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学期【科技政策学】期末考核作业答案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38254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春学期【科技政策学】期末考核作业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3春学期【科技政策学】期末考核作业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3春学期【科技政策学】期末考核作业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3春学期【科技政策学】期末考核作业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3春学期【科技政策学】期末考核作业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春学期【科技政策学】期末考核作业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春学期【科技政策学】期末考核作业答案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科技政策学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上) A 卷学习中心: 院校学号: (共 页) 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得分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将其标号填入下表中,正确填,错误填,每题1分,共1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1、在近代以前,技术依附哲学,科学依附工匠。2、近代以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呈现两条平行线。3、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面临空前困境的天才预言一发表就得到了世人的认可。4、自主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5、美国竞争法案被誉为美国21世纪科学事业发展的路线图。6、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7、2006年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上做了“走中国特

2、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讲话。8、中华人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1993年颁布。9、现代科技决策模式已由政治精英模式、专家模式向公众模式演进。10、财税政策、人才政策等属于科技政策的支撑体系。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将其答案标号填入下表,每题1分,共1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ABDDCBBCA1、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科学、技术、( )一体化趋势更加显现。A)生产 B)销售 C)教育 D)研究2、科技政策的分类( )A)科学政策与技术政策 B)科学政策与政府政策C)技术政策与国家政策 D)国家政策与模糊政策 3、美国在( )年

3、成立国家宇航局,负责制定国家狂减发展计划。A)19301940 B)19571958 C)19601963 D)196419664、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思维是要打破( )A)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B)以点带面的晕轮效应C)刚愎自用的经验思维 D)迷信权威的僵化思维5、以下哪一个不是21世纪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共同特点( )A)加强研究设施建设 B)开发人力资源 C)增加科技投入 D)变革组织体制6、日本科技战略转变意味着( )A)模仿原始创新自主创新 B)自主创新模仿科技发明C)模仿自主创新原始创新 D)自主创新科技发明7、“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在第几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的( )A)第一次

4、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8、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科技发展具备的优势( )A)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 B)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五C)高薪技术产业群迅速崛起 D)一批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优秀企业9、我国第一个国家科技发展长期规划是在哪一年提出的( )?A)1978 B)1981 C)1983 D)198510、科技政策的支撑体系( )A)科技财税政策与科技人才政策 B)科技财税政策与科技创新政策C)科技人才政策与科技教育政策 D)科技投入政策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将其答案标号填入下表,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CDACDABCABC

5、DEACDABCDBCDACBDABDE1、科技政策按科学技术活动划分包括( )A)科技研究与发展政策 B)科技服务政策C)科技教育与培训政策 D)科技创新政策E)科技扶持政策2、从科技政策的动态运行上,科技政策包括( )A、战略层面的高层决策 B、战术层面的执行决策 C、管理层面的计划组织 D、执行层面的具体实施E)科技规划政策3、美国科学基金会的计划包括( )A)基础研究计划 B)科学教育计划 C)应用研究计划 D)国合作的计划E)航空航天计划4、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有( )A)环境 B)制度 C)机制 D)个性 E)思维5、21世纪日本科技政策第二期科学技术计划(2001年-2005年)中

6、,政府投入在五年达到24亿日元,具体措施包括( )A)改变政府研究投资的战略途径 B)推进科研机构改革C)营造竞争性的研究环境 D)促进科技界和社会的交流E)促进年轻研究人员的独立性和流动性6、日本科技发展出台了以下哪几个战略( )A)贸易立国战略 B)技术立国战略 C)科技创新立国战略 D)IT国家战略E)数字化战略7、影响科技发展的变量有( )A)科技应用研究 B)科技资源成本 C)科技制度成本 D)科技人才素质状况E)国际环境变化8、我国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 )A)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B)郭沫若作了科学的春天的书面讲话C)提出了制定科学规划的任务和指导思想 D)提出了科

7、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E)决定制定科技进步法9、科技政策的静态结构包括( )A)纵向结构 B)宏观结构C)横向结构 D)微观结构E)运行结构10、科技政策的静态上横向结构包括( )A)科技投入调控政策 B)科技运作调控政策C)科技环境优化政策 D)产出调控政策E)转化调控政策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罗马俱乐部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的宗旨是研究未来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发展的影响,阐明人类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引起政策制订者和舆论的注意。目前主要从事有关全球性问题的宣传、预测和研究活动。2、共识会议 “共识会议”(consensus conference)一言最早起源于美国,2

8、0世纪70年代末,在医学专家小组和其他专业专家之间组织开展的对话中,美国国家健康机构(NIH)首次使用這一术语。 所谓共识会议,就是针对涉及到政治、社会利益关系并存在争议的科学技术问题,由公众的代表组成团体向专家提出疑问,通过双方的交流和讨论,形成共识,然后召开记者会,把最终意见公开发表的会议形式3、863计划 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嘉墀和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上,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11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

9、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4、攀登计划 为了加强国家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推动基础性研究持续稳定地发展,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国家从1992年起设立“攀登计划”。 󰀀“攀登计划”项目的遴选,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之一:(1)属于学科前沿性研究,预测在本世纪末可能取得重大突破;(2)具有重要应用背景,为我国经济建设所急需,国际上很活跃;(3)能发挥中国地理、资源和研究工作特点,可望取得中国特色的成果;(4)已在国际上具有优势,居世界先进水平,将继续取得重大进展的研究。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许多国家,尤其是

10、一些发达国家正以高科技为先导,推动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跻身于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目前世界科技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新技术正在推进生产力信息化。二是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农业、运输、通讯、医药等行业的结合更加紧密。 三是环保科技的地位日渐突出。 四是教育成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基础。 五是世界件科技竞争与合作并存。 六是地区科技发展差距有时能进:步拉大。美、日、欧地位将更加巩固,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及中国、印度和巴西的科技发展将加快,俄罗斯及部分东欧国家的科技发展速度将减缓,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首先足各国在科技投人方面的巨大差异:发达国家对科技的投人平均超过或接近其国生产总值的2,科技弱国则不到

11、04。其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事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总人数及其在本国人口中所占比例差距悬殊。此外,从科技产出上看,90年代发表的科技论文篇数、专利中清数、诺贝尔奖获奖人数等方面的差距也表明了这种趋势。2、世纪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共同特点? A)加强研究设施建设 B)开发人力资源 C)增加科技投入,还有两个凸现(1)凸现两个关键词:“全球化的思维,本土化的行动”反应各国科技部门回应世界一体化发展的一种积极态度。(2)凸现两个容:一是以创新和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为核心的科技政策;二是面向全球化的科技政策。3、简述新中国历史上的几次科技大会1956年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

12、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号召中共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中共中央在举行全国科学大会在会上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 1995年5月26日至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发表讲话,号召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 2006年1月9日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是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将成为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并为中国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六、论述题(任选其中一题,16

13、分)1、谈谈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一)科学与技术的含义 科学是一种最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社会事业,它是一种主客观认识,是真理,是一种知识体系。 技术总的来说是一种人类实现目的的手段,人类建构、变革、控制和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类主观世界的手段。他的来源较广泛可以来源于人类实践、科学、已有技术等。 (二)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任务和性质不同。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而科学是一种精神财富,技术是一种物质财富。 (2)解决问题不同。科学讲的是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而技术说的是要做么做、做什么的问题。 (3)方法不同。科学是使经验上升到理性,而经验是技术则是组成部分。 (4)研究过程不同。科学研究尽管是有计划的,但目标是不确定的;而技术尽管有它的不确定性,但路径明确,有明确的方向、准确的时间、经费等成本预算,计划性较强。 (5)劳动特点不同。科学研究自由度大,个体性强,而技术则集体性强些。 (6)从才人因素看。科学要有能力但更凸现知识,年龄偏小,而技术发明要有知识,但更注重能力,年龄偏大 (7)从结果和评价看。 科学标准往往只有一个就是客观规律,而技术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