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39354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为了推进全面的素质教育,国家颁布了中小学新课程标准。它的正式颁布和实施,为中国教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它的内涵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相比较,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有一个全新的考虑。人们的教育行为的产生是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基础的,教育行为会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要做的首先是使自己拥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正确的教育观念。对于新课程标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务院学

2、位委员会艺术学科组组长于润洋欣喜地说:“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课程标准,它突出了音乐不是一种技能教育,而是审美教育,应当通过音乐的熏陶,通过声音艺术,提高学生的情趣。”于润洋认为,这次课程标准的制定,从根本上理解了音乐课的价值,突出了中国艺术教育的特点,同时渗透了对学生理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落实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过去,中小学音乐教育以教音乐知识、技能为主,如今强调通过音乐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强调让学生感悟、理解音乐,喜爱音乐,为学生一生爱好音乐打下基础,这一点十分重要。音乐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基本素质教育的学科。“一切的艺术皆来源于生活”,同样的,音乐作为艺术中的一门学科,当然也不例外。通

3、过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法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音乐教师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最初步应该做到的是:必须使学生对音乐以及音乐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中,才能使老师的教学效果最大化、最优化。通过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音乐的美,如何表达音乐的美,如何创造音乐,怎样能创造出更美的音乐。让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懂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反而,教师能够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

4、解决学生要学什么内容、具体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还需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因素,更加注重对“人”的培养,还音乐以其音乐艺术的本来面目,展现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和谐的、动态的、充满美感与浓厚人情味的音乐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步入音乐艺术的美妙殿堂,在艺术殿堂里尽情畅游。使音乐教育真正肩负起 “培养人”的神圣使命。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音乐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

5、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真挚的情感是不应有什么贵贱之分的,学生与老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鉴于这种平等,鉴于音乐艺术情感表达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对音乐艺术的感受与理解就不应该是绝对的,不应该只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惟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以“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各方面逐步转变教师角色,尽快适应“新课标”,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惟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我们的音乐教育也才能够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肩负起培养人、塑造人的神圣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