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369338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教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5、学会一类生字豚。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生字;2、熟读古诗;3、了解诗句大意;4、感悟诗的情感。一、导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跟着苏轼一起游览了美丽的庐山,哪位同学给我们来背诵一下?学生背诵。师:背诵的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二首这节课的另外一

2、首古诗,是宋朝著名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板书:游山西村二、初读诗,学习生字1、利用媒体资源中的动画,让学生听朗读,并画出生字。2、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3、个别读。4、教师指导生字。5、将学生分组,组内读诗,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生字的。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老师将各组问题归类,统一解答。三、再读诗,感语交流1、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2、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3、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 柳暗花明又一村扬4、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四

3、、熟读成诵1、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2、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3、检查生字识记情况。五、作业搜集有关作者陆游的生平资料板书设计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理解诗句意思2、感悟诗的情感3、能用自己的话或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诗的独到理解。一、背诵导入提名学生背诵游山西村二、探究学习学生分组合作,再次感悟诗的意境。1、小组内讨论: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提示:(1)诗的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

4、。表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2)诗的次联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传几百年,是因为这不是诗人单纯描绘景物,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不必求同。2、师: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 表现什么? 客人是谁?提示: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农家的热情和朴实。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讲:起势突兀,乍看似与游览无关,须读到最后才能懂得诗人的用意所在。上句是

5、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盛。3、师:第三、四句跟前两句接得上吗?先说这两句的内容。提示: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师:这“又一村”指什么说的?提示: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师:这个村子美不美?提示: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三、延伸拓展。1、结合资料,丰富对陆游的认识,组内口头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例:生卒年代生活时代,人品介绍著名作品自己的见解2、班内交流提升对诗的认识。(1)说说你找到的有关本课、作者的一切资料,要说得尽量流利、完整,不罗嗦。 (2)针对同

6、一类话题,相互补充。训练归纳总结的能力。(3)教师针对学生发言作适当说明,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相机点拨即可。四、作业1、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预习下一课6 爬山虎的脚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习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2、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

7、察习惯。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猜谜语。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猜个谜语好不好。“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哪个同学猜出来了。(学生回答)提示:丝瓜师:他说的对吗?(学生答对)没错,这个谜语就是丝瓜。教师出示丝瓜的图片: 师:同学们再猜一个要不要?“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哪位同学猜出来了?(学生回答)提示:葡萄师:对了,这个谜语的答案是葡萄。教师出示葡萄的图片: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两种作物的图片,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呢?(学生回答)提示:搭架子。不搭

8、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说明: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种植物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板书:爬山虎的脚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师:刚才我们说了,爬山虎可比葡萄和丝瓜都棒,它不需要搭架子就可以往高处爬,从课文的标题看,爬山虎为什么能往高处爬啊?学生:因为它有脚。师:叶圣陶爷爷中文章标题里告诉我们了,因为爬山虎有脚。爬山虎有脚吗?教师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爬山虎的图片和视频展示给学生看

9、。视频 图片师: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爬山虎有象我们一样的脚吗?生:叶子,没有脚。师:我们看了图片和视频,爬山虎没有和我们一样的脚啊?那叶圣陶爷爷为什么写爬山虎的脚呢?爬山虎的脚是什么呢?现在就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这篇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这样两个问题:(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学生小声自读。2、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读一读”动画进行范读,要求学生纠正字音。 3、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生字动画,让学生学习生字。4、检查交流: 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板书:嫩绿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漾起拂过叶柄蜗牛 紧

10、贴蛟龙枯萎逐渐牢固说明:学生当小老师,增强自豪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三、自主探究,理解一二段1、师: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提示: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2、师:现在就请你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提示: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爬。四、作业1、抄写生字2、抄写词语3、思考:如果你是作者,你写“爬山虎的脚”的文章,你从哪些方面去写。提示: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第二课时一、导入1、师

11、:上节课,我让同学们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爬山虎的脚”?提名学生回答。师:某某同学是要通过这些方面去写的,那么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2、师:上节课我们还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生: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的和脚的变化。二、自主研读师:叶圣陶爷爷用5个自然段来描写爬山虎,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哪些感悟和收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让学生分组研读。说明: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习惯,打破传统“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

12、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三、汇报交流1、交流话题一: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什么收获?喜欢写爬山虎叶子的同学请举手。(1)师: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提示: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2)师: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这是一种动态的美。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提示: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3)师: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提示: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4)师: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观察叶子中,叶圣陶爷爷还观

13、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提示: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5)师:叶子的颜色变化也很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来?老师为你们播放爬山虎的视频。能读得更美吗?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视频:视频说明:处处注重了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2、交流话题二: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1)师: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繁茂、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谁能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2)师: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再读一读。(3)师:叶圣陶爷爷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提示: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4)师: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多具体啊!说明:图文结合,不仅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还了解作者的观察很细致。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3、交流话题三:爬山虎是怎么爬的?(1)师:现在老师给你们播放一段动画,你们就会更好的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在墙壁上爬了。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情景动画:(2)师:我们观看了动画,是不是更了解爬山虎是怎么爬的了呢?那么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中,叶圣陶爷爷用了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