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354203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5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华大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西华大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西华大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西华大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西华大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华大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华大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 目: 西华大学建设项目 (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 学院(直属系) : 能源与环境学院 年级/专业/班:xx级环境工程(1)班 学 生 姓 名: x x 学 号: xxxxx xxxxxx 指 导 教 师: 梅自良 开 题 时 间: 2013 年 12 月 10 日完 成 时 间: 2013 年 12 月 24 日目录摘 要- 1 -1总则- 1 -1.1任务由来- 1 -1.2编制依据- 2 -1.2.1法律法规- 2 -1.2.2其他相关资料- 2 -1.2.3技术评价范围- 3 -1.3编制目的- 3 -1.4评价工作原则- 4 -1.5选址合

2、理性- 4 -1.6评价标准- 4 -1.6.1环境质量标准- 4 -1.6.2污染物排放标准- 5 -1.7评价因子确定- 7 -1.8环境控制及环境保护目标- 8 -1.9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 8 -1.9.1评价工作重点- 8 -1.9.2评价工作等级- 9 -1.9.3评价范围- 9 -2 建设项目概况- 10 -2.1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地点、建设单位- 10 -2.2建设规模及内容- 10 -2.3项目总平面布置- 10 -2.4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11 -2.4.1给水- 11 -2.4.2排水- 11 -2.4.3消防- 12 -2.4.4供电- 12 -2.4.5供气-

3、 12 -3 工程分析- 12 -3.1工艺流程及污染工序流程简述- 12 -3.1.1工艺流程简述- 12 -3.1.2产污位置及产污种类分析- 13 -3.2主要原辅材料用量- 13 -3.3水量平衡- 14 -3.4施工期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15 -3.5营运期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18 -3.5.1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18 -3.5.2主要污染物排放- 18 -3.5.3营运期污染物排放汇总- 20 -3.6项目清洁生产分析- 21 -4 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21 -4.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1 -4.1.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21 -4.1.2现状评价- 23 -4.

4、1.3评价结论- 24 -4.2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4 -4.2.1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24 -4.2.2现状评价- 25 -4.2.3评价结论- 26 -4.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7 -4.4大气环境预测- 29 -4.5地表水环境预测- 33 -4.6噪声环境预测- 35 -5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37 -5.1施工期环保措施论证- 37 -5.1.1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37 -5.1.2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 38 -5.1.3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38 -5.1.4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39 -5.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论证- 39 -5

5、.2.1营运期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 39 -5.2.3营运期噪声防治措施- 40 -5.2.4营运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40 -5.2.5绿化工程- 41 -5.2.6环保设施组成及投资估算- 41 -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2 -6.1评价结论- 42 -参考文献- 44 -附图一附图二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学习态度(15)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25)说明书、图纸质量(60)总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摘 要 本课程设计以“西华大学建设项目”为对象,分析评价西华大学在施工期、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污染防治措施。结合给定的基础设计资料完成工程分析部分的内容,核算出项目主要污

6、染物产生、排放量及审核污染防治措施;项目的环境影响,利用相关的知识对影响做出定性或者定量识别结合现有生产线和技改工程,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种类、源强、排放方式等。根据本项目的环境特征和污染特征,分析预测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提出废气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控制在总量指标内、避免对周围大气环境污染的对策与措施;提出减少本项目建设及生产中对附近敏感点大气环境影响和声环境质量影响的对策与措施。提出避免和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西华大学建设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1总则1.1任务由来西华大学是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四川工业学院和原成

7、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008年9月25日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西华大学。四川工业学院的前身四川农业机械学院建于1960年,是国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当时的全国7个大区分别布点所建立的综合性农业机械学院之一,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大学,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学校现有校本部、彭州校区、成都市人南校区、安德校区。校园面积近3000亩。校本部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毗邻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区,西依望丛帝乡、扬雄故里,岷江水自都江堰而下从校园蜿蜒流过。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学校现有16个学科型学院,61个本科专业,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

8、、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1500人,其中学科型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研究生共153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类建设人才16万余名,已经成为四川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基地。学校正在深化改革,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在学科上办出特色,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西部大开发和四川省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该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1

9、.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9)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10)建设项目环

10、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14号,2002)(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95)(15)工业节水“十五”规划,2001年6月。(19)建材工业“十五”规划,2001年6月。(20)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川府发(1996)142号文件(21)成都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86号(22)成都市市容市貌管理暂行规定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91号1.2.2其他相关资料(1)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企业投资项目的通知,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发改政务【2008】97号;(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成都市规划管理

11、局文件,成规选址【2007】307号文;(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通知书,成都市环境保护局,成环建房评【2008】124号文;(4)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水文、气象资料等;(5)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技术资料1.2.3技术评价范围(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HJ/T2.12.3-93),国家环保局发布,1994年4月1日实施;(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国家环保局发布,1996年7月1日实施;(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国家环保局发布,1998年6月1日;1.3编制目的(1)结合现有生产线和技

12、改工程,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种类、源强、排放方式等。(2)根据本项目的环境特征和污染特征,分析预测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影响的范围和程度。(3)依据环保法规、环境标准和当地环境特点对本技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论证项目选址及建设的可行性。(4)提出废气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控制在总量指标内、避免对周围大气环境污染的对策与措施;提出减少本项目建设及生产中对附近敏感点大气环境影响和声环境质量影响的对策与措施。(5)提出避免和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对策和措施,为项目的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4评价工作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2)以“清洁生产

13、”、“达标排放”、“以新带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原则为纲,算清企业污染物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三本账,切实做好工程分析。(3)在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4)充分利用近年来项目附近区域已有的资料及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5)评价结论明确、公正、可靠,评价中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切实可行。(6)充分围绕“六项审批原则”开展评价工作。1.5选址合理性 本项目所在地为成都市金牛区红光镇片区,该片区周围全是农田和居民普通住宅,且地势平坦,交通方便,远离市区等繁华的影响,是学习的好地方。且工程用地经

14、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同意,工程建设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求:故选址合理1.6评价标准1.6.1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 SO2、NO2、TSP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表1中二级标准执行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见表1-1。(2)地表水沱江河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执行。标准值详见表1-2。(3)环境噪声噪声参照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标准,详见表1-3;昼间(6:00-22:00),夜间(22:00-6:00)。表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主要指标值(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日平均0.15一小时平均0.50二氧化氮(NO2)日平均0.12一小时平均0.24总悬浮颗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