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40].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379643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4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4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4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4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4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4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40].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古诗词是学生汲取语言营养最丰富的载体之一。本课以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诵读为依托,在读、悟、品中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不同角度深切体会“倍思亲”的深层含义,激发学生珍爱亲情的感情。【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3、情感目标:想象画面,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体会诗歌所承载的感情,激发学生珍爱亲情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受诗情。【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后两句是从“兄弟”的角度来抒发思乡之情。【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王安石笔下的元

2、日,是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杜牧的清明节却是“雨中伤感” “哀悼亲友”日子,王维笔下的节日又将表达他怎样的情怀呢?板书课题二、解题,并走近王维1、谁来有一句话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王维?2、介绍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后世誉为“诗佛”。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为“王孟”。 3、九月九日中华民族哪一传统节日?那些风俗?4、山东是哪?是我们现在所指的山东省吗?5、介绍写作背景。17岁的王维,已经离开故乡两年了,为了个人的理想,为了取得功名,只能背井离乡,寒窗苦读。这首诗是他远在京城长安时写的。他

3、的家乡师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也就是运城一带,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三、初读课文,读通全诗1、王维笔下的节日又将表达他怎样的情怀呢?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借助音节读准确。2、同桌互读,如果有读错的字帮他纠正。 3、指名读古诗,师适时评价。 4、古诗不仅要读的准确、流利,还要读出韵味。师范读。5、请同学们按照逐句对译,字字落实的方法翻译全诗。四、品读诗意,指导朗读1、你从诗中哪些字能感受到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2、抓住“佳节”深入理解,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思念自己的家乡。 3、同学们,王维的这首是道出了所有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然而,能让人“倍思亲”仅仅是一个

4、重阳佳节吗?小结:所有举家团圆、欢聚的美好节日都会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王维的这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千古名句。4、指导朗读。同学们,在这句诗里,你认为哪几个字最能体现出诗人的孤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那我们就重读这几个字。每句诗的后三个字放慢速度,语气渐强或渐弱,也能读出诗人的那份感情。5、“倍思亲”的背后隐藏着一幅画面:15岁那年,王维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可他却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不禁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他想到以往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此时孤身一人的王维,不禁黯

5、然神伤6、指导背诵,教师结合板书,抓只关键字词指导背诵。7、指导生字书写五、拓展学习,学习王维的第二首诗杂诗因为战乱,王维客居他乡,他天天思念家乡,他盼到了谁?又聊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杂诗(出示幻灯片)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了王维的思乡之情。1、 学生结合注释,体会诗句意思。2、 学生汇报。(师提示:只要弄明白这首诗的大致意思即可)3、 诵读全诗。六、总结【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 异倍思亲 佳节 少一人【教学反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思乡情的千古绝唱,诗人王维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因此写下了此首古诗。古诗教学,少不了“指导朗读”。为让学生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的感情,读的活动在教学中是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想象读再到深情诵读,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品出了诗句蕴含的味道。同时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诗句的含蓄之处,丰富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在边读诗,边想象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沟通交流中,一起走进了那浓浓的乡愁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