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372798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作者阐述的观点,理清文章的逻辑思路。(二)积累“疏忽、脆弱、深奥、疑虑”等词,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三)体悟文章的思想内涵,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永葆可贵的好奇心。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引1课前预习。要求如下:读准音,查词典,为本文应积累的词语正音、释义。读顺文,把握文章的逻辑思路。读懂文章大意,并圈出思想内涵深刻和文化内涵丰富的句子。2导入新课“小时候,我特爱闻汽车、摩托车的尾气,常常追赶在摩托车后,为的是闻一闻那噗噗排出的气体的所谓的芳香。很长时间我都痴迷于这样的喜好中,直至”一位初中生在作文童年笨事中这样写道,故事

2、的结局自然是认识了“尾气”对人类的危害这个符合科学的“事实”。其实每个人都有干“笨事”问“傻问题”的童年,当我们有了一些知识、了解了一些事实,从而不再干“笨事”问“傻问题”时,是否有人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进步了多少?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和科普专家卡尔萨根博士的文章世上没有傻问题,看看他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独到的见解。3文学常识卡尔萨根博士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同时,他又是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他对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他成为“惟一能够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他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卡尔爱德华萨根于1934年11月9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市,于1955年在芝加

3、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56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60年获得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博士学位。从60年代早期他就在哈佛大学执教。1971年任康奈尔大学正教授。1996年12月20日,这位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在与骨髓癌抗争了两年之后,在福莱德胡钦斯癌症研究中心与世长辞,年仅62岁。卡尔萨根一生研究成果惊人。他的研究重点为金星上的温室效应、火星上的季节变化、原子战争所造成的长期环境影响、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外星智能生命探索等。他是宇宙生物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长期以来他一直担任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和太空科学的硕士和博士生导师。病重期间,他仍然在指导他的学生。他是康奈尔大学最值得尊重的教授。

4、卡尔萨根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航海者”“海盗”“旅行者”和“伽俐略”宇航探险计划中曾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他荣获美国航空航天局颁发的特别科学成就奖,两次荣获杰出公共服务奖和航空航天局颁发的阿波罗成就奖。萨根除了获得航空航天局的承认和奖励以外,还拥有美国大学和学院授予的22个荣誉学位,以表彰他在科学、文学、教育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贡献。他由于在研究原子战争的长期后果和反对核武器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许多奖励,他还获得过许多其他部门给予的奖励,如美国太空航行委员会的约翰肯尼迪太空航行奖,探索者俱乐部第75届年会奖,苏联航空联合会康斯坦丁柴科夫斯基奖,美国天文协会马素斯基奖,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的公共福

5、利奖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最高奖,以表彰他在“将科学应用于公众福利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萨根是美国天文协会行星科学学会的主席,美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会行星研究会主席,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行星学会主席。他在12年的时间内连续担任研究行星的权威杂志伊卡洛斯的主编。萨根是行星协会的合作发起人,这个机构拥有10万会员,是世界上最大的以研究行星为主的组织。这个组织为寻找外星智能生命的无线电联络研究项目和地球附近的小行星的研究项目提供帮助。萨根还是加利福尼亚的喷气推进器研究所的客座科学家和太空漫游杂志的投稿编辑,在这个杂志上他发表了许多论文。在病重期间,他还写了一些与他的疾病有关的文章。卡尔萨根还是伟大的科普专家和

6、科学教育家。1980年,他推出长达16集的大型电视序列片宇宙,在世界上引起极其强烈的反响,这部电视片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放映,观众达到5亿!这个电视片获得米彼博迪大奖。与这个电视片配套的科普书籍宇宙是纽约时报连续70周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是历史上英语出版的科普书中发行量最大的书籍。他的一生著述甚多,除了各种科普文章以外,他还写了30本书,其中伊甸园的飞龙布鲁卡的脑无人曾想过的道路:核冬天和武器竞赛的终结被遗忘的前辈的影子接触彗星宇宙中的智能生命和浅蓝色的点:人类在宇宙中的未来之展望等书籍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伊甸园的飞龙还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卡尔萨根在科普中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他获得

7、美国青少年的尊重和喜爱。他的知名度超过所有的影星歌星,甚至政治领导人。在1991年美国青少年中进行的“十大聪明人”评选中,他的名字列居榜首。而在当年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立下赫赫战功的斯瓦兹科普夫也才名列第二,里根和布什分别名列第四和第六。他同时还是“美国超自然现象说法科学探究委员会”的成员,并于1987年获得该委员会授予的“维护理性奖”。1994年,他又获得第一届“阿西莫夫奖”。(二)正音释义疏忽:粗心大意;忽略。脆()弱:禁不起挫折;不坚强。深奥:(道理、含义)高深不易了解。疑虑:因怀疑而顾虑。乏味:没有趣味;缺少情趣。(三)诵读活动1个人朗读、分小组朗读、全班齐读相结合,诵读全文。2诵读要

8、求与策略:文题是“世上没有傻问题”,从全文看,哪些问题往往被人们视作傻问题?作者认为世上没有傻问题,你同意吗?为什么?你在预习时对文章中的见解和主张已有了初步了解,在诵读时请进一步加深你的感受。(四)思考活动1学生活动要求:将课前预习和课上朗读的感受结合起来,思考读前老师提出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2教师辅助策略: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说说自己的体验,以体会课文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内蕴。(五)交流活动1从全文看,哪些问题往往被人们视作傻问题?明确:“好奇,爱动脑筋”的儿童,提出的能“引起思考的、有洞察力的问题”,往往被人们视作傻问题。如:为什么自然是这个样子?宇宙是

9、怎么来的,或它是否一直那样存在?如果时间某一天会倒流,结果将会出现在原因之前吗?是否存在人们认识的极限?甚至有些儿童,想知道黑洞是什么样子?物质的最小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记得过去而不是将来?为什么有宇宙?也正因为这些问题往往是能引起思考的、有洞察力的,作者认为“世上没有傻问题”。2作者认为世上没有傻问题,你同意吗?为什么?明确:在作者看来“有天真的问题、乏味的问题、表述不当的问题,以及在不恰当的自我批判之后提出来的问题。但是每个问题都表明他渴望理解这个世界。这绝不是傻瓜式的问题”,因而世上没有傻问题。第二小节,作者描述儿童喜欢提问的状况,可捕捉到作者对这类提问的态度。评价赞赏:天生的科学家行

10、为特征:很好奇,爱动脑筋极大的积极性问题价值:引起思考的,有洞察力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天真的问题、乏味的问题、表述不当的问题,以及在不恰当的自我批判之后提出来的问题”,谈谈自己对“理解这个世界”的渴望。3活动策略同意作者的观点与否应该基于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思考,不应有确定的答案,更不能形成统一的或惟一的答案。当然讨论的前提是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态度。当课堂讨论的目标不预设时,处于平等对话中的首席的教师要体现作为首席的应有的作用。可站在孩子角度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养成敢于质疑、不人云亦云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持之有故、据之有理地阐述观点。见解有创意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促成自由争鸣的“

11、场效应”。有时课堂讨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课文是这样写的、作者是这样说的,于是课堂中会出现用一个声调唱歌的现象,这时教师不妨提点“傻问题”。(六)深思探究1作者认为造成高中生羞于提问的原因是什么?你同意吗?从你的生活体验来看,还有其他的原因吗?明确:高中生自身的原因作者认为造成高中生羞于提问的原因是:他们记住了“事实”,但总的来说,发现的喜悦,事实背后的灵魂,已经离开了他们。他们担心提出“傻瓜”问题,所以“他们愿意接受不充分的答案”“他们不提连续的问题”。“他们记住了事实”,意思是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术语和概念或相关的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发现的喜悦,事实背后的灵魂”,意指好奇心、怀疑精神、探究

12、精神。揣摩高中生害怕提傻问题的心理,联系自我经历分析个中原因。微妙的心理:重视别人的态度:在教室里他们不时斜着眼瞥一下,判断他们的同学是否赞同;害怕被贬为“傻子”“小丑”:他们上课时把带来的问题写在一张纸上,他们偷偷地检查,等待着轮到他们,却疏忽了这时他的同学们正在集中讨论什么问题。社会原因:原因多种多样,很重要的一点是,“许多成年人讨厌孩子提出科学问题”,其后果为“又有一个孩子离开了科学”,因为他们的好奇、怀疑、探究的精神受到了打击和挫伤。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应当鼓励孩子们提问,并教会他们思考,因为“聪明的、好奇的孩子是国家和世界的财富”。2活动策略也许每个孩子都有过提傻问题被成年人武断地喝退

13、的经历,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来畅谈。(七)设疑激趣1很多科学成就的获取是从“傻问题”开始的。当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在人人都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时代,毫无疑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傻问题。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请列举一些你所知道的科学故事。2在生活中你有哪些困惑或感兴趣的问题?3活动策略:设疑激趣在于启发学生思考,以加强对本文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内蕴的理解。(八)活动迁移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思考问题。神奇的印楝树印度“神树”印楝树,原产于印度、缅甸等地,早在1000多年前,当地人们就已经发现了它的神奇功能,在保存粮食时,混进印楝树叶的粮食可以保存五年,而没有混进印楝树叶的粮食仅能保存两年,

14、人们还把它的树叶榨成汁用来治疗牙龈炎、皮肤病,印楝树被当地的土著居民封为“神树”。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究竟是树中的什么在起到“神”的作用。印楝树的生存对纬度要求极其严格,无人能让其跨越北纬20度生存。20世纪60年代,一位德国植物学家在印度进行生物考察时巧遇了一场蝗灾,当时,有一群蝗虫铺天盖地地压向一片作物,顷刻之间,这片作物就被蝗虫蚕食得荡然无存,但是其中有一棵树安然无恙,这就是印楝树。这位科学家研究分析,印楝树的种子、树叶及树皮中,含有一种物质印楝素,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印楝树具有趋虫治病的神奇功能。后经进一步研究,利用印楝素制成生物农药可以防治200多种农作物害虫,而对人畜和周围环境无任何污染。印楝树的神奇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关注,在本国栽培印楝树一时成了植物学家努力的目标。可是印楝树是生活在北纬20度以南的热带树种,对纬度要求极为严格。经过几年的栽种,世界上没有哪位科学家让它跨越北纬20度生存。北纬20度横穿我国海南省海口市,以此推算,在我国,除了位于我国最南端的省份海南省,其他地区根本无法进行印楝树栽培。我国科学家希望除了海南之外,在我国更多的地方进行栽培。印楝树的原生地是热带地区,但不是所有的热带地区都适合它生长,首先,印楝树需要高温,其次要相对比较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