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四课时).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837595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四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四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四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四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四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四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四课时).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平面图上的方位,会根据坐标图测量物体的具体方向、距离。2、学会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掌握根据描述物体具体位置的方法。3、理解物体问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方向和位置,掌握画出路线图的方法。4、会运用位置与方向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位置与方向的测量、描述、画图等过程,体验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事物间的相对关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1、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2、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

2、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教学时间: 四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主备:田茂会 教学内容:教材P17页主题图、P1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三1、2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平面图上东、西、南、北及起点(观测点)的位置关系。(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在确定物体位置时所起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动脑能力,并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1、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3、。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放假休息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去干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去一个森林公园玩儿。(课件出示:主题图)2、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谁知道什么是定向运动?(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讲解“定向运动”的含义)3、揭示课题:要想在定向运动比赛中获胜必须弄清每一个点的位置与方向。(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二、学习新课(一)出示教材P17页主题图、P18页例1,并完成下面问题。1、要知道图中1号监测点的位置,应以什么为参照物?2、根据方位坐标说出1号点的具体位置。3、使用另一种说法表述1号点的位置。4、根据方位坐标表述2号点的位置。(偏 的方向上,距离大约是 )。5、

4、说一说确定位置的两个条件是什么?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在问题中遇到不会的题目,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学习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的遗留问题。(3)1号站的具体位置可以表述为东偏北的方向,大约1千米,还可以表述为北偏东60,大约1千米。(这两种说法都不错,但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师生共同总结得

5、出如下结论:方向和距离是确定位置的两个条件。(板书)四、巩固练习(1题必做,2题选做)1、P18页“做一做”2、给小动物安家。(1)熊猫的家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2)猴子大家在西偏南30的方向上。(3)小兔的家在南偏西30的方向上。(4)松鼠的家在北偏东45的方向上。五、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六、作业布置1、教材“练习三”第1、2题。3、思考题: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方向上,约150米处。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两个新建项目的位

6、置。板书设计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北东西南.起点 1千米 1号 30 方向和距离是确定位置的两条件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习兴趣较浓,知识理解得很好,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随时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融为一体,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课时 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找出物体的位置 主备:田茂会教学内容:教材P19页例2及练习三3、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知道在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应的距离。(2)学会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的一般步骤与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7、。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1、能正确地在平面坐标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2、会绘制平面图。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1)停车场在广场的 方向,距离大约是 米。小红家在广场的 偏 方向,距离大约是 米。(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二、自主探究新知1、出示学校图片问:学校中有哪

8、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到,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

9、任务。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2、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筑的位置。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个内容后,你觉得还有什么困难?五:作业布置完

10、成数学家庭作业书P910第2课时东西南.校门板书设计: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找出物体的位置北教学反思:从学生的课堂练习来年,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角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东;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明显地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 第三课时: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主备:田茂会教学内容:教材P22页例3和做一做,练习四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2、过程与方法:(1)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2)“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

11、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1、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观察书上插图小组讨论:(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2、汇报讨论结果(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

12、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3、质疑解难刚才大家确定的同样是上海和北京这两个地点,描述它们位置的时候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别?一个是南偏东约30度,一个是北偏西30度?(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力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二、复习巩固1、 完成做一做:教师可以在教室地面上画一些长方形,并连接对角线,量出各条线段的长度,标出度数,让学生分别站在不同的顶点上进行练习。(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书中的做一做中的角度是45度,比较特殊,可以说成是你在我的东偏南45度,也可说南

13、偏东45度,或你在我的西偏北45度,也可以说是北偏西45度,还可以说成是“东南方向”。三、复习反馈1、完成练习第1、2题2、汇报(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北偏东的方向上。)(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900米。)(小刚)(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五:作业布置完成数学家庭作业书P1112第3课时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把生活引入课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贴近生活学数学,贴近生活教数学,真正体现了新课标中“数学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增强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会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第四课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主备:田茂会教学内容:教材P23页例4和做一做,练习四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2、过程与方法:(1)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2)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2、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山地越野:描述行走路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