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37083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说明贵州省石阡县文博中学梁超 教学内容: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SAS)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又是为今后学生学习其它几个判定定理打下基础,也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又一重要方法,同时又为后面学习和探索三角形相似的知识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2、教学目标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分析、归纳,让学生

2、经历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边角边”定理的探索过程,并掌握这种识别方法,并会用此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作图、观察和演示,使学生讨论探究出“边角边”定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意识以及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际操作、猜想和论证的过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成功探索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从实际操作中获得数学知识,懂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索“边角边定理”并用此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2)教学难点:探索“边角边定理”,定理中

3、“边角边”条件的理解,并运用这个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及解决实际问题。二、学情分析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全等三角形定义及性质,所对将要学习的三角形全等判定“边角边”(SAS)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通过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来证明两个三角全等,但个别学生在理解、运用上还须借助教师同学的帮助,也会有所收获。从本章开始,学生在观察能力上要经历“单一图形”到“多个图形”的跨越,在推理能力上要经历“使用单个条件”到使用多个条件的跨越,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减缓坡度,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思考,清楚的表达。三、教法与学法教学方法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催化剂

4、,好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我们事半功倍。在实施课程标准过程中,老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确定为:1、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引探式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教师着眼于“引”,尽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着眼于“探”,通过探索活动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2、学法本课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认知过程,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思考、探索、交流、归纳等活动,得出结论,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后到“乐学”。3、教学手段采用实物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辅助

5、教学。学具:剪刀、纸片、直尺。四、教学模式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和“引探教学法”教学流程:五、教学问题诊断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认知比较单一,对运用边角边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找不到条件,同学们对边角边定理的理解还不透彻,可能出现下列情形,如学生用两边和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时老师应着重强调,这个角是两边的夹角,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老师应放在如何运用边角边定理,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上。六、教学效果预测: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手段出示学生对话情况引入课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课堂气氛会十分活跃。对“边角边”定量的探究及其应用是重

6、点部分,老师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借助多媒体课件)学生将在和谐的气氛中主动探索享受获得知识过程,教师采用深入浅出的引导,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探索“边角边”(SAS)定理及其应用这个难点部分,将运用层次分明的题目练习,使知识得到巩固与拓展,师生互动,学生合作探究,全员参与,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七、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引入。让学生通过复习回顾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引入课题。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某同学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两块(如图),现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请问如果只准带一块碎片,根据生活经验,你应该带哪一块去?3、探究新知操作:把全班分成两个

7、小组,分别画ABC和AB C 已知AB= AB =8cm AC= AC =10cm A= A= 60并把画的三角形剪下来,与同桌交流,并请甲、乙两小组各选一位同学来展示他们所画的三角形。小组交流得到结论。并让学生总结结论,教师补充归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为“边角边”或“SAS”)。3、讲解例题;4、变式训练;5、拓展延伸。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习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6、课时小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知识上的收获,过程与方法上的收获,情感与态度上的感受。7、布置作业:用来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八、教学评价:我将本节课定位为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走进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积极思考,合作交流,构建对知识的形成和运用。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调节,通过不同层次的变式题设计,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只有把探究知识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2013-12-10人教网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