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剖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369858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威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武威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武威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武威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武威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威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威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剖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一、发展概况1.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根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中,我市拥有全部7大类的旅游资源,其中人文旅游资源83处,自然旅游资源24处。目前已建成开放的旅游景区(点)20多处。其中: 4A级旅游景区4家、3A级景区3家、2A级景区2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现已形成以雷台、文庙、罗什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沙漠公园、沙漠治理志愿者基地和马路滩林场为代表的大漠休闲游,以天祝三峡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游等三大旅游精品线路。2.民族民俗风情浓郁。武威现辖三县一区,93个乡镇,1125个行政村,总人口191万人,居住汉、藏、回、蒙、土等38个民族。因

2、武威地处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独有的地理位置,使武威自古就是多民族融合交流的地区,民族、民间文化非常丰厚。藏、土等民族风俗习惯保留原始风貌,武威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凉州贤孝、凉州宝卷、武威攻鼓子、华锐藏族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3.乡村旅游方兴未艾。随着我市旅游业的兴起,“农家乐”旅游休闲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成为武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乡村农户依托旅游景区、果林苗圃、沙产业和交通环线等资源和区位优势纷纷投资开发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全市初步形成了餐饮娱乐、休闲度假、农业观光的乡村旅游格局。 据统计,全市现有“农家乐

3、”235家,其中:凉州区144家,古浪乡56家,天祝县12家,民勤县23家,全市“农家乐”项目总投资6331.8万元,旅游从业人员达1043人,年营业收入1944.98万元。4.旅游商品琳琅满目。全市现有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单位33家,旅游商品经营网点25家,已开发以“马踏飞燕”文物复仿制品为代表的文物复仿制、轻纺编织、酿造、医药保健、农副特产、旅游纪念工艺品、图书影像等7大系列千余种商品,其中:“马踏飞燕”及“铜车马阵”复制品系列荣获“2009年甘肃省首届旅游商品展示评选会名优产品”第一名和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5.文化艺术不断创新。我市创排的以五凉文化为题材的大型历史秦剧暮色西凉,被省委宣传部

4、列为全省重点创作剧目参加国庆献礼会演,创编的大型诗乐歌舞剧梦幻西凉在第七届“天马”旅游节参加展演,凉州区攻鼓子表演艺术团已成为独俱武威特色的文化品牌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大型展演,我市创编的文艺节目先后在全省首届农民文艺调演、第五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全省第四届群星艺术节、全省新创剧目调演活动中荣获奖项。二、发展优势1.区位优势明显。武威地处亚欧大陆桥的咽喉位置,位居我国大陆中心地区,处于兰州、西宁、银川经济发展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塞,是古丝绸之路上河西的重要门户,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区位优势。2.文化底蕴深厚。武威是全国历史文化名

5、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是五凉古都和西夏陪都,保留了大量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遗存,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现有文物保护单位54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58处。拥有馆藏文物47347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一级文物177件,二级文物346件,三级文物758件,一般文物46063件。具有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3.综合实力增强。近年来,全市共投入4亿多元,完成了雷台、白塔寺、西夏博物馆、天梯山石窟、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沙漠公园、苏武景区、马路滩林场、天祝三峡旅游景区及

6、步行街、三大广场、凉古公路等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综合实力得到提升。目前,全市现有国家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3家、2A级景区2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三星级宾馆6家,二星级宾馆4家,其他社会宾馆、饭店、招待所50多家。国际国内旅行社18家。4.品牌效应显现。近年来,通过连续举办七届“天马”文化旅游节,逐步形成了以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为标志的武威文化旅游品牌为代表,以雷台为重点的汉唐文化景区,以文庙古代建筑为重点的历史文化景区,以罗什寺、海藏寺、白塔寺、天堂寺为重点的佛教文化景区,以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沙漠公园为重点的大漠休闲旅游景区的四大特色旅游精品板块。5.旅游商品丰富。武威市地处

7、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地理位置优越,在旅游商品的开发和销售上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武威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甘肃省的文物大市,馆藏文物4.7万多件,在悠远的历史传承中,孕育了灿烂的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民间地域文化,是陆路交通的枢纽、民族大融合的熔炉,域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具有开发历史文化类旅游商品的相对优势;近年来,着力实施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推动了生态农业、绿洲绿色产业的发展,为绿色旅游商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武威是“中国葡萄酒的故乡”,“酒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利于开发“酒文化”类系列旅游商品。 三、存在问题1.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8、薄弱。武威作为一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由于投入不足,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相当落后,一是外部交通设施薄弱,旅游可进入性差,主要体现在客运列车停靠车次少,没有国内直达机场。二是旅游接待能力不足,接待档次有待提高。目前,全市旅游宾馆、饭店、招待所床位数量不足10000张,而且没有4星级以上旅游宾馆、酒店,无法接待国内大型旅游活动,不能留住高档次旅游客商。三是旅游娱乐还没有形成规模和特色,武威旅游“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局面仍在延续,旅游业无法进行更大的发展。2.城市形象塑造不到位。武威是历史文化名城,但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与旅游产业相关的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特色民居没有很好地保留下来

9、,此外在城市规划中拟建和保留的几处文化景区,如文庙历史文化景区、大云寺黄土民居区、罗什寺佛教文化景区、雷台汉文化景区至今没有规划建设到位。特色文化市的形象从总体上讲不突出。3.历史文化研究严重滞后。一是我市原成立的“五凉文化”、“西夏学”、“藏学”研究会等民间研究组织,因人员、经费得不到落实和保障,基本上名存实亡。二是高级专业研究人才缺乏,使我市大量珍贵的文物得不到专业系统地整理和研究,文物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掘利用,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三是文化挖掘没有与导游员、景区讲解员解说词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导致旅游解说内容贫乏,缺乏吸引力。4.宣传推介力度不够。近年来,我们通过举办“天马”文化旅游节,加

10、强对外宣传,不断提升了武威的知名度。但由于缺乏持续的、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形象宣传,武威文化旅游大市的形象没有真正展示出来。文化旅游产品内涵挖掘不足,形象设计跟不上旅游者的需求,地方特色不明显,开发水平较低,品牌形象塑造和整体宣传模式还没有形成。另一方面,我市旅行社业务大多为向外组团旅游,没有形成地接业务,加之景区与旅行社之间缺乏必要协作营销手段,无法对外地游客形成吸引力。5.文化旅游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历史文化研究、文博研究等方面专业人才匮乏,文博、旅游窗口单位导游讲解人员年龄老化,旅游服务人员文化素质较低,文化旅游营销人才不足,都制约了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影响武威文化旅游产业整

11、体形象。四、 发展思路2010年至2015年,全市围绕文化大繁荣、产业大发展这一总体目标,以“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城市形象塑造为主线,以武威历史文化游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坚持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相配套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集团化经营、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通过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鼓励民间投资办旅游等多种方式,重点打造“历史文化、沙漠探险、民俗风情”三大品牌,积极培育乡村休闲观光游和“农家乐”度假体验游市场,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推进旅游企业发展,促进武威市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全面提升武威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使我

12、市成为全省要素齐全、功能完善的旅游城市之一。发展目标:至2015年,把武威建成主题形象鲜明、产品特色突出、旅游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管理有序、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全市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处,四星级旅游宾馆2家,星级农家乐200家,旅游接待床位达到12000张。接待海内外游客将达到232万人次,年均增加14.5;实现旅游收入8.5亿元,年均增加8.1。接待入境旅游者将达到10000人次,旅游创汇310万美元,年均增加10.1;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5.03%。五、主要任务1.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整体筹划、分

13、步实施”的原则,做好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组农家书屋续建工作。至2010年,力争完成全市94乡镇综合文化站,1116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任务;二是完成书画院内部装修及文化墙、雕塑、石刻、绘画等绿化美化工作;三是积极向上争取武威市公共图书馆、市博物馆、五凉文化艺术中心、天马艺术剧院和“天马苑”等建设项目。2.加强全市文物的保护、维修和建设工作。一是认真开展城乡建设工地文物清理发掘和日常巡查工作,对出土和馆藏的文物及时进行修复保护。二是做好全市文物普查工作,分年度完成田野文物普查任务。三是加大文物保护、维修项目争取力度,加快西夏历史文物陈列馆、文庙保护修缮、市博物馆建设、儒学院恢复重建、雷台三期建

14、设工程、鸠摩罗什寺、亥母洞寺、白塔寺、天梯山石窟、莲花山寺、皇娘娘台、古钟楼、长城遗址、瑞安堡等项目保护维修工作。四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报工作,力争于2015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0项。3、推进旅游景区配套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向上争取、招商引资等形式做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一是重点做好武威药王温矿泉疗养山庄、武威市“天马之都大酒店”、天马宾馆会展中心、天祝三星级宾馆等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建设工作;二是做好清水玫瑰园、清源王庄小康住宅村、威龙葡萄酒堡、莫高葡萄庄园、黄羊绿色食品观光区、天乙生态园、金羊果木烤鸡农家乐、高坝休闲农家菜馆、

15、枣园生态休闲美食园、五一乡韵度假村、松涛柳湾湖旅游度假区、永昌石碑滚灯、四坝攻鼓舞艺术、下双休闲餐饮园、张义休闲避暑观光区、新华生态农家、高沟堡祭祖项目、长城沙乡农家乐、西营镇农业多功能开发、丰乐8000亩生态植物园等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工作;三是做好武威市沙漠旅游综合开发、凉州风情园、武威市旅游景区改造提升、西郊公园、武威四十里堡西路红军战斗遗址、古浪烈士陵园、沙漠公园、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沙雕游艺城、动物观赏项目、民勤苏武牧羊旅游区、红崖山水库旅游、马牙雪山天池景区、石门沟药水神泉景区滑雪场等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四是做好武威沙漠探险旅游道路、天梯山石窟旅游公路、亥母洞景区旅游公路、重点旅游景区节

16、能减排改造、本康丹霞地貌旅游景区和石门沟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五是做好武威市旅游商品综合开发、民勤旅游商品开发、天祝藏区特有白牦牛产业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天祝县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古浪旅游商品开发项目等旅游商品开发项目。4.做好全市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和旅游景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依据武威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制定分年度实施计划,指导各县区编制完成区域旅游开发规划,逐步启动武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雷台文化景区、文庙历史文化景区、大云寺黄土民居区、沙漠休闲旅游景区、苏武景区、马路滩景区、天祝马牙雪山天池景区等重点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用规划更好地指导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5.扶持武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挥书画院、群艺馆的作用,坚持专业与业余相结合,调动广大作者的创作热情,集中推出一批特色展览、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组织参加全省和全国各类文艺汇演,促进我市美术、书法、摄影、舞蹈、曲艺、文学等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繁荣。积极扶持古浪千乡万才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