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重要知识点.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39442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重要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针灸学重要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针灸学重要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针灸学重要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针灸学重要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重要知识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灸学重要知识点1、针经是指灵枢2、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一次大总结的著作是内经3、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三次大总结的著作是针灸甲乙经4、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三次大总结的著作是针灸大成5、杨继洲的著作是针灸大成6、王惟一的著作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7、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目外眦8、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内侧9、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心中10、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胸中11、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的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外端12、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的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内端13、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作用的是任脉

2、14、具有调节六阴经经气作用的是阴维脉15、任脉别络分布是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腹部16、督脉别络分布是从长强分出散布于头部17、手三阴经筋结于贲(胸)18、手三阳经筋结于角(头)19、十二经脉的别络从本经分出的部位是肘膝关节以下20、十二经别从正经别出的部位大多是肘膝关节附近21、四总穴歌内容: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面口合谷收、头项寻列缺22、除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外,腧穴主治特点还包括特殊作用23、足三阴经主治特点是前阴病、妇科病24、手三阳经主治相同的是咽喉病、热病25、足三阳经主治相同的是眼病、神志病、热病26、善于治疗无脉症的腧穴是太渊27、大肠的募穴所属经脉是胃经28、循行“入下齿中”的

3、经脉是大肠经29、经脉循行中,不与目内眦或目外眦发生联系的是手阳明大肠经?30、常用于治疗瘾疹、瘰疬的是曲池31、常用于治疗经闭、滞产的穴位是合谷32、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合谷33、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是阳溪34、胃的募穴所属经脉是任脉35、头维属于足阳明胃经36、在胸部,距前正中线4寸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37、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是承泣38、胃经在循行中,未与下齿发生联系39、循行至第3趾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40、伏兔穴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41、梁丘穴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42、厉兑位于第2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43、足窍阴位于第4趾外侧趾甲根角

4、旁约0.1寸44、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的是隐白45、治疗经过多、崩落的首选穴位是隐白46、治疗痛经的首选穴位是地机47、足太阴脾经的终止穴是大包48、脾经在循行中,未与肝发生联系49、起于大指之端,夹咽,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足太阴脾经50、善治水湿病证的腧穴是阴陵泉51、善治慢性出血证的腧穴是隐白52、位于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的腧穴是地机53、位于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的腧穴常用于治疗全身疼痛54、少泽不属于手少阴心经55、在胸部没有穴位的经脉是手少阴心经56、常用于治疗阴痒、阴痛、痈疡的腧穴是少府57、常用于治疗吐血、衄血等血证的腧穴是阴郄58、循行“绕

5、肩胛”的经脉是手太阳小肠经59、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是听宫60、位于耳前的耳门、听宫、听会三穴,起所归属经脉分别是三焦经、小肠经、胆经61、经脉循行既到目内眦又到目外眦的经脉是手太阳小肠经62、手少阴心经除属、络的脏腑外,循行中联络的脏腑还有肺63、手太阳小肠经除属、络的脏腑外,循行中联络的脏腑还有胃64、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至头顶并入络脑65、攒竹常用于治疗呃逆症66、与志室相平的是肾俞67、治疗虚劳诸疾的是膏肓68、治疗急性吐泻有速效的是委中69、治疗痔疾常取承山70、与腰阳关在同一水平上的是大肠俞71、与哑门在同一水平上的是天柱72、起于目内眦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73、起于目锐眦的经脉是足

6、少阳胆经74、次髎穴的主治病证是痛经75、委中穴的主治病证是丹毒76、膏肓位于第4胸椎脊突下旁开3寸;育俞位于脐旁开0.5寸77、治疗汗证首选复溜78、足少阴肾经“贯脊”79、肾经在循行中,未与心包发生联系80、善于治疗痴呆的腧穴是大钟81、手厥阴心包经的起止穴是天池、中冲82、中冲穴在中指尖端的中央83、手厥阴经腧穴除主治心、心包、胸、神志病外,还主要治疗胃病84、用于治疗心痛、心悸、呕血、咳血、疔疮的腧穴是郄门85、善于治疗心痛、烦闷、口疮、口臭的腧穴是劳宫86、善于治疗胃痛、呕血、呕吐、暑热病的腧穴是曲泽87、治疗便秘效果较好的是支沟88、肩髎属于手少阳三焦经89、耳门在耳屏上切迹前,下

7、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90、听宫穴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取穴91、听会: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凹陷处。92、手少阳商家经的起止穴是关冲、丝竹空93、经脉循行“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者的经脉是手少阳三焦经94、常用于治疗消渴、口干、腕部疼痛的腧穴是阳池95、常用于治疗耳鸣、耳聋、肩肘臂酸痛的腧穴是中渚96、治疗带下病首选带脉97、针刺环跳穴最佳体位是侧卧位98、通于耳的经脉是手太阳、足少阳、手少阳经99、与肺相联系的经脉是手少阴、足厥阴、足少阴经100、悬钟常用于治疗痴呆、中风101、足临泣常用于治疗乳痈、瘰疬102、足厥阴

8、肝经循行“环阴器”103、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的经脉是足厥阴肝经104、与肝相联系的经脉是足厥阴、足少阳、足少阴经105、与胃相联系的经脉是足厥阴、手太阳、足太阴经106、常用于治疗疝气、阴中痛的腧穴是大敦107、常用于治疗阴痒、阳痿、遗精、小便不利的腧穴是曲泉108、对治疗痫病有较好作用的是长强109、善于治疗黄疸、胸胁胀痛等肝胆病证的腧穴是至阳110、善于治疗目痛、鼻衄、鼻渊等头面部病证的腧穴是上星111、善于治疗中风、癫狂痫、癔病等内风为患神志病证的腧穴是风府112、善于治疗遗精、阳痿、小便频数等肾阳不足病证的腧穴是命门113、相距不到1寸的腧穴是下脘、中脘114、任脉循

9、行至口唇、面部、咽喉、目,(未至鼻)?115、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3寸的腧穴是建里116、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的腧穴是上脘117、仰靠坐位适宜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不适宜上下肢部位)118、针刺肾俞、环跳、足临泣,宜采用侧卧位119、针刺人迎、廉泉、通里,宜采用仰靠坐位120、针刺环跳穴常采用的进针方法是夹持进针法121、灸法作用是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122、蒜泥灸不是艾灸123、隔蒜灸多用于治疗未溃疮疡124、隔盐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125、瘢痕灸多用于治疗肺痨瘰疬126、施灸的禁忌证是阴虚发热证127、属于天灸的是白芥子灸128、属于实按灸的是雷火针灸129

10、、隔蒜灸的适应证是瘰疬、初起肿疡130、隔姜灸的适应证是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131、隔盐灸的适应病证是吐泻并作、中风脱证132、隔附子饼灸的适应病证是疮疡久溃不敛133、治疗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常选的拔罐法是闪罐法134、留罐法的留臵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135、点针取穴应选用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136、具有镇静、止痛、缓解肌肉痉挛选用的电针波型是密波137、治疗痿证、瘫痪宜选用的电针波型是断续波138、三棱针刺络常用于治疗急性吐泻139、对横纹肌有良好刺激收缩作用的是断续波140、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炎性水肿的是疏密波141、三棱针刺络法常取的腧穴是曲泽、委中142、三棱针点刺法常取的腧穴是十宣、井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