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第一课时冯利群3和反思.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389788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城第一课时冯利群3和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城第一课时冯利群3和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城第一课时冯利群3和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长城第一课时冯利群3和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城第一课时冯利群3和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第一课时冯利群3和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狮岭镇前进小学 冯利群 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写本课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二重难点:图文结合,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写本课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一、四自然段。重点难点:朗读课文,了解长城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课件)齐读外国元首对长城的评价。师:同学们,这些外国元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和赞叹呢

2、?老师这里有长城风光视频,我们一起登上长城了解一下吧。板书课题:长城2. (播放长城风光)介绍长城师:课文是怎样介绍长城的呢?请同学们赶快拿起书来读课文!放开声音读,大声地读,一边读,一边用心感受。读完以后,咱们来交流一下。二、阅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出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读通句子。(2)课文主要写了长城的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师:老师这里有些生字宝宝,也想和我们一起去登长城,你们谁愿意带它们去呀?出示生字新词:(1) 带拼音开火车带读 (火车火车,哪里开?如果他读对了就跟读两次;读错了,大家一起帮忙纠正。)(2) 去掉拼音齐读(3) 师指导书写 隔 ,不要多写

3、一横 魄,最后两笔是撇折点(4) 请同学们在书本的84页把生字认真抄写一遍。师巡视,个别指导。3同桌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指名汇报5出示课件,齐读课文主要内容的正确答案。三、图文结合,了解文意(一)学习第四自然段师:同学们只读了一遍课文,就能对长城产生这样的感受,真不简单。但是学课文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感受长城的形象。咱们还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那作者眼中的长城是怎样的呢?课文中有一句非常概括的话,请打开书找一找。找到的同学请举手。1.课件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2.大家齐读这段话。(读出赞叹、自豪之情。)(二)学习第一自然段过渡: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呢?(板书

4、:伟大的奇迹)1.请同学们拿起笔在第一自然段用直线划出相关的句子。2.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图:远看长城,感受长城长(1)出示第一自然段: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2)指名读这段话(3)齐读词语解释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地延伸(4).这段话写出了长城什么特点?(板书:长)3出示课件,这段话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出示第一句 打比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达得生动,形象)出示第二句 列数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达更准确,更有说服力。)4.补充资料:师: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多长?一万三千多里,同学们

5、,你知道多长吗?二十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508天。长吧,来读出你们的惊叹吧,就读“长”的这句(1)指名读 (评:读得真好!)(2)齐读 ( 读得真有气势啊!)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老师感受到长城很壮观,体会到了长城的雄伟气势。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根据老师的提示,一起试着背背第一自然段。5.出示课件,试背第一自然段师: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能背出来了,真是爱学习的孩子。四、课堂小结 师:长城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历史遗产,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爱护她。本节课我们了解了长城长的特点,它还有什么特点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下课!五、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的

6、生字词语。2、美美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7长城 伟大的奇迹 长教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基本完成,教学容量也较合理。新课标提出要转变教师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1、激趣导入。以往开课后教师直接采用提问式让学生学习生字、词语和理清文章脉络。而今我采用激趣导入,学生带着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再汇报的方式,既检验了学生预习所学所悟,又发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现机会,更有利于新课教学的开展。 2、教学思路遵循人的思维习惯,从整体感受到局部探究,最后再回到整体感悟的

7、高度,使知识形成体系,情感产生共鸣,思想得到升华。 3、依据教材为例,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合理安排学习方式。如本文的四段内容各具特点,学习方法也各不相同。第一段描写长城远景,文字简短、凝炼,适宜背诵。第二段描写长城近景,介绍详尽,方位明确,最能突出长城设计和建造的精良,适宜研读、绘图。第三段抒发了作者登长城的感慨,适于读中体会。第四段内容是对长城存在的意义进行高度概括和赞叹,最适于发挥学生的拓展思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因此,采用了讨论学习的方式。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学习了第四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本节课学生较扎实地学会了读写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了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知道了长城长的特点,学习效果还算不错。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1.应该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让学生知道课文的第一幅插图是第一自然段远看长城所描写的内容,第二幅插图是第二自然段近看长城所描写的内容。2.应该给时间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后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充分地读,效果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