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369455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 前言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影像专业本科学生使用。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验证理论,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为巩固;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亲自阅片,得到比较全面的了解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树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该大纲根据教材、讲议、理论教学大纲及教学片进行编写,每次实验课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结

2、合临床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 总实验教学学时为11学时,分58次。四 使用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白人驹,2版,2006年;医学影像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吴恩惠,5版,203年。 正文实验一 传统X线成像一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X线的图像特点,如何观察X线片,不同灰阶所表示的意义。二 教学要求(一) 掌握看片方法。(二) 掌握病变的分析要点。(三) 熟悉X线特性、天然对比、人工对比(四) 了解传统X线片与数字X线的区别.三 教学内容(一) 看片方法:注意检查时间、摄影体位和部位、摄影质量、看片顺序.(二) X线特性:思考人体结构为什么能成像.(三) 天然对比:(胸部

3、正位片、腹部平片、胫腓骨正侧位、膝关节等)观察人体组织密度差异.比较骨骼、软组织、脂肪和气体密度。(四) 人工对比:了解各种造影检查方法及目的。(五) 病变的分析要点:思考从哪些方面描述病变。(六) 传统X线片的显影、定影的原理。实验二 数字X线成像一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字X线成像的优点,ACS的临床应用。二 教学要求(一) 掌握数字线成像与传统X线成像的区别.(二) 熟悉数字X线成像包括的内容。(三) 了解R、DR、DF及DSA图像.三 教学内容(一) 比较数字X线片与传统线片:(二) 观察CR、R、F片。(三) 观察同部位血管造影片、平片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片。(四) 观察有病变

4、的教学片四份,总结病变的分析要点实验三 总论CT成像一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C片、熟悉各种组织CT值。二 教学要求(一) 掌握T图像的阅片方法.(二) 熟悉CT的检查技术。(三) 熟悉CT的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四) 了解CT的成像原理。三 教学内容: (一)CT的看片方法。(二)CT图像特点。(三)C值的测量与应用,测量骨骼、软组织、血肿、水、脂肪、气体等的C值,(T值单位H)。(四)CT增强扫描的应用.(五)观察HCT,并与常规C对比。(六)观察容积效应.(七)观察移动伪影。(八)T的临床应用.实验四 总论M成像一 教学目的认识I图像,识别各种序列图像,认识异常信号。二 教学要求(

5、一) 掌握T1、加权像的特征及长1、长信号的含义。(二) 掌握常见病变的信号特征。(三) 熟悉常见解剖部位的MRI影像特征.(四) 熟悉MRC、MRU、MA图像特征.(五) 了解R成像原理。三 教学内容:(一) MI的看片方法。(二) MR的图像特点。(三) 常见部位正常MI图像:头颅、脊柱、腹部、盆腔、大关节(四) 常见病变MR图像:肿瘤、水肿、出血、坏死。(五) 观察MRCP、MU、MRA图像实验五 呼吸系统正常X线表现一 教学目的认识胸部正常X线解剖二 教学要求(一) 熟悉胸锁乳突肌、胸大肌、乳房及乳头和胸廓骨骼的正常X线表现;(二) 掌握肺门、肺纹理及叶间裂的形态分布特点,肺叶的解剖分

6、布(三) 熟悉胸部侧位X线片上的解剖结构;(四) 熟悉膈肌的正侧位表现、纵隔分区;(五) 了解检查方法。三 教学内容:(一) 辨别胸锁乳突肌、锁骨上皮肤皱褶、胸大肌、乳房及乳头;(二) 认识胸廓骨骼:肋骨的走向、肋骨计数、锁骨、胸骨和胸椎的显示情况、肩胛骨的投影、肋软骨钙化。观察人体胸廓骨骼的正常变异,包括颈肋、叉状肋、肋骨联合等。(三) 观察膈肌的形态、位置,心膈角、肋膈角的钝锐,比较两侧膈肌的高低;观察膈肌变异,包括局限性膈膨出、波浪膈、膈膨升等.(四) 观察两侧肺野透明度是否一致;并进行肺野的分区(九分区法).(五) 辩认肺门结构(两侧肺门的主要血管)。(六) 观察肺纹理的特点。(七)

7、观察肺叶,认识副叶(奇叶).(八) 观察纵隔肺交界面,各段的解剖投影名称;在胸部侧位上对纵隔进行分区。认识小儿胸腺。实验六 呼吸系统正常CT表现一 教学目的认识胸部正常T解剖二 教学要求掌握正常胸部CT横断面解剖,重点是纵隔窗及肺窗的各个代表层面所显示的解剖结构;三 教学内容: (一) 肺窗(20 C0)观察内容。1 气管层面.2 气管隆突层面.3 右上叶支气管层面。4 左上叶支气管层面.5 右中叶支气管层面。6 下肺静脉层面。(二) 纵隔窗(W50 C0)观察内容:气管、大血管、食管及纵隔间隙。1 胸骨柄层面。2 主动脉弓上方层面。3 主动脉弓层面。4 主肺动脉窗层面。5 左肺动脉层面。6

8、右肺动脉层面。7 认识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下肺静脉、升主动脉、两下肺动脉、食道、奇静脉。8 观察心包厚度.(三) RT片:观察叶间裂显示呈线状,血管支气管的断面影像.(四) T增强扫描:与平扫对比,观察血管强化。实验七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表现一支气管阻塞性改变及肺部病变一 教学目的 认识气管支气管阻塞性改变及肺部病变的线及CT表现.二 教学要求(一) 掌握肺气肿和肺不张的影像学表现。(二) 掌握肺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三 教学内容(一) 气管支气管阻塞性改变1 观察弥漫性肺气肿和局限性肺气肿的X线及表现。2 观察不张肺叶叶密度增高、容积缩小的表现。3 观察各肺不张影像表现(二)肺部病变1 观察

9、渗出性病变的特点。2 观察增殖性病变的特点。3 观察纤维性病变的特点。4 观察钙化病变的特点。注意钙化的密度并与其他病变比较.5 观察结节与肿块:注意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边缘,病变周围胸膜改变,纵隔有无异常.6 观察空洞与空腔的线和CT表现。并进行鉴别。7 观察肺间质病变的X线和CT表现。实验八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表现二肺门改变、胸膜病变及纵隔改变一 教学目的学习肺门改变、胸膜病变及纵隔改变的X线及CT表现二 教学要求(一)掌握肺门改变的X线及CT表现。(二)掌握胸膜病变的X线及CT表现.(三)熟悉纵隔改变的X线及T表现。三 教学内容:(一)肺门改变观察肺门增大、肺门缩小、肺门移位及肺

10、门肿块的X线及T表现。(二)胸膜病变1 观察少量、中等量及大量胸腔积液.2 注意少量胸腔积液与肋膈角胸膜增厚鉴别, 大量胸腔积液时,纵隔移位的方向。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形态.3 观察气胸:肺野外带无肺纹理透明区,肺压缩边界,大量气胸时肺完全压缩于肺门形成软组织块影,纵隔可向健侧移。4 观察液气胸:横贯胸腔的液平面,平面以下均匀密度增高影为液体,上方为气体.5 观察胸膜增厚、钙化。(二)纵隔改变:1 观察纵隔增宽。2 观察纵隔移位.(三)复习肺不张、肺部基本病变。实验九 肺炎、肺脓肿及肺炎性假瘤一 教学目的认识肺炎、肺脓肿及肺炎性假瘤的X线、CT表现.二 教学要求(一) 掌握肺炎、肺脓肿及肺炎性假瘤

11、的X线及CT诊断.(二) 熟悉上述各种疾病的影像学特点。三 教学内容(一) 大叶性肺炎(二) 支气管肺炎(三) 观察支气管肺炎的分布特点(四) 化脓性肺炎(五) 间质性肺炎。(六) 过敏性肺炎。(七) 放射性肺炎。(八) 肺脓肿:急性肺脓肿;慢性肺脓肿;血源性肺脓肿.实验十 支气管疾病一 教学目的认识先天性支气管囊肿、气管或支气管异物、支气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的X线、T表现。二 教学要求1 掌握先天性支气管囊肿、气管或支气管异物、支气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的X线及CT表现。2 熟悉上述各种疾病的影像学特点。三 教学内容(一)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含气囊肿、液-气囊肿、多发性囊肿。(二) 气管异

12、物:观察气管阳性异物特征。(三) 支气管异物.观察支气管阳性异物的直接征象;观察支气管阳性异物、阴性异物间接征象: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肺炎.(四) 支气管扩张。(五) 囊状、柱状、混合型支气管扩张.(六) 慢性支气管炎:观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实验十一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三 肺结核一 教学目的认识各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二 教学要求(一) 掌握型、型、型、型肺结核的线及CT表现。(二) 熟悉上述各种疾病的影像学特点。三 教学内容(一) 原发型肺结核:原发综合征;纵隔或肺门淋巴结结核。(二)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三) 继

13、发性肺结核(四) 结核性胸膜炎:观察胸腔积液、胸膜增厚.实验十二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四 肺肿瘤一 教学目的认识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二 教学要求(一) 掌握中央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弥漫型肺癌、肺转移瘤、肺错构瘤的X线及CT表现。(二) 熟悉上述各种疾病的影像学特点。三 教学内容(一) 中央型肺癌:平片及CT观察内容。(二) 周围型肺癌:观察肺野内肿块的特点: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强化、癌性空洞等。(三) 弥漫型肺癌.(四) 肺转移瘤.(五) 肺错构瘤:“爆米花”状或斑点状钙化,部分病变具有脂肪密度.实验十三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五 纵隔疾病一 教学目的认识纵隔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二

14、教学要求(一) 掌握常见的前、中、后纵隔肿瘤的线及CT表现。(二) 掌握纵隔气肿的X线及CT表现。(三) 熟悉上述各种疾病的影像学特点。三 教学内容(一) 前纵隔肿瘤: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和畸胎瘤的X线和CT表现.(二) 中纵隔肿瘤:观察纵隔淋巴瘤的特点。(三) 后纵隔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四) 纵隔原发肿瘤应与引起纵隔增宽的其他疾病(如胸椎结核椎旁脓肿、食管疾病等)鉴别。(五) 观察纵隔气肿的X线、CT表现。实验十四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六 肺真菌病、尘肺、胸膜病变一 教学目的认识肺真菌病、尘肺、胸膜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复习正常胸部表现;复习肺部炎症性病变X线及C表现.二 教学要求(一) 掌握肺真菌病的X线及C表现。(二) 掌握胸膜间皮瘤及胸膜转移瘤的线及CT表现。(三) 熟悉尘肺的X线及CT表现。(四) 掌握正常胸部CT表现。(五) 掌握肺部常见炎症性病变X线及CT表现。三 教学内容(一) 肺真菌病。(二) 胸膜转移瘤。(三) 尘肺。(四) 复习正常胸部CT表现。(五) 复习大叶性肺炎、肺脓肿.(六) 复习肺结核(型、型、型).实验十五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七 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