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力讲座22.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38041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与力讲座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运动与力讲座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运动与力讲座2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运动与力讲座2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动与力讲座2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与力讲座2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与力一、高考视角运动和力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三个知识体系。它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将物体受力分析和物体运动性质分析有机结合在一起。它既体现了学科内的综合、又体现了知识的跨度。如力学、电学、磁学、电磁感应现象等主要内容均会涉及对运动和力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近几年高考题中,从运动和力的角度具体分析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含天体运动)等物理过程和状态的问题尤其重要。二、命题趋势 运动和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总结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一是考运动和力的综合题,重点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为使物体变为某一运动状态,应选择怎样的施力方案;二是联系实际,以实际问

2、题为背景命题,如以交通、体育、人造卫星、天体物理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为背景,重点考查获取并处理信息,去粗取精,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的能力。三、知识概要物体怎样运动,取决于它的初始状态和受力情况及相互联系;物体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在于力是否与速度共线;物体作匀变速运动还是非匀变速运动取决于力是否恒定;物体的速率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取决于力与瞬时速度的夹角是锐角、钝角还是直角。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是解答动力学的关键。物体的加速度是运动学量和动力学量间联系的桥梁。即牛顿运动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对于复杂的物理过程,应注意画出相关的运动示意草图和各阶段的受力图

3、。因此受力分析及运动学性质分析在一轮复习中一定要夯实。 F=0 匀速直线运动 恒力F 自由落体运动 F与v0共线 匀变速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F与v0不共线 匀变速曲线运动 平抛运动 F0力 运动 F的大小不变方向与速度垂直 匀速圆周运动 F的大小与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与位移相反 简谐运动变力F F的方向始终与v0共线 变速直线运动 变力F四、力学考点和知识结构解析力学分七个知识板块,这七个知识板块又可以归纳为三个知识体系: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1.静力学,即第一知识板块力、物体的平衡,考查方式有两种:单独考查和与其他板块综合考查.考查热点是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复习难点

4、是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本知识板块更注重方法的建立及应用,如整体、隔离、临界值 、极限、合成和分解、三角形等等。 2.运动学,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暂时不谈)三个板块.试题特点是:(1)直线运动主要是隐性考查,单独命题少,考查热点有加速度、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等概念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应用.(2)曲线运动主要考查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问题。特点是知识覆盖面广,关联知识点多,大多与电场、磁场及机械能的综合命题,试题主观性强,综合力度大,与生活实际以及新科技联系紧密,尤其是人造地球卫星等天体问题,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容,是考查的重点.难点是运动

5、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本知识板块更注重物理模型和规律,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展开,到特殊的运动实例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和平抛运动等;对于圆周运动还引入独立的描述方法,如角速度、周期、频率等.3.动力学,包括牛顿定律、冲量和动量、功和能三部分,(今天暂时不讨论后两个问题)是力学乃至整个中学物理中考查的重中之重.考查特点是出题频率高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联系现代科学技术,题材丰富,内容广泛.既可以单独命题,也可以综合命题,通常有计算大题、压轴题.考查热点有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的结合、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分析判断,此外,弹簧牵连体也是考查的一个难点.灵活运

6、用整体法和隔离法,使用全过程法和分解物理过程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是考生训练的重点.五、解题思路和解题能力培养1.基本思维程序:审题确定模型两个守恒定律两个定理牛顿定律运动学规律审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步。读懂试题,确定知识范围,无论你的学习基础好坏,都要重视读题训练.读懂试题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完整地理解题意,弄清物理过程,养成画草图表示物理过程的良好习惯,充分挖掘题中隐含的信息,确定问题涉及的知识范围直至高考中的要掌握 的知识点,这是审题的基本要求;第二步是明确出题意图,这是审题的最高境界.如果你能深入 出题人的内心,明白试题的用意和试题的考点,就没有什么试题能够难得住你了

7、.确定模型能帮助你快速选定解题方法,包括选择研究对象(是整体还是隔离出一部分)、明确物理过程、确定题型等,力学中常见试题模型有很多,如运动模型(包括各种不同性质的运动即直线、曲线、匀速、匀变速等)、传送带模型、天体运动模型等.许多时候解题不顺就是因为你没能正确判断题型就急于解题,结果事倍功半,或者是题型判断失误而思路误入歧途.因此分析题型就是提高解题效率所必需的.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套用解题方法.试题模型一定是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确定的,尤其重要的是注意比较各题之间有哪些细微的差异,往往就是这细微、几个关键字使陈旧试题焕然一新.虽然有的题可能用两大守恒定律或两大定理更简单,但如果问题涉及物

8、体的运动性质判断,求解加速度以及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则牛顿定律运动规律是最直接的方法. 2、能力的养成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应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这里不谈),除此之外我认为学生还要有良好的规范书写的能力。1.理解能力是对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程度的最基本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当中,一定要做到透彻理解各个基本概念和熟练掌握基本规律,认真分析具体问题所给出的条件,想清楚其中的道理.2.推理能力刻意训练自己思维的严密

9、性和逻辑性,训练的目的是培养能力,掌握方法,只有周密地思考,才能进行正确地推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注意学习用规范的、简明的语言将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3.分析综合能力是层次更高的综合能力的素质,是高考选拔功能重点考查的能力对象,是高考试题区分度的着力点,考纲在三个层次上体现分析综合能力:分析、分解和综合解答,即分析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这是顺利解题的基础;分解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是方法、手段;综合解答完成整个答题过程是终极目的.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是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的提升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10、;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图表 进行表达、分析.这是二轮复习训练的重点.因为它决定了学生成绩的高低。5、规范书写的 能力 是对以上几种能力的最终呈现,有点类似推理能力,即要求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也要注意用规范的简明的语言来说明解题的根据,并对未知量要做一题设以便于下面的书写,有时对结果要加以说明。六、典型习题的选择 原则 :“万丈高楼平地起”,对于任何学科而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与运用是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石。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高考是在中低档难度的题上决高下,而不是在高难度的题上定胜负的。做题一定不能在难题、怪题上下大工夫,要做好中低档题;做题不要盲目地求多、求快、求新、求难

11、、求奇,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多做中档难度的题;做题时要在审题和规范答题上下工夫,细审、多思、慢下笔,求稳、求准、求全对。这次习题的选择我一方面考虑到题型,同时也兼顾了方法和能力的训练。 第3题虽然是两个物体的运动,出此题的目的一是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能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的规律 ,能掌握平抛运动规律,二是熟练化曲为直 的分解运动的方法。从难度上看属于低档题。第1题是直线运动模型。是典型的力与运动的综合题,目的:一是体会牛顿定律与运动定律的结合,二是加深对最基本方法的应用(正交分解法)。在做题过程中感受分析综合能力的养成过程,即 :一要分析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二要分解物体运动的过程。但

12、由于此题只有两个过程所以从难度上看属于中档题。当然此题也可用两大定理来解。第2、9题也属于直线运动模型。我们引入了图像及图表这也是高考中对能力考查的要求。这两题有三个过程匀加速、匀速、匀减速,用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与运动定律的结合是最好的最恰当的办法,用两大定理反而不方便。通过此题进一步感受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养成过程。难度属于中档偏难。第6题引入传送带模型。为了降低难度也只是匀变速与平抛的组合但是可以将题适当改进 :传送带运动、传送带与水平面有一角度。第4、5、11、12题是直线运动与圆周运动模型(竖直面内的最高点、对低点的问题),这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不仅可以将运动与

13、牛顿定律结合也能与能量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12题又可以为后面动量能量问题作铺垫。 第8、13题是天体运动模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熟练掌握两套公式的应用,解决求天体质量、密度、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卫星运动时线速度、周期、半径等物理量的问题,同时也清楚我们学过的一些运动模型在天体表面仍然适用。 第7题是直线运动模型。它涉及应用图像来解题,考查学生对图像的横纵坐标物理意义的理解也是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另外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也是此题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能将人在运动过程中的物理情景展现出来,把人的运动过程分解为匀变速运动、非匀变速运动、匀速运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属于中档偏难。第10题是直线运动模型。把电场力引入重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因为电场力的存在只是改变了压力、滑动摩擦力,其解题过程涉及了受力分析及力的平衡、牛顿定律与运动定律的应用。此题也可以改变电场的方向或引入磁场来研究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形从而将力、电、磁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