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345560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育就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教学过程。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关键词:教学模式;问题环境;创意阅读 00G632 000B 001002-766102-198-01 探究能力是人们探索、研究自然规律和社会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育就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教学过程。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在这一教学

2、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一、改变教学方法,激发探究意识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生生信息交换、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广泛参与教学活动。 1、先学后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所谓“先学”,是指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相关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后教”,是指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合作学习。对多数学生都不会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点拨,然后在“先学”与“后教”的基础上,进行精讲重练,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先学后教是让

3、学生对教学内容先尝试自学,教师在学生自我探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指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将自我探究获得的信息相互交流,共同讨论,一起完成。先学后教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才能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才能发挥集体力量使教师和学生共享集体智慧,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2、先练后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练后讲”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先探究练习,教师再根据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讲解。让学生先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位置上,如果学生在尝试练习中有困难,教师应引导他们互相讨论,养成自己探索的习惯,培养

4、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仅使学生学会一些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思考方法,发展智力,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 “先练后讲”,打破了以往的那种先讲后练、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把练放在了突出的教学位置,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巧设教学情境,培养探究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要注重问题的提出和探究精神

5、的培养,要有明确的目的,应尽可能诱发思考,把学生带入心欲之求而未得、口欲言之而不能的心理境界,引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注重结合学生在认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一方面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教师提出引起学生争论的问题,能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这样既可以“迫使”学生熟悉课文,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形成正确的看法,又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创设和谐情境,树立探究信心。 学生能力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探究意识的表现。教学中应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探究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

6、、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展现个性。 教师应用鼓励的目光关注学生成长,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善于捕捉学生智能的火花,并不失时机地予以赞扬和鼓励,使他们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 三、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创新学习 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科学性。由于受教育观念的制约,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个体差异被忽视,更谈不上培养学生个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应该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自身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延伸、超越,使

7、教学内容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的有力载体。 语文教学活动以阅读为主,虽然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归宿,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教学中应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允许学生保留意见,多给学生以与鼓励和肯定。 教师要勇敢面对课堂上可能会被学生“问倒”的尴尬情境,正确评价学生的奇思妙想,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要尊重老师的劳动,又要敢于向老师挑战。如果老师不改变威严的态度,学生就无法跳出“井口”,学生的个性就得不到张扬。相反,学生自主阅读,由于各人的思维方式、阅读习惯不一样,对文本中某一句某一段的理解也会有差异,形成不同的感悟和体验,这样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总之,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从有疑到无疑的反复过程。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但只要我们更新教学观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不断开阔学生的探究时空,在教学中珍视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就能真正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探究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