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344515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1.(xx浙江杭州西湖高中月考)阿法盆地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北约350千米。1974年在这里发现了在当时最为古老的人类化石320万年的南方古猿阿法种“露西”骨架。在此之后,又陆续发现了数种古猿化石、距今100万年的直立人,以及最为古老的晚期智人化石。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这表明()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B.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D.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解析:材料以人类的产

2、生历史说明了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D两项说法均错误;C项材料不表明。答案:B2.(xx甘肃天水一中月考)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 B. C. D.答案:A解析:自然灾害属于自然界的客观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说法错误。同时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一味顺从自然,错误。3.(xx山西四校联

3、考)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 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A. B. C. D.答案:B解析: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可是最新研究发现可以,故体现了认识的深化与发展,入选;规

4、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或创造规律,故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故说法正确;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前提,说法错误。该题选B。4.(xx豫东、豫北十校联考)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施室利用一种对人类无害的病毒制造“活”的发电机,开发出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技术。据介绍,这种能用来发电的病毒被称为M13噬菌体,它有着很强的自我复制能力,短短几小时内可复制数百万,因此可以保证稳定的供应。这说明()物质世界的发展是科研活动的结果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任何事物都是好与坏的对立统一体人造物质离不开自然物的自身属性A.

5、B.C.D.解析:物质世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正确,舍去。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但不能把一分为二等于好与坏,故舍去。符合题意。答案:B 广东农垦局局长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其实我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神,我只是遵循了市场规律,依靠整个团队,并一步步来做而已。”“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对市场的关注程度不同。没有市场,种出的东西再好,也只能等着烂掉;离开市场,现代农业就无从谈起。”据此完成56题。5.(xx福建融成中学月考)“天人合一”是太极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引导人们( )承认人与自然的

6、客观联系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 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A. B. C. D.答案:B解析: “天人合一”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引导人们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与自然和谐相处,当选。“创造规律”、“征服自然”均为错误观点,可排除。6.(xx浙江宁波效实中学期中)xx年,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多次出现持续低能见度的雾霾天气,其中天津、郑州、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济南等城市出现重度污染,部分城市重度污染一次持续时间长达一周。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B.人类社会具有客观性,是物质的C.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

7、用规律D.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惩罚答案:D解析:A是规律的含义,不符合题意;B是讲人类社会,而材料主要体现自然界是客观的;C不符合题意;多地持续出现雾霾天气与重度污染有关,与人类违背客观规律的一些做法有关,D正确。7.(xx四川成都五校期中联考)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A.

8、 B. C. D.答案:B解析: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不对;客观规律制约、决定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而不是相互决定,故不选。8.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 )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是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点 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属于不可知论A. B.C. D.解析:“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错误之处在于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符合题意,选D项。答案:D9(xx福建福州期中).有人说“物质是永恒的”,也有人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这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

9、质”与“事物”是(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客观和客体的关系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A. B.C. D.解析:“物质是永恒的”,这里的物质是指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里的事物指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和“事物”是抽象与具体、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并非整体和部分、客观和客体的关系,正确。答案:B10.(xx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月考).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雷同”现象,新华社撰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因地制宜,区分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规划。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A.地理环境、人

10、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B.农村的生产力比较落后C.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并形成了社会关系D.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解析: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规划,原因在于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项符合题意。B项不是哲学依据,C、D两项与题目指向不符。答案:A11.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资源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为此必须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这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必须提高自

11、主创新能力,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联系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分析,应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解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热点问题,复习时要多留心,各种题型都要训练。本题主要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上来考查。答案:(1)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

12、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要倡导节约环保理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公共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切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2.位于丹麦中部的萨姆索岛(Samso)是丹麦应对气候变化的“示范岛”。岛上居民生活简单朴素,仍以农业为生。岛上耸立的风力发电机全面实现了供电的自给自足;秸秆供热工厂,满足了岛上200多户家庭的供热需要。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萨姆索岛居民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解析:本题考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措施,可以调动哲学中尊重客观规律、联系的观点等知识来阐明。答案:(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其产生和发展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萨姆索岛居民的生活尊重了自然界固有的规律,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人类活动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3)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萨姆索岛居民在生活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4)该地居民坚持了联系、发展的观点,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