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教学案例定稿.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339309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教学案例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教学案例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教学案例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教学案例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教学案例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教学案例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教学案例定稿.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课题序号: 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作者:陈炯航 工作单位:占陇镇桥柱初级中学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复习光合作用科学发展的历史,通过对几个有关光合作用发现的实验的认识,让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2)独立完成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3)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 (1)对学生进行光合作用科学史发展的历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 (2)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3)通过对光合产物的验证,培养学生

2、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的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产生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2)加深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史,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漫长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1、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光是形成淀粉的条件。2、学会淀粉的检测,理解淀粉遇碘变蓝色这一原理。教学难点1、 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形成产物淀粉。 2、淀粉遇碘的显色反应和实验应该注意安全的事项。教具准备1、实验器材的准备:酒精灯、酒精、黑纸片、三脚架、石棉网、镊子、胶头滴管、碘液等。2、材料准备:两盆进行暗处理以及叶片部分遮光照光的植物(植物代替天竺葵)。

3、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备注【课前复习】光合作用的科学发展的历史:1、1648年比利时的科学家海尔蒙特做的“柳树实验” 2、1771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所做“植物蜡烛(小白鼠)”的实验。3、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所做的光条件实验。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1、结论虽然不精确,但说明了植物的物质积累与水有关,即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由于普里斯特利的实验一直是在光照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他没有发现光在此实验中的关键作用。3、证明:光合作用的条件需要光。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淀粉等物质。1、教师对上一节课“光合作用的科

4、学发展的历史”内容进行复习性提问。2、加深了学生对光合作用科学史发展的历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 【新课导入】请同学列举出日常生活吃的主要食物,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米饭、菜、肉等,可以发现人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的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教师:绿色植物就像一个生产有机物的工厂,它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那么,“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如何检验呢?”“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什么条件吗?怎样证明?”今天就让我和同学们共同来探索。师生共同活动备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1、实验步骤:(1)将植物进

5、行暗处理。(2)对一部分叶片进行遮光照光。(3)摘取一部分进行遮光照光的叶片。(4)将叶片放到盛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隔水加热。(5)捞出叶片用清水漂洗。(6)往叶片上滴加碘液染色。(7)观察 -实验如图实验步骤:(1)(2)教师与学生先准备完成;步骤:(3)-(7)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操作完成。目的:加强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能力。熟悉各个实验步骤。2、注意事项:(1)酒精易燃,不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2)用酒精灯加热要小心,以免被沸水、蒸气烫伤。(3)碘液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使用时要小心。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安全意识。3、讨论:(1)经过碘液处理后,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经碘液处理后,叶片有光照的部分变

6、蓝色,没有光照的部分不变色。(2)说明叶片中含有什么?说明了光合作用制造的产物是淀粉。(3)造成叶片一部分有淀粉,一部分没有淀粉的实验因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因素是光,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与学生对实验发生的现象进行讨论。加深对实验现象的印象。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备注4、提问:(1)实验前,为什么要将植物进行暗处理?(2)为什么将叶片放到盛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隔水加热,有什么目的?(1)是为了消耗尽叶片中的有机物。(2)让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除去叶片中的叶绿素检查本节课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5、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淀粉遇碘变

7、蓝色。【课堂练习】1、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黑暗处几小时,然后把该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用现代的观点分析这个实验,在设计上具有很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具体表现在 ( )A没有对照实验 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2、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 )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叶片的一部分把实验材料放在光下照射23小时把盆栽的天竺葵或其他绿色植物放于暗处24小时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夜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

8、光纸A、 B、C、D、1、(答案:D,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形成了一个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因为实验主要是为了说明在有光条件下绿色植物合成淀粉,所以曝光处作为实验组有淀粉合成,遮光处作为对照。)2、(答案:A,结合课堂的实验步骤) 连接中考考题错解及分析1、将绿色叶片放在黑暗处24小时,然后把该叶片一半遮光,一半照光,后用碘液染色处理,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的变化: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一段时间后,叶片和酒精的颜色分别是( )。A叶片为黄白色,酒精为绿色B叶片为绿色,酒精为无色 C叶片和酒精都为绿色D叶片和酒精都为黄白色 1、答案:“遮光一半的叶片不发生颜色变

9、化,照光的一半一片用碘液染色后变蓝色。”(一般学生错误的解答:“叶片变蓝色”。因为该知识点是在对照条件下验证植物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所以需要将叶片一半遮光,一半照光 分开来分析。)2、答案:A, (一般错解为B,学生认为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和我们平常煮菜一样叶仍然是绿的,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可是酒精是专门用来溶解叶绿素的有机物,所以隔水加热一段时间后叶片中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此时叶片为黄白色,酒精为绿色)疑难问题及解答1、 实验前对实验植物的绿色叶片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什么: 。 2、将绿色叶片在暗处放24小时后,对叶片的一部分做遮光处理后置于阳光下,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

10、,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不遮光部分变蓝。这个实验说明( )。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 B、 C、 D、 1、答案: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尽;(分析:因为黑暗处理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将植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为接下来实验进行对照做好准备。)2、答案:C ,(与碘反应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将叶片进行部分遮光部分不遮光,但是遮光部分不变蓝,不遮光部分变蓝说明淀粉的产生需要光 ) 优秀中考题精选 1、(2009枣庄)根据探究 “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回答:(1)实验前,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

11、验的影响: 。(2)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遮光、部分不遮光的目的是,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其目的是,为什么要隔水加热?。(3)实验中用酒精处理的叶片,A是遮光部分,B是见光部分。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在上面滴加碘液,其中变蓝色的是。此实验说明了绿叶只能在光下产生。2、分别于早晨、傍晚、深夜在同一植株上摘取同一部位的三片叶子,进行脱色后,用碘处理,结果是( )。A、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B、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C、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D、三个叶片的蓝色深浅相同 1、答案:(1)实验前,将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入黑暗中一昼夜(或24小时) (2)形成对

12、照, 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 防止温度过高,引燃酒精 (3)B见光部分 淀粉2、答案:B, (早晨叶片经过一个晚上的呼吸消耗淀粉的量最少;傍晚的叶片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的积累此时淀粉的量最多;深夜呼吸消耗了白天合成的一部分淀粉;因为淀粉的量越多与碘变的蓝色就越深所以正确答案是B)板书设计1节 光合作用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一、实验步骤: 二、实验注意事项:(1)将植物进行暗处理。 1、酒精易燃,不可在酒精灯上加热。(2)对一部分叶片进行遮光照光。 2、用酒精灯加热要小心,以免被沸水、(3)摘取一部分进行遮光照光的叶片。 蒸气烫伤。(4)将叶片放到盛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 3、碘液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使用隔水加热。 时要小心。(5)捞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三、实验结论:(6)往叶片上滴加碘液染色。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光是光合作用 (7)观察。 的必需条件。设计思路与教学反思本次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为了增加了学生思考的兴趣,但是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也增加了思考的难度。尽量使学生从生物学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和研究方法是本节课的贯穿始终的宗旨。教学设计过程中个别环节的处理上不太精细。但是教学的目的性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