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治未病之生活习惯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369210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杏林治未病之生活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杏林治未病之生活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杏林治未病之生活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杏林治未病之生活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杏林治未病之生活习惯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杏林治未病之生活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杏林治未病之生活习惯(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目录一传统医学针对生活习惯治未病二当代大学生生活普遍存在的生活习惯问题及调养注意(1) 起居(2) 情绪(3) 饮食(4) 运动 三结论 摘要传统医学支撑和保障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使东方这片土地上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在维持人类健康方面上取的了显著成就。在传统医学中习惯学说在治未病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生活习惯与人体的健康疾病密切相关。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入手,阐述了起居,情绪,运动,饮食等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表达了笔者对传统医学中习惯学说在治未病方面的认识。目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

2、,作为一名中医学子,我们有义务去承担社会发展的责任,去继承和发展祖国的传统医学,为人类健康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在此,本人结合自己几年的大学生活,以及对周围朋友生活的了解和观察,就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的生活习惯解析习惯在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我希望能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帮助大家解决一些问题,从而使大家的大学生活质量得到显著地改善,为走上社会打下一个好的身体基础,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高更远。一传统医学针对生活习惯治未病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为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

3、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 这里,以一种问答的形式记录了黄帝对于生命的一种最为本真的追问,为什么过去的人年过百岁而不显衰老,而现在的人不过半百就会显出一种衰老的样子?到底是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还是养生之道没有得以传承呢?对此,岐伯的回答可谓巨细兼顾,概括性地说明了古人懂得养生之道,所以日常生活中对于饮食有节制,对于作息有一定规律,所以,在形体和精神上都很和合协调;而当下的人常把酒当水喝,还肆意放纵自己,两相比较,所以有现在这样的情况。上文不仅解释了这样一种生活中的现象,还对养生的根本、养生的一种

4、大道作出了精辟的说明: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既效法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懂得调养精气的方法。所以生活习惯在治未病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二当代大学生生活普遍存在的生活习惯问题及调养注意1.起居 古人曰:“一夕不卧,百日不复。”意思就是一天没有睡觉,一百日都难以恢复。而熬夜是当代大学生中最普遍的一种生活习惯。一方面是由于同学们面临着学业,各种等级考试以及毕业等方面巨大的就业压力,有些同学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然后不得不熬夜,挑灯夜读。而另一方面是由于娱乐而熬夜,有些同学迷恋网络游戏,不分昼夜,整日沉浸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通宵达旦。熬夜对人体的损伤是非常大的,人一天会分泌出很多的毒素,到了夜晚人熟

5、睡后体内会产生一种叫“乌贼”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消灭这些毒素。若人的睡眠过程被破坏,这种物质的分泌会受到影响,毒素也不会被消除,就会留在体内损害人体健康。除此之外,熬夜还会极大地损害人体内所储存的“肾精”。大家一般在熬夜时都会感觉特别兴奋,思维也特别活跃,这正是损耗肾精的一种表现。而肾精是我们身体内很重要的精微物质,是延续生命的真元。也就是说:若一个人的肾精被完全消耗,他的生命也就无法维持下去1。从理论上,肾精是不能补的,亏一分就少一分。晚上熬夜人体处于兴奋,在高新陈代谢的状态下,不停地调动先天储备,所以觉得精力旺盛,不知疲倦。肾主骨髓,主藏精,肾气大衰就无法完成藏精生髓的功能了。于是骨坏死等

6、疾病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折东墙,增补西墙”之举,急功近利的心态是与固本强身的医旨背道而驰。就犹如:把森林砍伐尽了,地下水抽光了,草原开成耕地、生命能源枯竭了,生命变得薄而脆,承受不了微弱打击。而肾精就是我们生命的能源,活动的动力,我们所谓养生,养的就是生命之源,真元犹如我们的生态资源2。夜半子时,是胆经分泌胆汁最旺盛的时期,它需要在熟睡的状态下才能顺利的进行。熬夜会影响到胆汁的分泌和储备。熬夜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如此多的伤害。我们就应该想办法来避免这种损害我们的生活方式。要科学安排时间,让自己拥有更多的休息时间。那些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同学们也应该为自己的身体去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晚上睡觉的

7、最佳时间是三焦经循行旺盛时,亥时(21:0023:00点),中午也宜午休一会,在心经循行旺盛时即午时(12:0013:00)。【黄帝内经】强调“天人相应”,养生之道中,睡眠是首要的。睡觉之前宜用热水泡脚,把大脑中的杂念摒除,寒头暖足,按摩脚心解除疲劳,提高睡眠质量。寒头暖足,我们要铭记“会吃不如会睡,吃人参不如睡五更。”2情绪【黄帝内经】指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情志有关,五脏有病,则各其所胜,人的五脏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循着一定的规律和次序,因此五脏有病也会按照一定规律相互影响3。一旦人的情绪异常,这种异常情绪可以打断

8、五脏原有的联系和次序,所以导致人发生疾病。中医将“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称为七情。七情中的悲和忧,恐于惊,性质相似,最后形成“喜怒忧思恐”这五种具有代表意义的情志变化,称为五志。情志是由五脏产生的,是物质的,五脏精气和情志相互影响。情志是不同的外界信息产生的不同反应,正常的情绪不会产生疾病。如遇到开心的事会笑,遇到伤心地事会哭,遇到恐惧的事会害怕等,若情志太过则会损伤到相对应的脏腑,产生疾病。在中医的长期临床观察和实践中发现,五志和五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喜和心相关,怒和肝相关,思和脾相关,忧和肺相关,恐和肾相关。也就是说喜是心脏精气在外界刺激下的变化活动,怒是肝脏精气在外界刺激

9、下的变化活动,思是脾脏精气在外界刺激下的变化活动,忧是肺脏精气在外界刺激下的变化活动,恐是肾脏精气在外界刺激下的变化活动。情志对五脏精气有一定的影响。“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中医称为“七情内伤”。情志是可以通过调节来克制和制约的,不同情志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一种情志会对另一种情志的克制和制约称为“情志相胜”,情志是由脏腑产生的,而五脏中的相克关系就是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对应情志就是:喜胜忧,忧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4。当代大学生很容易情绪化,大学校园就像社会一个小的缩影,大学中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既可以锻炼人的能力,但也不可避免的发生

10、摩擦。有的同学可以很好的处理矛盾,很轻松,很开心的继续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涯。可有的同学走不出阴霾,郁郁寡欢,时间久了,就出现了一些由情志引发的疾病。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具有一个好的心态。要看到情志伤人无形却不容忽视。它会伤及脏腑,诱发许多疾病。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自我情绪调节。当焦虑时可以让自己多去思考问题,当怒气太过时可以想一些忧虑的事,当悲伤时可以想一些高兴地事,当思念太过时可以让自己适度的发怒。3饮食“民以食为天”,食物为我们提供各种营养物质,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人身体内的气血就是靠水谷精微的濡养而达到生化无穷。古人曰:“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下,年愈短。”

11、就是说吃的越少,心胸越开阔,寿命越长,相反则越短。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暴饮暴食对身体的损伤很大。唐代药王孙思邈指出,吃饭不要等到太饿才吃。【黄帝内经】指出,人要吃五谷杂粮,所谓五谷就是:大豆,稻子,大米,小麦,黍,一谷营养一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是炎黄子孙,地域环境决定了我们的身体内脏腑的喜恶6。所以我们这片土地生产的五谷便是营养我们脏腑最好的食物。然而,现在大部分大学生,不按时吃饭,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有一些同学以零食代替主食,五谷摄入量很少。还有一些同学乐忠于吃西餐,大量摄入肉食类食物。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了伤害。黄帝内经还提出了“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

12、之,以补精益气”的膳食配伍原则。几千年来,这些原则一直作为中华民族膳食结构的指导思想,为保障全民族的身体健康和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畜为益:益为补益的意思,五畜有益于五脏精气。就是说动物性肉食,可以作为人体营养必要的补充。每天进食适量的肉、蛋、奶、鱼等食品,有利于人体发育、生长,有利于营养缺乏及体衰病人恢复体质。 五菜为充、五果为助:是指蔬菜水果对脏腑有充养、辅助作用。果蔬含有人体必需的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与人体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一些重要的酶也主要依赖果蔬的供给。 饮食有节谨和五味饮食有节:饮食有节就是说吃饭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以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饮膳正要提出:日食以三餐为宜

13、,早餐好,中餐饱,晚餐少。既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饥饱失度。如内经所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讲的是过饥的害处。内经还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的则是过饱的弊端。中医认为进食过量,则脾胃负担过重,食积于胃肠,日久脾胃功能就会受到损害,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就不能化生,就会产生疾病。 谨和五味:药物有四气五味之分,食物也有寒热酸甜之别,人的体质又有虚实寒热之异。因此中医非常注重饮食的性味对健康的影响。四气是指药物或食物的寒、热、温、凉的不同特性。五味是指药物或食物的辛、甘、酸、苦、咸的不同味道。若过食辛热温燥之品,脂肥煎炸食物不绝于口,就容易助热化火生痰,煎灼津液,就会导滞“消渴病”

14、的发生。内经指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甘味太过会因糖及淀粉摄入过多而导致糖尿病及肥胖等疾病的发生,咸味太过会因钠离子摄入过多而加重高血压、水肿等疾病。 中医还注重“天人相应”,四季食养饮食调理应随着四季气候变化而更变。一般讲,春天万物萌生可食大葱、豆豉等食品以助阳升散;夏季阳盛,应少食辛甘燥烈食品以免伤阴,宜多食绿豆、西瓜等甘酸清润食物以清热、祛暑、生津;秋季气候干燥宜少食辛燥之品,多食芝麻、蜂蜜等油润之品以润燥;冬季寒冷,机体阴盛

15、宜食羊肉、狗肉等温补之品以护阳气。 4运动运动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适当的运动可以支持和保障我们的健康。然而,在我们当代大学生活中,许多同学很少运动,甚至从不运动。现在我们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向下走,这与缺乏运动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的运动强度过大,远远超过了自己身体的耐受力。如无规则的做俯卧撑,过长时间的快跑等。这种过量的运动对身体的损害也是不容忽视的。过度疲劳,过度损耗脏腑中的精气不但起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反而会使身体素质下降。因此,我们运动的强度要适宜。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西方一家保险公司调查了五千名已故运动员生

16、前的健康状况后发现,其中有一些人4050岁左右就换上了心脏病,许多人的寿命竟比普通人短。这是因为剧烈运动会破坏人体内外的平衡,加速一些器官的摩损和生理功能的失调,结果缩短了寿命,出现了早衰和过早的逝世。所以运动健身强调适宜的锻炼,不可急于求成,要坚持不懈。适宜的运动可以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的益处。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的营养状况,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使大脑的功能更好的发挥,从而有益于神经系统的健康;有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稳定的情绪,使心肌发达,收缩有力,促进血液循环;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从而使人体生命力更加旺盛;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学习的压力,有助于解除心里的烦闷,帮助我们忘记一些不开心的事。 经常锻炼身体,能增强体质,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