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人教版历史选修5《人类进化的历程》教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391251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人教版历史选修5《人类进化的历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最新人教版历史选修5《人类进化的历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最新人教版历史选修5《人类进化的历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最新人教版历史选修5《人类进化的历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最新人教版历史选修5《人类进化的历程》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最新人教版历史选修5《人类进化的历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人教版历史选修5《人类进化的历程》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人教版历史选修5人类进化的历程教案第2课 人类进化的历程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从古猿到人猿相别森林古猿的特征;南方古猿的特征从森林古猿到晚期智人在体质、使用工具方面逐步进化的表现,以及发展过程反映出的特点探究影响从森林古猿到晚期智人不断进化和发展的因素运用图片直观反映运用地图表明遗址列出表格横向比较人类在适应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逐步演进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从人猿相别到智人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生存时间和特征探索人类进化的意义人类进化的集中反映是文化的进化探究人类进化的意义体质变化和人类文化发展物证比较人类进化与文化进化相伴

2、随,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人类进化的进程。难点影响人类不断进化的因素及主要原因。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围绕“人类进化的历程”这个主题,用三个子目,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个方面,介绍“从古猿到人猿相别”“从人猿相别到智人”人类进化的粗线条发展过程;第二方面,介绍“探索人类进化的意义”画龙点睛,揭示历史探究的现实功能。本课内容与第一课一样,历史久远,资料匮乏,但由于人类进化本身就具有神秘性和吸引力,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建议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图片、地图等教学工具,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人类进化过程的新发展,深入理解探讨人类进化的重大

3、意义。本课引言部分由示意图和文字组成。示意图用形象的躯体形态勾勒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一方面,从古猿到人类的进化就是从四足行走到上肢和下肢分离、直立行走的发展过程;同时,脑形的变化揭示了古猿到人的脑容量的变化。文字部分是围绕“人类进化示意图”,用生动、细致的语言描述现代人与祖先的变化,并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人类是在不断进化着的。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正文内容之前,充分运用引言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用放大的、动态的图片或是投影演示人类的进化过程。问题一:现代人与祖先从体质上对比,有哪些变化?允许学生阅读引言文字内容,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问题二:现代人与祖先的差别说明什么问题?

4、导致这样变化的因素是什么?人类是如何进化的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内容。第一个子目“从古猿到人猿相别”课文叙述了2300万年前180万年前古猿的进化概况。由于古生物化石资料的缺环,从古猿到“能人”之前的进化链难以比较清晰地绘制出来,课文只选择了从古猿到人猿相别进化过程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环节,一个是森林古猿,一个是南方古猿,虽然不能确定二者具有直接的进化联系,但是它们同属于猿类,存在的先后关系和反映出的不断进化趋向为探究人类进化历程提供了有力证明。(1)森林古猿的进化森林古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森林古猿的出现是探索人类进化历程的阶段性标志,即一部分具有猿类特性的灵长类逐步区别旧大陆猴类。课

5、文关于森林古猿的概念分两个方面加以解释,一是关于森林古猿体质的基本特征。森林古猿生存于距今2 300万年1 000万年,生活在热带森林,过树栖生活,以果实为食,体质与黑猩猩接近,用四足行走,可以用臂行法在树上活动,因此,考察森林古猿化石而只针对其某一部分进行分析就会出现错误的结论。建议教师补充猿和黑猩猩的相关知识。二是关于森林古猿分化。森林古猿是自然发展的产物,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有重要的影响。在地质年代第三纪中新世到上新世末期,地球上的气候和地形发生了变化,全球范围的造山运动很活跃,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在东非甚至出现了长达8 000千米的断裂谷,这样大规模的地壳运动,致使

6、全球气候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森林逐渐消退,林间空地增大,稀树草地出现,森林古猿面临生存的选择,沿续旧的生活方式的古猿选择南方和森林;留在新环境生活的古猿,开始地面生活,适应性强的,逐步演变为新的种属,不适应的逐步被淘汰。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两种发展方向初步形成。(2)南方古猿的进化课文关于南方古猿的介绍跳跃性比较大,学生阅读可能在理解上有点困难,或是产生误解。建议教学时,对涉及南方古猿内容的两个自然段可以适当调整。课文解释南方古猿一是进化的表现,南方古猿体质特征与人类接近,能够直立行走,可以使用天然工具,可能有语言能力;二是关于南方古猿在人类进化历程中地位的评价。课文采用了一种观点,即南方古猿是最

7、早的人类或是从猿到人的最早类型。南方古猿生存年代是距今550万年100万年前,因此,从森林古猿到南方古猿,之间有一个寻找化石的缺环,这也是课文“历史纵横”补充的问题,建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信息,弄清人类进化大致态势,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第二个子目“从人猿相别到智人”课文叙述了180万年前4万年前人类进化历程,这也是现代人种最终形成的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阶段划分,目前国内外学者存在一些分歧,主要是角度和标准的差异导致的,由于这一时期古化石、遗址发掘相对丰富,因此,选择任一分期法都有充足例证,课文选择了比较严谨的分期法“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建

8、议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选择空间,不要强求学生接受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就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勇于创新。(1)进化的能人。能人概念的提出是人类进化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无论是森林古猿,还是南方古猿,如果称之为人猿,到这一时期,就可以称为原始人了。课文关于能人的进化表现谈了四点内容:第一,能人的出现是与南方古猿有亲缘关系的,进化具有连续性、传承性,在此之后的进化链较为完善。第二,能人不仅是工具的使用者,而且是工具的制造者,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奥都威峡谷发现的能人化石附近还发现了石器,包括可以割破兽皮的石片,带刃的砍砸器和可以敲碎骨骼的石锤。第三,能人体质进化中,脑容量接近现代人的

9、一半,手骨和足骨与现代人相似,手脚变化先于脑容量的增大。第四,由于对黑猩猩制造工具的观察,现在基本放弃了“人是工具制造者”的定义,人类的形成是以直立行走为标志的。(2)进化的直立人。直立人显然在身体方面比能人有了更大进化,能够直立行走,脑量也增加了,但是猿的特征很明显。在170万年到30万年前的漫长岁月,直立人的体质变化不大。课文着重提到两点,一是直立人学会使用自然火。火的使用增加了原始人抵御自然的能力,扩大了生存的空间。直立人这一时期不仅可以在热带地区生活,也可以到气候相对寒冷的地球中纬度地区生活。用火烧熟那些难以消化和不宜生吃的食物,穿兽皮以保暖等,使人类的文化又大大地往前推进了一步。二是

10、周口店的猿人。20世纪20年代末,在房山周口店发现的猿人遗址,出土的化石数量多、门类全,为关于人类进化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同时,也有力证明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重要的地位。猿人是直立人的重要代表。(3)进化的早期智人。直立人发展之后是早期智人阶段,这一阶段无论是人的体质,还是工具的使用,人类的演化有了明显的进步。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5万年4万年前。课文首先介绍早期智人的体质和使用工具的进步,早期智人脑容量增加,体质形态与现代人接近。发明了人工取火,制造的工具较为精细,但依然属于旧石器时期。其次,早期智人的化石遍及欧洲、亚洲、非洲,1856年在德国发现了被后来定名为尼安德特人的化石,考古显示尼安德特

11、人不仅使用精细的工具和人工取火,而且还有埋葬死者的习俗,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早期智人的一个重要代表。在,发掘的属于早期智人阶段的化石比较多,有广东马坝人、山西丁村人、湖北长阳人等,可以认为它们代表了长江、黄河流域的文化发展里程。(4)进化的晚期智人。课文介绍晚期智人内容很少,距今4万年前,人类进化历程进入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种在这个阶段基本形成。晚期智人化石遍布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使用工具更加精细,而且掌握了穿孔技术。体质的发展与现代人没有差别。建议教师运用课文中克罗马农人化石复原图或者的山顶洞人复原图加以说明。第三个子目“探索人类进化的意义”课文用三个自然段叙述了两个观点,一是人类

12、进化的涵义;一是探索人类进化的意义。虽然三个自然段字数不多,但理论性强,认识水平高,学生可能一时不能理解,建议教师多引导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整理、归纳,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通过活动探究,理解课文观点。(1)人类进化的涵义。课文归纳了三点,第一是人在与自然互动过程中,生存和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工具的使用和发明方面;第二是人的体质的变化,但这不是主要的;第三,是与人的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相伴随,创造的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进步,如农耕文化、工业文化等,它是人类进化的最集中的反映,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课文中人类文化发展的物证加以说明。三者关系是,体质变化是一种自然性,工具的创新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动力和表现

13、,文化进化是人类进化整体、质的反映。(2)探索人类进化的意义。课文十分明确讲了三点,即有助于科学理解人类的来龙去脉;有助于理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有助于对人类未来积极的预测。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关于“从古猿到人猿相别”一目,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时间遥远、课文叙述简单、相关概念好记不易理解,教学设计不能指望师、生的一方活动,必须形成互动,形成探究的学习氛围。首先,教师利用课文引言的“人类进化示意图”和右边文字,提出问题“人类是怎样进化的”导入课文学习。其次,要求学生通读课文,粗线条设计人类进化的“流程图”,同时把相关的固定概念圈出来。在此基础上,策划小型的阅读交流会,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画出

14、的人类进化“流程图”,师生共同对“流程图”加以评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疑惑。第三,教师对学生讨论的成果进行总结,结合学生的疑惑和课文内容,重点讲解。(1)区别人猿和猿人的概念,前者是古猿向人类过渡,属于猿类,后者虽然带有猿的特性,但已经过渡到人类。(2)森林古猿的分化是自然环境变化和古猿的适应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占主导的因素是古猿的适应能力。(3)从森林古猿到南方古猿在传承关系上,目前化石考古还有缺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展示自己课前准备的图表,让学生边听边看,了解古猿的进化历程。也可以设计一个表格对比森林古猿和南方古猿的异同,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是在进化的。关于“从人猿相别到智人

15、”一目,这部分虽然概念多,但内容详实,通俗易懂。难点是每个时期的代表性化石、遗址多,学生容易混淆。本目教学,可以与第一个子目一样,首先,教师请学生通读本目,圈出相关的概念,由于本目条理较为清晰,教师可以转换角度,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表格,对比“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为了帮助学生区分代表性化石、遗址,教师应准备和世界地图,通过地图加深学生印象。其次,请部分学生展示所画的表格,并引导学生对表格内知识点进行评价,包括正确与否、完善与否。对表格同类项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如“从能人到晚期智人体质是如何变化的?”“从能人到晚期智人使用工具上有怎样进步?”“从能人到晚期智人化石、遗址发掘范围是怎样变化的?”“如何看待上述三个进化的关系?”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把第一目人类进化内容和第二目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进化在距今180万年以后,呈现加速度发展的趋势。关于“探索人类进化的意义”一目,如上所述,理论性强,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前面内容回顾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两个问题(1)“人类进化的涵义是什么?”(2)“人类进化的成果是什么?”不要求学生阅读本目内容,而是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