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36951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及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及反思陕西省山阳中学 陈许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会判断电子的流向,电流的流向,依此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讨论与交流等技能及科学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能量转化观,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及装置特征。难点: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电能的关系。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与练习讨论相结合四、教学过程导课以国庆60周年题材为背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游行彩车只所以能运动,原因是它装有高能电池。从而提出问题:常

2、见电池有哪些?它们的工作原理?这样激发学生对电池工作原理探究的浓厚兴趣,引入课题。进入新课分组实验:将锌片、铜片插入稀硫酸,观察有何现象?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Zn + 2H+ = Zn2+ + H2,我们知道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当学生无意将锌片、铜片靠在一起插入稀硫酸中,就会发现异常的实验现象。让发现异常实验现象的小组汇报他们的实验过程。其他小组按汇报过程进行操作。老师可以追问这又为什么呢?让学生相互讨论,并大胆假设,用实验进行验证。教师引导讨论的结果:铁上的电子跑到铜上去了,可以用下面实验进行验证: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在导线之间接入电流表(用于观察电子流向),平

3、行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注意观察铜片表面和电流计指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分析这一装置中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从而引出原电池的概念。把温度计插入到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烧杯中,观察温度计度数的变化;然后再测量稀硫酸中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的烧杯溶液的温度变化。热能(化学反应放热)转化为电能。原电池的定义: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我们平时用电池的时候都要分正负极,那么怎样判别原电池正负极呢?实验方案:把干电池和锌铜原电池分别接入电流表,通过对比就可以知道原电池扥正负极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上面的实验可以总结出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从实验现象可判别正负极。2、电子的流出极是

4、负极。3、金属活动顺序强的金属(失电子极)是负极。4、发生氧化反应的极时负极。既然知道原电池的定义,那么怎样才能形成原电池呢?也就是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什么?实验方案实验结论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作电极电极材料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探究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实验成为学生实践体验的一部分,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假设,实验验证,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从整体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比较快,为选修四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还发现有些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探究实验时不知道干什么,今后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前预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