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节选)4.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356084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劝学(节选)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劝学(节选)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劝学(节选)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劝学(节选)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劝学(节选)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劝学(节选)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劝学(节选)4.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荀子劝学教学设计 罗贵明学习目标: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学习重点:1. 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2. 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难点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教 学 内 容(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1.提纲式教学法。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2.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分解比喻句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示范分析第二段,用图示法教会学生方法,然后以三人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提

2、高他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3.探究拓展法。设计一些探究性思考题目,如:“劝学到底劝人们学什么?”“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始终把人放在重要位置上进行论述。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等等,训练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教 学 过 程一、 检查预习比赛共分八个小组进行,必答题 1. 劝学作者是 ,也叫 ,后世尊称他为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 。 3. 木直【中】绳( )金就【砺】则利( ) 4.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1.本文作者是 末期人,著名 家,属于 学派

3、。2. 蚓无爪牙之利 爪牙:古义 今义 。3.假舟【楫】者( )君子【生】非异也( ) 4.故 ,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抢答题:1.在劝学这篇文章里,作者紧扣 这一中心论点较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学习的问题。 2.金石可【镂】( ) 虽有【槁】【暴】( )( ) 【假】【舆】马者( )( ) 用心【躁】也( ) 1. 青, 冰, 。2.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3.故 ,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4.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5.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 。 7.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4、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_, _。”8.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_ ,_ ,_ 。二、文本分析,把握文意(一)解读第一自然段。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观点?明确:学习是不可以停止。为什么学习不能停止?明确:从性恶论的角度来看(二)解读第二自然段1.荀子是否一上来就说学习有多重要?2.为了有利于说教,荀子用了一组比喻的手法,请大家找出有几个比喻句?(三)解读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一样,荀子依然用了一组比喻来阐述他的观点,又得出怎样的结论?(四)解读第四自然段说完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接下来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这些比喻句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劝学的?三、观点争鸣在知识激增的现代社会,有人认为荀子终身学习的观念对于今天的我们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有人认为荀子的观点过时,请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阐述你的看法!四、 作业熟读课文,力争成诵。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文中的通假字、重点常用虚实词和难懂句子。板书设计学习的方法、态度 积累 坚持 专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