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素材自律高为慎独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366074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班会素材自律高为慎独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主题班会素材自律高为慎独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主题班会素材自律高为慎独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主题班会素材自律高为慎独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主题班会素材自律高为慎独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班会素材自律高为慎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班会素材自律高为慎独(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班会素材 -自律最高为慎独“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 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 则是天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 是以君子既常戒惧, 而于此尤 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是为对贤第一要节。后人广其说曰:暗室不欺 。所谓暗室不欺有二义焉: 一在私居独处之时, 一在心曲隐微则人不及知。 惟君子谓此时指视 必严也。 ” 康熙 庭训格

2、言“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人之心,朕与卿辈日所食,皆取诸民者也,故封官委任皆为民也。 ” 唐太宗 李世民“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 为人不值一文 ”。清 张伯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 朱熹 朱子语类“暗室屋漏一如大庭广众之中,表里精粗,无一或苟。明可以对人对天,幽可以执鬼执神。”李二曲“参日而后能外天下; 已外天下矣, 吾又守之, 七日而后能外物; 已外物矣, 吾又守之, 九日而后能外

3、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 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庄子大宗师“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 ?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礼器一个人在独立工作, 无人监督, 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 不做坏事, 这就叫慎独。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故事一: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只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猴子常听人说, 天堂里的生活最美好。 于是,它决心要找到天堂。 经历了千辛万苦的跋涉, 终于有一天, 猴子来到一个美丽的小镇。 这里有五彩缤纷的花园,奇特的建筑,喧闹的街道,诱人的美味。猴子高兴极了,它结交了

4、 不少朋友,每天和小动物们做游戏,搞比赛,听音乐,真是无比的快乐。它觉得这就像是自 己要找的天堂。可是,让猴子感到美中不足的是,这里的规矩太多。就说在花园里玩吧,那 么多好看的花儿不让摘。 在家乡可不是这样, 高兴的时候,猴子经常采摘一大把鲜花, 编成 花环戴在头上玩。可是,在这里,猴子刚刚摘了一朵花想闻闻香不香,就被小白兔看到,狠 狠地批评了它一顿, 还被罚在花园里干半天活儿。 还有, 猴子吃完香蕉,随手把香蕉皮扔在 路边,又被大公鸡看到,被罚扫一天街道。猴子倒不是怕劳动,它感到太不自由了,处处受 约束。 终于有一天, 猴子在因为一点小事和黄狗打架而被罚做五天公益劳动时,愤然离开了小镇。猴子

5、想: “这里肯定不是天堂,天堂里的生活应该无拘无束。 ”于是,猴子又开始了寻 找故事二:相传,我国东汉时有一位被誉为 “关西夫子 ”的清官杨震。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一个 叫王密的人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朝廷接受了杨震的举荐,委任王密为昌邑 ( 今山东金 乡县)令。王密对杨震十分感激。 他私下拜会杨震, 执意送上 10 两黄金以表谢意, 并低声说: “黑夜里, 无人知道, 您就放心地收下吧 ! ”杨震脸色阴沉, 斥责道: “你送黄金给我, 有天知、 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自古以来,君子慎独,哪能以为无人知道,就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呢 ?”一席话,说得王密羞愧难当,他急忙起身谢罪,

6、收起金子走了。故事三: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农夫叫甄彬。此人品行高洁,从来不取不义之财。这一年闹春荒, 家里能吃的东西都吃完了, 全家人饥肠辘辘。 甄彬找到一捆萱麻, 拿到当铺, 典当了一点钱, 买了些粮食,勉强度过了春荒。老天还算帮忙,这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秋后,甄彬卖 了些粮食, 凑齐了钱,到当铺里将那捆萱麻赎了回来。过了几天, 甄彬的妻子拆开麻捆准备 纺线时,猛然从里面掉出一个布包,啊,竟然包着5 两黄金,一家人很是惊喜。甄彬对妻子和儿子们说: “这可能是当铺的伙计在收拾库房时, 不小心把这包黄金裹进了麻捆里。 按说, 我们留下它也未尝不可, 反正也不是我们自己拿的, 别人也不知道, 而

7、且咱们家也太需要钱 了。不过,话得说回来,古人云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咱们人穷志不穷,不是我们该得的 东西,不要说是 5 两黄金,就是一文钱也不能要 ! 你们以为如何 ?”甄彬的妻子、孩子平日里 深受他的影响, 也都为人正派, 他们都很赞成甄彬的意见。于是, 甄彬立即将黄金送还给了 当铺。故事四:古时候,有个又饥又渴的赶考的秀才,在经过一片熟透的桃林时,只淡淡望了一眼便继续低头赶路。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摘个桃子解渴, 他说: “桃李无心, 我心有主。 ”主人不在,桃李是不会管自己的,但是我去偷吃,我的善心则不存在了。故事五:清朝雍正年间,叶存仁先后在很多地方做官,历时三十余载。一次,在他离任时

8、,僚 属们派船送行, 然而船只迟迟不启程, 直到明月高挂才见划来一叶小舟。 原来是僚属为他送 来临别馈赠,为避人耳目,特地深夜送来。他们以为叶存仁平时不收受礼物,是怕别人知晓 惹出麻烦, 而此刻夜深人静, 四周无人, 肯定会收下。 叶存仁看到此番情景, 即兴写诗一首:。随后将礼物 “完“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璧归赵 ”了。“慎独 ”的功用“慎独 ”之所以古往今来受到德育思想家们的重视,是因为它作为 “入德之方 ”,在人们 修身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用:一是有利于提高道德主体修身的自觉性。淮南子说山训说: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

9、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这里告诉我们,君子修德要努力做到 “不为莫知而止休 ”,其突出的正是自觉性的品格。故程蒙端曰: “幽隐细 微,必慎其几,是曰慎独。 ”(性理字训 学力)可见,要做到 慎独”就必须在 幽隐细 微”处严格要求,毫不马虎。这也就是要做到中庸所要求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其意是说,人们在实行道德自律过程中,要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扩充到人所“不睹”之处;要把唯恐失德的心理扩充到人所 “不闻”之域。只有这样,人们修身的自觉性才能 达到应有的境界。唐代著名思想家李翱曾指出: “不睹之睹,见莫大焉;不闻之闻,闻莫甚 焉。其心一动,是不睹之睹、不闻之闻也,其复之也远矣,

10、故君子慎其独也。”(复性书 中) 这里所谓 “其心一动 ”,指的是道德主体欲念萌动之时, 在李翱看来, 道德主体欲念萌动之时, 就是“不睹之睹、 不闻之闻 ” , “慎独”必须在此处下功夫。 南宋朱熹将这一思想阐释得更透彻, 他指出: “独者,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己动, 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 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 是以君子既常戒慎, 而于此 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四书集注中庸注)其意是说,慎独”要求道德主体对于 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事,尤加谨焉”, 以便“遏人欲于将萌 ”,使其不滋长于隐

11、微之中。显然,其突出的仍然是主体在修身中的自觉 性。二是有利于增强道德主体在修身中的真诚性。 “慎独”必须以“诚意”为前提,大学 曰: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又说: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可见,“慎独”离不开 “诚意”。朱熹深明此道,他说: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 里内外、精粗显微,无不慎之,方谓之 诚其意 。”用“诚意 ”来释“慎独 ”,确实深得本旨。这 是因为,只有诚心实意地坚持自我修身,才能把“慎

12、独 ”落到实处。丢掉 “诚意 ”,“慎独 ”就是一句空话。显然,坚持 “慎独 ”,有利于增强道德主体在修身中的真诚性。三是有利于帮助道德主体在修身中把握下手处。 修身虽有种种功夫, 但慎独尤为重要。 明末思想家刘宗周对此有独到见解。他指出, “慎独外别无功夫。 ”(中庸首章说) “自 昔孔孟相传心法,一则曰 慎独 ,再则曰 慎独 。夫人心有独体焉,即天命之性而率性之道 所从出也。慎独而中和位育,天下之能事毕矣。然独体至微,安所容慎,唯有一独处之时, 可为下手法 ”(人谱类记)这是说,慎独是人们修身唯一的下手之处,不可不认真对待。 罗钦顺也说: “独乃天下之际,离合之机,毫厘之差,千里之远。苟能

13、无所不致其慎,则天 下一矣。 ”(困知记)突出了慎独的特殊功效。康有为也说: “中庸首陈天性之本, 极位育之能,而下手专在慎独 ”(长兴学记)可见, “慎独 ”在修身中享有无可替代的独 特地位。只有坚持慎独,人们的修身才能作出真正成效。四是为人们区分忠与奸、人与禽提供了一个评判标准。明末著名思想家李二曲认为, 能不能坚持慎独,是区分忠与奸、人与禽的重要标志。他指出: “众见之过,犹易惩艾;独 处之过, 最足障道。 何者?过在隐伏, 潜而未彰。 人于此时, 最所易忽, 且多容养爱护之意, 以为鬼神不我觉也。岂知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舜、跖、人、禽于是乎判,故慎独要焉。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阐明了

14、“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的重要价值。照 “慎独 ”的要求办, 人们的道德自律就可以达到很高境界。李二曲曾对 “慎独 ”的境界作过这样的描述: “暗室屋 漏一如大庭广众之中,表里精粗,无一或苟。明可以对人对天,幽可以执鬼执神。 ”似这种 对道德主体的高标准要求, 无疑有利于把道德建设引向崇高境界。 正因为如此, 刘少奇曾主 张把“慎独”作为共产党员修养的方法加以运用。 他指出,共产党员 “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 无人监督、 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 他能够 慎独 ,不做任何坏事。 ”这说明 “慎独 ”作为 自我修身方法,到了现代,仍可为我所用,没有过时。如何培养 “慎独 ”精神一、要让所有的角

15、色身份都保持一致,不自欺,亦不欺人。每一个角色都有它的社会 要求,譬如,当领导的要求像领导,当公民的要求像公民,当父亲的要求像父亲,当丈夫的 要求像丈夫 当这些角色都 像”了以后,一个人的角色身份就自然一致起来。因此无论一个人在何处独处,都要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身份角色,做到了就是慎独了。 有些领导在单位努力工作,积极劳动,一到人背后后又是副样子,表里不一,当面一套,背 后一套。 更有甚者为了给自己谋求利益而不顾一切, 不择手段, 呈现出一种多面人的样子来, 最后终于酿成大祸。二、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能自己愿谅自己。中国古代思想家王阳明在谈到人们的修养时曾说: “克己必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其意就是要人们在修养时注意小处,决不给自己留一丝一毫死角。否则,众恶相引而来,后果不堪设想。清朝雍正年间有位廉吏名唤叶存仁, 为官三十余载仍两袖清风。离职前夜,部属们送来 一大堆礼品。 原来部属们认为叶大人平素秋毫不犯是怕别人知道, 坏了自己的名声, 所以特 在夜静更深时辰前来,用心可谓良苦。叶存仁十分感慨,赋诗一首,最后两句话是:“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后将礼品全部退回。半夜送来之物谁能知道?他人不知可 自己知道,于是就来一个 “畏己知 ”!严不严?严!但是怎么会严的?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