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378421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历史试题命题人: 审题人:一、 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增强国国家军事力量 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 B、 C、 D、2、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符合鲜卑族统治阶级的利益 B、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得到各民族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了中原地区人民的利益3、对于商鞅变法和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 )A、改革都获得成功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C、改革的过程一帆风顺 D、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 ( )A平

2、城地处偏僻,自然环境差 B少数民族柔然威胁北魏政权c创造征伐南齐的有利条件 D洛阳地区农业文明发达 5、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6、商鞅变法内容中,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是(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制定连坐法7、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 、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

3、发展8、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 ): 克里木战争失败 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 十二月党人起义 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A B C D9、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许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10、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 ) 造成资本的集中 扩大了国内市场 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强化了中央集权A、 B、 C、 D、11、倒幕运动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B、下级武士已

4、经成为资产阶级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有号召力12、“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13、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教育 C、实行征兵制 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14、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

5、、康、梁等的宣传活动15、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强学会的成立 B、中外纪闻创办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16、被称为近代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17、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 )A、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C、提倡西学,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D、反对共和革命,维护清朝专制统治18、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社会经济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思想启蒙19、商秧变法的理论基础是(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

6、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20、促使社会转型的改革的有( )、商秧变法 孝文帝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2题,计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 :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材料二: 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

7、书材料三: 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四: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回答:(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对此应如何评价? (6分)答:(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其依据是什么? (6分)答:(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

8、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8分)答:答:32、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

9、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请回答:(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6分) 答:(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4分)答:(3)材料三中队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答:(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6分)答:3

10、月历史月考参考答案12345678910DBCCABBBCD111213 14151617181920ADBACDADAC材料题参考答案21、【参考答案】答(1)主要意图: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3分)。评价:变法以救亡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抵制人民革命,维护腐败的清王朝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3分)。(2)核心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3分)。依据:日俄变法取得成功中国风气未开(3分)。(3)原因: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8分)22、【参考答案】(1)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4分)。 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2分)。(2)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2分);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2分)。(3)不符合实际(2分)。这部分农民手指与控制社区管理的地主,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2分)。(4)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