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349545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一、调研背景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遏制贫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步骤。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必然涉及农民工子女流动的教育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流入地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接受农民工子女在当地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乱收费,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要酌情减免费用。在这一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拥入城镇,城市流动人口正在不断增加。我校地处

2、城郊结合部,是流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学生人数从2003年2月近三百多人,上升到现在的七百多人,其中流动人口子女占98,到2010年9月止,我校的流动人口达到学生总数的99%。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儿童在家庭教育观念、家庭环境等方面均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这些学生来自全国各个省份,学生因地域、风俗习惯不同,导致学生沟通上的困难,加之教材、学生差异及家长素质等因素,造成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较差,导致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从而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06年,我校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申报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3、并获得立项,成为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二、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弄清流动人员子女学校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逐步改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方法。培养流动人口子女良好的学习、行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校、家庭教育的实效。达到家庭、学校、学生之间更好地融合。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1)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 我校从2006年开始,接收的流动人口子女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10年,全校学生中,流动人口子女占学生总数的99%。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如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方式、居委会调查、学生家长会、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从中发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存在

4、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l 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我校的90%家长都是来武汉打工的,很多就是服装厂做工的工人,另有10%是来武汉做小生意的。学生放学后,正是他们最忙的时候。他们多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经济收入微薄,社会地位较低,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闭塞的偏僻农村,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一方面,由于文化层次偏低,家长自身素质不高,不能为孩子做出表率,也不能给孩子应有的道德教育和学习辅导,造成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较差,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另一方面,由于忙于生计,闲暇时间少,流动人口对其子女各个方面的关注较少,大多缺乏与孩子沟通,造成亲子关系上的种种问题,有些孩子还

5、成了父母心情不畅的“出气筒”。 绝大部分家长虽然非常关心孩子,但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这肯定是不利于子女的学习的。导致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首先表现在沟通上,亲子沟通渠道的狭窄或严重不足,致使亲子沟通困难重重,有如万水千山之隔。其次表现在家庭教育的目标多指向对孩子学业成绩的量化要求,而对孩子心理成长和需求(如:交友的需要、衣着和金钱的需求),及对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如:生活习惯、处世态度等)隐性目标的关注却忽视了。第三,家庭教育中存在太多消极无效的教育方式,如:简单粗暴型的教育、溺爱加放纵型的教育、过度说教及言行不一的矛盾型教育

6、,无不在孩子稚嫩的心灵投射下无法抹去的阴影。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认同、理解和尊重而产生的孤独感。如果说没有沟通就没有教育,而无效教育比没有教育更令人担忧,因为它带给孩子的伤害远在我们的想象之外。l 教育步调的不协调流动人口家庭成员之间教育步调的不协调。我们发现,在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家庭成员会出现教育步调的不协调性,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矛盾,家长的步调不一致,常常在孩子面前闹矛盾,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听谁的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的不协调。有些学生在校是一个能力,独立性都很强的学生,是教师眼里的好孩子,但一旦回到家里,就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人,这是家庭教育与学校要求脱节的表现。甚至有的家庭教

7、育与学校教育截然相反,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人格的分裂,当面一套,背面一套。教育步调的不协调,危害极大,如造就“两面派”的孩子、降低父母威信、影响孩子的是非观、不利于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2)流动人口子女在校表现现状:l 学习障碍多:心理障碍。流动人口子女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学习环境都各不相同,他们家境贫寒,再加上不断转学,造成知识断层,基础不实,学习成绩又跟不上这样使流动人口子女自然而然地产生自我轻视,自我消极,总感到自己低人一等,滋生了一种自卑感,从而形成胆怯、内向性格,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情绪,丧失了学习信心。教育的断层造成的学习障碍。外来务工子女来自不同地区,各地的教

8、育水平存在差异。第一、学制不同,小学有的五年制,有的六年制;第二、教材版本不同,教科书的知识体系有差异;第三、教学进度、难度、要求不同;第四、课程设置不同,我们这里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有的地区小学不开设英语课程,因而流动人口子女转来转去,知识的衔接上产生“脱节”,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困惑,同时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学习习惯上表现出来的自控能力差。据调查发现,外来务工子女学生与本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外来务工子女学生中,49的学生课堂听讲注意力不够集中或不集中,53的学生没有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76.2的学生上课不积极举手发言或不发言,84的学生没有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68.7的学生先

9、去玩然后再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甚至少完成或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83的学生不喜欢与同学一起完成学习任务,86的学生在学习上没有问题向老师提出,或即使有问题也不向老师提出,久而久之,这些学生成绩与本地学生相比,就形成了较大的差距。l 卫生习惯差:根据我们长期观察,老师们普遍反映流动人口子女的卫生习惯较差。个人卫生不好。指甲长得很长,而且里面有很多黑泥,手指也经常脏兮兮的。不勤换内衣勤洗头,身上经常有难闻的味道,尤其是夏天都没法上课。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很是让人担心。 乱扔乱丢。同学们带进校园的包装纸、塑料袋,塑料杯等不计其数,还有少数同学喜欢吃零食,也带进了包装袋或果皮等,虽然绝大多数同学

10、注意了环境卫生,但也有极少数不自觉的同学随手乱扔乱丢,即使不乱扔乱丢,也给学校的垃圾桶增加了负担。随地吐痰。 不少同学公共道德意识不强,无论在教室里,还是在校园内,随地吐痰,结果在走道、教室内地坪上经常出现令人作呕的痰迹;吃饭前不洗手。我们学校部分学生经常不洗手就来吃饭。手脏兮兮的,有时候还会摸摸嘴巴,很容易感染细菌。由此可以推算他们在家吃饭也不洗手的。没有的好卫生习惯。l 行为习惯差:许多孩子走进校园衣衫不整,随地吐痰,乱扔脏物,与同学说话脏字满天飞,他们随便拿同学的东西,课堂上想说就说,不会好好坐,好好站,好好走。站在楼上的同学随意将水洒到楼下,不说普通话,对老师没礼貌等。 (3)流动人口

11、子女学生不良习惯产生的主要原因: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权威性的影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由于本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家长都来自农村,自身生活习性就较为散漫。有的穿着拖鞋、打着赤膊走进校园。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在与教师交谈或和孩子谈话时,脏字满天飞,动怒动粗的现象也时而有之。这样的家长,培养出的子女自然也就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惯。如:随便拿同学桌上的东西;废纸随手扔;整个月不洗澡;衣服污迹斑斑;课堂上乱插嘴频繁流动造成的影响 流动大,转学频繁造成学业不良。2007年,我校有700多人,其中流动人口子女占99%。2007年6

12、月,学校教导处对六年级学生来源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126人中武汉市中心城区3人,占2.4%,湖北省内101人,占80%,涉及湖北省29个县市,其他22人,涉及6个省市。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加之他们原来使用的教材和学制不统一,原来学校的要求不高,以及学生自身的差异等因素,造成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较差。每一次转学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考验,都是一次适应的过程。频繁的转学使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参差不齐,学科基础普遍薄弱。因为学习基础差,老师所教知识听不懂,接受不了,久而久之,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并形成恶性循环。而且,有部分学生本来就不想读书,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13、,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是因为父母要求才被迫上学,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在学校有伙伴玩,在家没人陪,没电视看,没事做,感到寂寞等才来上学。这些因素也严重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对学习的兴趣,影响了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造成了他们的学业不良。身在异乡的居住环境和相对较差的物质条件的影响流动务工人员,因为知识水平、能力等原因,普遍从事的是一些艰苦、繁重、又脏又累的活,他们工作辛苦,收入不高,居住在阴暗、狭小的出租房内,是我们这个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因为家庭收入低,造成居住条件差,也使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调查中,学生反映他们最大的苦恼是“常搬家、离校远,租住房拥挤嘈杂,父母常吵架,要做家务,没时

14、间完成作业,没人辅导功课”等。而且,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当地人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形成强烈的反差,客观上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也会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流动人口子女感到自己因为是“外地人”而被本地人看不起的不在少数,觉得本地人嫌弃他们,因此在心理上他们对当地的归属感并不强,表现得比较孤独敏感自卑和易受伤害。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流动人口家庭和租住房周围,孩子们所接触的人往往是和他们同样身份的人,大人们很少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没有理想的人生追求,他们对孩子的学习不重视,还沾染了酗酒、赌博等恶习,也影响了孩子们行为,使孩子对前途感到渺茫。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应当肯定,但也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15、的一些消极因素,租住地黑网吧、游戏机房的泛滥。学校教育对策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我校针对教育对象的不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制定了总体目标及阶段目标,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并实施了石桥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养成教育序列目标。如下表: 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总目标通过训练和反复强化形成良好的日常文明礼貌习惯:语言和行为文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使“

16、习惯成自然”。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手的卫生习惯、用眼卫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服饰卫生习惯、环境卫生习惯等。 通过课内、课外各种途径使学生逐步达到能学,会学,爱学习。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第一阶段见了老师能主动打招呼;穿着整齐大方;坚持佩带少先队标志,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劳动任务;集体活动做到排队有秩序,课间活动不疯打。 个人卫生习惯:要按时作息、要睡前刷牙、要勤换衣服、要勤剪指甲、要勤理发。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能学:能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事要请假;爱惜书本和学习用具;做好课前准备,学习用具摆放整齐,静息等候老师上课;课堂专心听讲,积极讨论,发言举手规范;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姿势正确,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