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紧张心理的消除法案例.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370182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客:紧张心理的消除法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博客:紧张心理的消除法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博客:紧张心理的消除法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博客:紧张心理的消除法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博客:紧张心理的消除法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博客:紧张心理的消除法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客:紧张心理的消除法案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表刊物:刊登在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研究会会报-小学生拼音报2005年11月15日第二十一期作者姓名:曹国华单 位:西安市雁塔区航天小学电 话:85208467 “士博”变成了“博士” 一个巧妙的心理紧张消除法案例 “士博”变成了“博士”在我们班上有一位叫“朱士博”的男孩,头脑聪明,不善言谈,听话懂事。从他的名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家长对他的期望值有多高。这学期开学初,他明显的不如以前成绩那么棒了,连老师多次在黑板上强调过的生字都写错。后来我从他的家长那里知道,他右眼的视力很差,黑板上老师写的字他根本看不清楚,我先后为他调过几次座位效果都不理想。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习,我建议家长带他到眼科医院看看,看是

2、否能通过治疗的手段解决问题。家长很快就照办了,并将结果很快通知了我:孩子的右眼属于弱视,这和孩子的先天右眼发育不良有关系。为了不使左眼的负担加重,医院建议为孩子配上眼镜。这可马虎不得。随后的几天里,我经常询问他的眼镜是否已经配好,什么时间可以戴上,他都跟我说:“快了。”就这样时间又一天天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碰到了他的妈妈,忙问起他的眼镜之事。他妈妈十分惊讶的说早在一周前就配好了,每天上学前为了防止打碎或者遗忘在家中,还特意为他装进眼镜盒中,再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千叮咛万嘱咐的。看来家长的这份苦心是白费了,眼镜天天乖乖地躺在书包里睡大觉。情况已经明了。第二天一上课,我又发现他没将眼镜拿出来

3、戴上,就问他:“怎么又没戴眼镜呢?”可他却说:“再过两天眼镜就回来了。”这不是明显在欺骗我吗?昨天他妈妈对我说的话又在耳边回响。这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呢?为了搞清楚事实,我一把拽出了他的书包,在里面搜索起来,并迅速地发现了目标。我掏出来带着命令似的口吻说:“给我戴上!”可他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似的,一动不动。这可不像平时我印象中的那个听话懂事的朱士博。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没有跟他做多少谈话,这节课他也一直没有戴上眼镜,听课也极不认真,心不在焉。一下课我就走到他面前,摸了摸他那大大的、圆圆的头问:“是不是老师当时揭穿了你的谎言让你难堪了你不高兴?”他摇了摇头。我又问:“那你为什么不戴

4、上眼镜呢?是度数不合适吗?”他又摇了摇头。我真想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摆出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结合自身的体会继续问道:“那就是戴上不舒服吧?没关系,过一段时间就会慢慢适应的。”这下他索性没有任何表示了,我自以为击中了要害,想着我们的这次谈话一定会有效果,便把他放走了。早晨第一节就是我的语文课,我一走到门口,便不自觉地将眼睛瞟向了朱士博。奇怪,他怎么又没有戴上眼镜,难道我昨天又跟他白费口舌了?这里边肯定有原因。上课时我借着巡视的机会,又一次走到他身边,惊奇地发现他的眼镜盒已经放在了桌面上,左手在盒子上来回摸索。看到这个场景,我第一次戴上眼镜时,在课堂上用双手托着脸蛋上课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我

5、一下子明白了,他是怕自己的形象有所改变而被别人笑话才拒绝戴镜的,他给自己的心理增加了一个大包袱。今天他能把眼镜从书包里掏出来,摆在一个让大家能够看到的地方,这也需要勇气呀!由此我们也能看出为了能尽快地面对大家他又花费了多少心思,做出了多大的努力。我欣慰,为昨天的谈话能取得一点点的成效;我内疚,为没能尽快地发现藏在孩子心中的那个小秘密,尽早地减轻孩子的负担。不能再让孩子的心这么累了。一时间,一个大胆的想法跃出脑海,我将眼镜拿在手中,另一只手拉着朱士博走上了讲台。你不是害怕同学们看到你戴眼镜的样子吗?你不是担心同学们会笑话你吗?我今天就是要让你彻底充分的暴露在同学们面前,让他们笑个够。我说:“同学

6、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位小博士,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大家互相张望,真以为有博士光临。随后我将眼镜给朱士博端端正正地戴上,大家一看到他的这副模样笑了,当然这种笑是善意的,笑他的模样真跟令人羡慕的博士一样,笑他名字中的字怎么一下子颠倒了,“朱士博”变成了“朱博士”。起初,朱士博的头埋得很低,好像这样做就能遮挡住他的眼镜一样,连眼睛也睁得大大的。在一阵笑之后,我问道:“这位朱博士帅不帅呀?”大家齐声高喊:“帅,简直帅呆了!”我鼓励他抬起头来,让大家看到帅博士的样子,他的头慢慢抬起来了,可平视到大家了,看到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的样子他明显放松了许多,好像在告诉自己:已经被别人看到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7、呢?我又问大家:“这样帅的朱博士你们喜欢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甚至有几个平时十分顽皮的学生说:“他太可爱了!”“他真酷!”。这时我发现朱士博的头扬起来了,那张稚气的小脸蛋上增添了几分荣耀和自豪,显然他不再为自己的“四只眼”的形象而自卑,它是在为自己因此而得到的雅号而自喜。一个心理上的大包袱被卸掉了。以后的朱士博,不但上课时戴着眼镜,就连课间活动时也没有舍得摘下来。评析 从这则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一个老师应具有的教育机智和灵感以及对所从事职业的敏感性和敏锐的洞察力有多么重要,上了三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会对一些事件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看法,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对朱士博来

8、说,戴上眼镜就意味着自己形象的变化,就意味着教室里又多了一个“四只眼”,他不喜欢这样的称呼,他怕被同学们笑话,因而为自己背上了一个沉重的思想包袱,由此逃避戴眼镜。这样长此以往,不仅对他的学习、身体产生影响,对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没有任何好处。而我为了能让他早日戴上眼镜,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有命令的,有谈心的,可最终能让他自觉、主动戴上眼镜的处理方法却是那么简单而巧妙,这当然来源于教育的灵感和敏锐的洞察力。我为自己的这一做法窃喜:其一,我最后是用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解决了学生问题,让学生将这件自己看来是天大的事情看得简单一些,处理得轻松一些,洒脱一些,这样心理上就会得到宽松,对心理健康十分有益,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种让人感觉不出来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其二,我在孩子的名字和教育方法上,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使众多的学生所关注的事项发生了改变。由可能会注意到的外在形象转移到了名字上的有趣变化,这些注意点的转移,能够为朱士博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和轻松的环境。其三,教育的思路要靠教育的语言来实现,在老师对“博士”的称呼中,在和同学们展开的关于同学形象的探讨中,朱士博已经消除了自卑感,同时增添了几分自豪感,好像此时他真的成为了一名让人羡慕的大博士。这样做对营造良好的班风,培养学生的做人也有奇效。总之将这种教育放在一个有情的氛围之中效果不错,看来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要注意情感因素的挖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