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本八上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37266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务本八上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务本八上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务本八上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务本八上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务本八上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务本八上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上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以下行为中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且应受到刑罚处罚的是(B)A王某时常在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他人B李某制作并传播网络病毒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C学生赵某闯红灯引起交通事故而向交警谎报了家长的姓名D某照相馆未经当事人同意将其肖像挂于店面橱窗2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可分为 (A)A违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B违宪行为和非违宪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3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D)A B C D4我国保护国

2、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专门法律是(C)A宪法 B教育法 C刑法 D民法5如图漫画一个未成年人的道路警示我们(B) A未成年人都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B要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C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为违法犯罪D吸毒是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6一天夜晚陈某对一名妇女实施抢劫,被路人抓获,并扭送至派出所,在法院审理时,陈某辩说“我什么也没抢到”,但仍被判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B)A法院判错了,陈某没抢到钱,不是违法行为 B惩处犯罪分子是为了遏制、教育犯罪分子,使其悬崖勒马C公民应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在夜晚出门 D陈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说服教育即可7李某在下夜班回家的路上,发现有人正在盗窃工

3、厂仓库中的生产器材,便上前阻拦,窃贼掏出匕首刺向李某,搏斗中,窃贼被李某用力推倒在地,头撞在被盗器材的铁角上当场死亡。李某的行为是(A)A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B过失致人死亡,承担较轻的刑事责任C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承担刑事责任D间接故意杀人,但由于李某是为了保护他人的利益,应当免除刑事责任8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必要限度指紧急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必须比所避免的损害要小B紧急避险没有超过必要限度但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C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D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不应当负刑事责任9下列行为中

4、,属于不良行为的是(B)旷课、夜不归宿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A B C D 10下列哪些选项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A)将明知是痴呆女而与之发生性关系导致被害人怀孕的情形,认定为强奸“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将卡拉OK厅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大量播放其音像制品的行为,认定为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发行” 将重度醉酒后在高速公路超速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规定了盗窃武装部队印章罪,未规定毁灭武装部队印章罪。为弥补处罚漏洞,将毁灭武装部队印章的行为认定为毁灭“国家机关”印章A B C D 11.社会主义法治的公平正义,要通过法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加以体现。

5、“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关于这一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明确了定罪权的专属性,法院以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一权利确定被告人有罪需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表明我国刑事诉讼法已经全面认同和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按照该规定,可以得出疑罪从无的结论A B C D12据调查,一些中小学生在浏览网络上的暴力、色情信息后精神萎靡,纪律涣散,学习成绩下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C)暴力和色情信息毒害青少年,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国家应严厉打击非法网站,净化网络环境青少年辨别能力差,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并为此付出代价青少年应增强自律意识,远离网络A B C D13

6、小光是一个聪明的中学生,可他最近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无心学习不说,他自己也觉得对不起家长和老师的教诲。小光要抵制网络游戏的诱惑,就要(D)在无人监督时,控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上网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培养其他健康的兴趣培养坚强的意志,自觉抵制不良诱惑A B C D14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调研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的网瘾人数所占比例为9.72 %。而2011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未成年人犯罪总数中,有70 %的少年犯是因互联网色情、暴力内容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等几种严重犯罪。对于网络,青少年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与做法是(C)坚决抵制上网,自觉远离网络增强自制能力,避

7、免上网成瘾善于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发展保持清醒头脑,学会明辨是非 A B C D 15据统计,在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在学校时无心求学、纪律意识淡薄,其中一部分青少年由于好奇而坠入了毒品的深渊,一部分青少年由于沉溺于色情网站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说明(D)在学校如果不遵守纪律、不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会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青少年要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A B C D16.三国时期,刘备在去世前嘱咐自己的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今天,我们能够从中得到的启示是(B )A一般违法和犯罪的本质是

8、相同的,没有什么区别 B大错往往是从小错开始的,耍重视防微杜渐 C只要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就一定发展为犯罪 D有一般违法行为不要紧,只要不犯罪就没有关系17.图中这名学生的行为属于( B ) A合理行为 B不良行为 C严重不良行为 D犯罪行为18.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C )A.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首要特征 B.主刑只能独立使用 C.对于一个犯罪,可以使用两种主刑 D.附加刑可以独立使用19.我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属于主刑的是(D)死刑 管制 没收财产 有期徒刑 A. B. C. D.20.某校八年级(2)班针对班里存在个别同学参与赌博、吸毒的现象,召开了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你认为下列

9、最适合该班会主题的是(D)A.远离赌博 B.拒绝毒品C.关注健康 D.学会拒绝不良诱惑21.青少年要远离不良诱惑、健康成长,就要做到(A)不涉足不健康的录像厅、游戏厅和网吧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拒绝不良诱惑在没人监督的时候,不做自己想做而不应该做的事情只对学习感兴趣,其他事情不闻不问A. B. C. D.22.中央电视台暑期特别节目迷途少年中介绍了很多网瘾少年,他们中很多也曾树立远大理想,也曾努力奋进,可是他们最终因迷恋网络游戏,迷失了自我,难以自拔。他们要想抵制网络游戏的诱惑,就要(C)在无人监督时做到慎独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上网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培养健康的兴趣客观分析不良诱惑的危害,理智

10、拒绝A. B. C. D.23.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相同之处包括( D )A、前提相同 B、危害来源相同 C、行为的对象相同 D、目的相同24.遇到不法侵害实施正当防卫,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只有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B、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C、在遭受不法侵害过后,伺机报复,仍可算是正当防卫D、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防卫,而不能对无关的第三者实施25.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D )A、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特别处理 B、可以比照类似的条文定罪处刑C、可以根据其他相关罪行定罪处刑 D、不得定罪处刑 26.“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

11、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句话体现了刑法的( C )A、罪责自负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C、无罪推定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27.在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下列选择中不正确的是 ( D )A.考场里,我们要诚信应考。B.外出时,尽量选择绿色出行。 C.购物时,要考虑到家庭的承受能力,不提过分要求。 D.图书馆里,一本市面上很难买的工具书某几页我正好需要,偷偷撕下来带回家。28.初二某班小李,得知班里几个同学与外班同学言语不和,约好放学后去打群架,他将这一消息告知了班主任老师,几名同学被及时制止。事后,小李觉得自己对不起这几名同学,心怀愧疚。对小李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B

12、)小李的选择是正确的,他能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 小李的选择没有顾及到哥们义气。 小李的愧疚感属于正常心理现象,正确的“内疚”好过错误的“义气”。 小李太不够义气,即使自己不去打群架,也不应该报告老师。 A. B. C. D.29.刑罚对犯罪行为人具有这样的功能(A)A惩罚、威慑、感化、教育B罚款、威慑、感化、教育C惩罚、挽救、感化、教育D惩罚、威慑、感化、处罚30、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C )A刑事违法性 B刑罚当罚性 C社会危害性 D刑罚处罚性四、简答题什么是刑罚?它有什么作用?(8分)犯罪有哪些特征?(6分)我国刑罚的主刑和附加刑分别包括哪些?(6分)五、探究实践题(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探究和实践。20分)19中学生刘某自从结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之后,学会了吸烟、喝酒、泡网吧,家长给的零用钱不够用,就多次在学校偷窃同学的自行车卖掉换钱,结果被公安机关拘留。从拘留所出来后,仍不思悔改,又先后七次行窃、抢劫并致一人重伤,后被公安机关抓获。经人民法院审理,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1)刘某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哪些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6分)(2)刘某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经历给你什么启示?(6分)(3)刘某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