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设计思考.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384819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设计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设计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设计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设计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设计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设计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设计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设计思考 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 郑冰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对文化课学习缺少信心和兴趣的学困生,多数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自学能力底下,加之认为在职业学校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能改变人生命运的偏见,对文化课的学习极其厌烦,这样就为教师的教学带来阻碍。多年来中职学校形成了学生不爱学,教师推着教的恶性循环。然而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的学识增长、眼界开阔、行为规范、品德修养,乃至于专业课的顺畅学习都是以阅读和理解为基础的,语文教师就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个使命。如何把学生厌学转变成乐学和教师如何从“以讲代学”转为“以导促学”,是语文课堂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下从整合教材、以读领学和科学分层设计几个方

2、面谈谈个人看法。 一、大胆整合教材,以兴趣为先导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语文教材几年来三次改版,使得教材更趋于重视能力、服务专业和兴趣培养,但教材不是模版,教材只是教师施教的道具,教师要依据此教材为学生量身定做课程,去设计教法、学法等。因此教材的整合尤为重要。有些教师拿来教材就一课一课的宣讲下去,一本书从头到尾按照教学参考叨咕一遍,就认为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这样的教学学生多学一本书和少学一本书对其一生似乎没有什么影响,因此说这样的教学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偏离了对学生全方位培养的教育根本。 语文教材的整合实际上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需求和学生的程度来设计、删减、增补教材的,其中包括对内容精读略读

3、的安排,不同体裁的顺序安排等等,还应结合四季特征、节日、纪念日和学校活动来设计课程内容。 比如幼师专业课的语文教师就要结合幼师的岗位需求,从对学生规范书写,规范朗读,积累适合儿童学习的文学知识来整合教材。教学中对学生表述、表演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因而就要多利用诗歌散文等篇章扩大外延来扩充知识面,对学生进行有实效的训练。这样就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适当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这样教学就灵活了,教学实效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就都提高了。对于学生不感兴趣、激发不起学习热情的篇章,教师应为学生指导学习方法、合理设计自学题目,让学生自学完成即可。 二、以读

4、领学,因材施教,培养语文基本应用能力 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夸张的说有60%以上不会读书,文字障碍和断句障碍使得他们读一篇文章磕磕巴巴,读不成句,根本谈不上对文章的理解。因此语文教师不要急于去滔滔不绝的讲解文学知识、分析课文、灌输理论,而应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朗读、理解文章的能力。即使对于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也应在对课文多次通读的基础上再去学习。有些教师认为学生读课文费劲,读多了怕耽误时间。然而,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还没有清醒的认识,你的一切教学安排多是在做无用功。只是你自己把文章“讲”了一遍,至于有没有效果就另当别论了。因而很多教师都在这样忙忙碌碌的备课上课中辛苦地做着无用功。 语文教师要

5、重视对学生读的能力的培养,要重视课前对课文读的引导,可以利用听名人朗诵或教师范读来初识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听的能力;可以利用集体朗读调动课堂气氛,扩大学生参与的广度;可以利用学生个体朗读,培养学生展现自我的愿望,培养追求成就感的愿望;还可以分组轮读、比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又可以分角色朗读,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角色情感的理解。学生会读、乐读,读出乐趣,文章的思路也就基本把握了,慢慢地理解文章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这样教师在适时质疑点播,学生思考讨论,岂不比你滔滔不绝的说一堂正确的废话时效性要强的多。 三、合理分层,由浅入深,使学生各有所得 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的程度差别

6、很大,也有中考成绩略高,达到400多分的,还有更多七科成绩还是两位数字的学生,这样的课堂驾驭起来就必须精心设计。合理的分层次教学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然而,每每提及分层次教学,教师就觉得很难,有的只是在习题上设计一些难易不同的自选题就视为分层次教学了。其实,分层次教学是体现在教学的自始至终的,是在不同环节对不同层面学生的不同关注和要求。 语文课堂的教学层次应在纵向和横向设计上都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区别。纵向的层次区别是指在不同时间段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呈阶梯状的知识掌握和能力的训练。 横向层次设计就是在每一个环节,甚至是每一个问题都是按照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的层次设计的。例如把学生从高到低按

7、A-B-C 排列,课堂教学在纵向和横向上可做如下设计:时间轨迹 适应层次 不同层次掌握百分比 纵向横向层次设计原则 上课下课 第一环节 A 100% 认知方面知识、读的训练、梳理思路复述课文 各环节问题、内容都依照由入深、逐层深入去设计 B 80% C 50% 第二环节 A 80%-100% 研习重点部分写作特色及手法,作者情感表达,仿写、合作探究等 B 60%-80% C 30%-50% 第三环节 A 80%-100% 研习思考、合作探究、发挥个人思维特长,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训练,对比学习,自学展示,延伸拓展,质疑问难等 B 50%-80% C 30%-50% 掌握了教育的精髓,语文教学是最容易灵活驾驭的,语文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多方能力的最好学科,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反思总结,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方法,过一种充实、幸福的教育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