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说课稿.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37528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兰从》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木兰从》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木兰从》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木兰从》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木兰从》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兰从》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兰从军说课稿李书玲一、教材分析1、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木兰从军。木兰从军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替父从军、爱家爱国的英雄形象。本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及想象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2、针对教材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学会本课9个生字。运用多种手段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家爱国的优秀品质。其中,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优秀

2、品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去感悟人物形象是教学的难点。二、教法学法1、语文学习重在把握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会采用品读感悟法,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交流,在读中思考。2、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会在师生互动学习中,采用合作探究法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各种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快乐学习。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先播放视频,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此时,借机引出人物,直接导出课题。2,检查预习,初读课

3、文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识字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在课前,我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问问别人或自己查字典,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上课以后就用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浯,指导认读。再让学生接读课文。通过指名读、学生领读、开火车读、竞赛读等形式,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把课文读通读准。扫除了生字障碍后,就进入了今天阅读的环节。3、精读感悟,突破重点在学生已经能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找出来,然后再让学生说出喜欢的原因?具体说出最喜欢的语句?谈一谈自己的感悟。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领

4、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自主探究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在这里教师是合作者、倾听者和点拨者,“老师跟着学生走”学生读到哪一段,老师就对哪一段进行点拨。一般学生都会找到第二段和第三段。如当学生谈到第二段的时候,教师点拨:当时木兰为什么要去从军?当时木兰是怎么想的?如果她的家人劝他不要去,木兰又会怎么说呢?你能表演一下吗?这样设计符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交流感悟中,让学生体会到木兰爱国爱家的品质,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学生说到第三段时,我想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这组短语和其中的四个动词“披、跨、渡、过”,让学生读一读,谈谈体会,让学生感受木兰越马横枪、英勇善战威武形象。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最后将自己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并且边读边想象画面。进一步体会木兰的英雄形象。学完课文后,我将以一个句式训练:“木兰是一位 的女英雄。”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将句子补充完整,表达情感,内化文本语言。最后,让学生情感充沛地朗读全篇课文,我认为也必不可少。总之,在本节课中我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在这里碰撞,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以升华,让我们的语文走出课堂,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