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主任的理解.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339861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班主任的理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班主任的理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班主任的理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班主任的理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班主任的理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班主任的理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班主任的理解.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班主任的理解班级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中国清朝于1904年1月13日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小学“各学级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由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称为学级担任制,简称级任制。负责一个学级全部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为级任教师。到中华民国时期,1932年才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1938年又把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

2、老解放区的传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在中小学里一律设置班主任。 基本任务 中国的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对班主任任务作了明确规定。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公民。 主要内容 学期开始 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的重点,安排好各项工作 了解和研究学生 研究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才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生活环境等。掌握学生集体的发展情况、干部情况、班风、主流与倾向等,为自己和其他教师的工作提供依据。提高 学生学习成绩 协调班内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互通

3、情况,统一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制订课堂常规,建立批评表扬和学生学习手册等制度,共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掌握学习方法 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健康 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要配合有关教师开展好课内外体育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关心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组织班委会工作 有计划地组织好班委会活动;充分发挥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并指导共青团、少先队做好工作。既要尊重团、队组织的独立性,又要充分发挥它们的组织作用,使团、队组织成为班集体的核心。作好家长工作。通过家庭访问、书面联系、家长座谈会等,使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学校的

4、要求协调一致。对家长不适当的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和校外活动。作好操行评定工作。11.处理班里的日常工作。如批准学生请假、安排值日、检查课堂常规、审查班级日志、组织早操和课间操等。 世界上权利最小的是班主任,但是贡献最多的也是班主任。 工作职责 1、调查研究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学习情况,身体情况,以及个性心理特点、兴趣特长,做好家访工作。了解班级组织,骨干队伍的组织情况和思想状况,并经常掌握发展动态。 2、组织管理班集体 班主任要依据教育方针、教育任务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建立班级常规,培养良好的班风,搞好班主任如下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5、组织每周一次的班会课。 组织学生参加全校、年级的活动。 督促学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督促学生按时到位上好体育课、选修课及各类活动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兴趣特长。 与班委会、队干部讨论班级情况,问题和解决办法、措施。 处理班内突发事件,重大事故立即上报学校。 查阅班级日志和学生周记。 3、教育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四化建设而奋斗的志向。 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

6、提高学习成绩。 教育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劳动、军训、社会等实践活动。协助学校贯彻实施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社会活动。 鼓励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奖惩的工作。 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建立后进生档案,做好后进生转化和学生不良苗头的监控工作。 4、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沟通各种渠道 班主任要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协调各种

7、活动和课业负担。联系本班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5、订好班主任计划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做好总结工作。 班主任计划要以教育方针为指导,贯彻学校教育工作的计划和要求,要符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要全面、具体、突出重点。 班主任要定期检查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其它教育力量执行计划情况,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调控。 日常工作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的指导者,加强常规教育、行为规范训练,形成良好班风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之一。为使常规教育具体落实,制定班主任工作一日常规如下: 一、每天早上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如有缺席,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或进行家庭访问,搞清原因

8、,同时检查学生着装仪表情况是否符合学校要求,及时进行教育。 二、督促学生认真参加广播操和升旗仪式。 三、检查班级清洁卫生情况,了解值日生工作。 四、观察班级公物保管状况,发现损坏及时调查、教育和处理。 五、检查课代表收交作业情况。 六、每天观察班级出席和上课情况,掌握班级学风的进展和变化。 七、检查学生眼保健操以及学生课间文明休息的状况。 八、注意和处理好班级偶发事件。 九、随时发现班中的先进事迹或不良现象,及时进行表扬或批评教育。 十、认真上好校班会课。督促学生认真收听学校教育广播。 十一、关心学生用餐情况,督促学生遵守用餐规定,注意保持环境整洁。 十二、离开教室时,检查班级卫生情况以及四关

9、工作。(水、电、门、窗) 常规工作 1开学时间制定工作计划,学期结束写好工作总结或经验介绍。2、做好班级学生情况分析,保证家访率100%。3、排好座位,安排好每天值日生。4、竞选好班级干部,积极向学校推荐优秀学生。5、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6、抓好学生卫生习惯,保护视力。7、组建好班干部队伍;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每两周进行一次班干部会议。8、与任课教师加强沟通,做好学生成长材料收集,写好成长记录袋。9、做好每天的清扫工作、保洁工作及教室卫生工作。10、每周组织好主题班会课,形式多样并作好记录。11、配合每阶段中心工作,出好每一期的黑板报。12、积极配合大队部,开展多方

10、面活动,学校举办的活动,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13、经常与家长联系,并做好记录。14、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不让任何一位同学掉队,善于发现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表扬,帮助其树立信心。15、准时参加每次的班主任会议及每次班主任培训活动。16、学期结束写好学生评语。 工作意义 (一)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是在教育活动中行使管理和育人职责的。因此,班主任首先要用自己的学识、人品、工作态度、教学方法等因素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中的影响力。其次,班主任通过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又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

11、谊,形成良好集体的氛围。同时,班主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教育者 班主任的本职工作是对本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肩负重要责任。班主任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挖掘他们的潜能;要启动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进取心,引发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和需求,形成自我教育的要求和能力;要利用和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班主任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组织、协调任课教师的教育力量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班主任应该成为本班任课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协调

12、者,成为教师集体的带头人。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表现,及时反馈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共同探讨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班主任要信任与支持任课教师的工作。 (四)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长、社区的桥梁学校与家长、社区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沟通的。学生的家庭状况、社区环境会给学校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班主任要经常保持与家长的沟通,赢得家长的信任,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措施和方法,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要注意和社区进行协调、沟通,积极争取社会的教育力量,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培训大课堂 1班级活动创新(A)(丁如许) 2班级活动创新(B)(丁如许)

13、 3以心灵赢得心灵(A)(李镇西) 4以心灵赢得心灵(B)(李镇西) 5让每一位班主任都学会建设班级体(A)(唐云增) 6让每一位班主任都学会建设班级体(B)(唐云增) 7中小学班主任怎样指导家庭教育(A)(王宝祥) 8中小学班主任怎样指导家庭教育(B)(王宝祥) 9教师素质与班主任工作艺术(A)(任小艾) 10教师素质与班主任工作艺术(B)(任小艾) 11班级管理民主化、科学化(A)(魏书生) 12班级管理民主化、科学化(B)(魏书生) 13了解学生一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A)(丁榕) 14了解学生一一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B)(丁榕) 15当代青少年特点与班主任工作(A)(王宝祥) 16当

14、代青少年特点与班主任工作(B)(王宝祥) 17关于问题孩子的教育(A)(王晓春) 18关于问题孩子的教育(B)(王晓春) 19扎根沃土学做人师(A)(黄静华) 20扎根沃土学做人师(B)(黄静华)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教育部2009年8月颁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第三条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享有的待遇与权利。 第二章配备与选聘 第四条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 第五条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 第六条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 第七条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以下条件: (一)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二)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三)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