象的;最简单的矛盾就是日本人的睡眠,睡眠是日本人的一大乐趣,日本人的性格是高度紧张的,但却随时随地都能舒舒服服的睡眠,另外他们也能毫不吝啬地牺牲睡眠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大都能从日本人的儿童教养中得到理解。日本人的儿童教养让我想到了机器生产,但是他们说培育出来的儿童却又不缺乏创新。日本人对于儿童教养的严格要求却又使儿童保持了“不知耻”年代的欢乐。日本人对于教育十分注重,当这一步就让中国落后日本不知道多少步了。日本还真是个很神奇的国家,好像什么事情的发生都能找到源头,并觉得理所当然。本尼迪克特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日本,菊与刀这本书很值得收藏和研究,他像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让你尽情的窥视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