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观尺寸效果控制1.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337704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外观尺寸效果控制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混凝土外观尺寸效果控制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混凝土外观尺寸效果控制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混凝土外观尺寸效果控制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混凝土外观尺寸效果控制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外观尺寸效果控制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外观尺寸效果控制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C成果报 告 书新元公司通风机房工程倒锥型扩散塔混凝土成形质量控制QC活动成果发布人:谢晓强 王立涛宏厦三建第二项目分公司2010年3月倒锥型扩散塔混凝土成形质量控制QC活动成果山西宏厦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二部QC小组一、小组概况QC活动小组成立于2009年11月,由8名成员组成,小组成员有分公司技术人员、质检人员,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组成。施工管理能力强,人员搭配合理。QC活动小组成立以来,积极寻找改进质量、降低材料能源消耗、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方法。QC活动小组成员简介:我们QC小组成立于2009年11月。小组成员均接受过TQC学习培训,每年均开展活动小组情况见表1。QC小组成员表

2、 表1小组名称宏厦三建二部QC小组课 题扩散塔混凝土成型质量控制小组类型攻关型活动日期2009年10月25日2010年2月1日培训学习小组成员均接受过TQC学习培训学习课时58学时姓 名性别职务本小组分工路建平男项目经理组 长席 俊男书记副组长马兰生男项目执行经理副组长谢晓强男技术经理技术指导许建英女技术员负责统计马乃周男施工员施工人员袁石生男质检员质量检查王立涛男技术员负责统计陈英杰男施工班组长方案实施制表:谢晓强 制表日期:2009年11月1日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新元公司通风机房,两个扩散塔高度为32米。扩散塔为倒圆锥形筒壁厚度为200mm。扩散塔成倒圆锥型,上口直径为10m,下口直径为4

3、120mm。形状特殊,模板选型难,也是扩散塔混凝土成型质量中的重点、难点。三、选题理由1、争创一流的施工质量,为寺家庄矿工程整体创优;2、扩散塔采用翻模施工,模板的制作及加固也是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其施工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3、为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总结施工经验,改善和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实现全员参与施工管理工作;4、借鉴扩散塔翻模施工有其自身施工的优点:(1)接料平台支承于内模加固角钢上,外围工作平台支承于外模模板上,免除了落地脚手架 ,集接料平台、脚手架、模板于一体。(2)利用减少内外模板的块数和相邻模板的搭接长度,实现扩散塔的收坡和曲率变化,设计合理。(3)和滑模、爬模相比,具有结

4、构简单、操作方便、零部件损耗小、成本低、便于加工的优点,并且减少滑模、爬模的改模量。(4)由于操作简单,工序重复循环,一般工人易于掌握,不需较高等级工人。(5)利用垂球控制扩散塔中心,检验直观可靠,施工中不易出现较大偏斜。四、现状调查对进行对以上实施措施进行开展小组活动,建立质量责任制,加强工序质量控制,每完一道工序无自检不专检不转入下道工序,责任到人,采取选用特殊的翻模施工工艺,对策实施后,第一个翻模循环结束之后,小组成员为了确认改进措施的效果,对拆模后的扩散塔塔身混凝土外观,并且对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序号项目名称检测点数合格点数不合格点合格率1上下接茬不齐3024680%2收坡不均匀302

5、5583.3%3中心位置偏差3025583.3%4其他3025583.3%5平均82.5%制表:王立涛 审核:谢晓强 日期:2009年11月26从表中可以看出混凝土外观质量合格率只能打道82.5%,只能是合格.扩散塔混凝土成形质量不良点调查统计表序号项目名称频数累计频数累计频率1上下接茬不齐6628.62收坡不均匀51152.43中心位置偏差51676.24其他5211005合计21扩散塔混凝土成型质量缺陷排列图:制表:王立涛 日期:2009年11月31日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以上上下接茬不齐及收坡为质量缺陷,是影响扩散塔混凝土成形的主要原因,活动小组据此认为出现此两项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工艺的选择及

6、模板加固造成。因此,小组确定以确定施工工艺及加强模板加固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对象。五、活动目标:检验合格率由原来的82.5%(合格)提高到95%(优良)以上。六、可行性分析1、小组成员学历高,文化素质高,施工经验、技术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态度严谨,有能力实现活动目标。2、有分公司质量技术人员积极参与指导,技术力量充足。3、通过对缺陷原因的初步分析,小组成员均认为全体人员一致努力,找出施工不足,提高施工水平,达到活动目标是可行的。七、原因分析借鉴我项目分公司对寺家庄通风机房扩散塔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关扩散塔混凝土外观成型数据,我们QC小组召开原因分析会,分析扩散塔混凝土成形质量缺陷。绘制出主要质量缺陷

7、原因分析因果图法扩散塔接茬不齐、收坡不均匀人培训交底少模板拼模不严密责任心不强模板支设顺序不当操作失误加固不合理施工配比不合要求扩散塔形状特殊,施工难度大 采用吊架操作平台,操作不方便料环测量工具不精确扩散塔混凝土成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因果图八、第一次对策实施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认真分析了影响扩散塔整体成形质量的原因,并制定了消除工程质量缺陷的措施:1、对工程检查不合格的部位进行修补处理,验收通过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2、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严格执行,实行质量与经济挂钩,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3、加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严格按照施工交底内容和操作规程施工。4、采用活梯形

8、木楔。模板搭接时,应沿扩散塔周围向一个方向搭接(如左压右或右压左)。5、若上下节模板块数相等,安装上节模板时,其下翼板要沿圆周方向紧靠下节模板支立。6、为保证扩散塔截面尺寸准确,混凝土支撑块尺寸误差不得大于2mm。7、每灌注1节塔身混凝土,需以经纬仪、水准仪对中心和标高进行核对一次。九、第一次效果检查1、进行对以上实施措施进行开展小组活动,建立质量责任制,加强工序质量控制,每完一道工序无自检不专检不转入下道工序,责任到人,采取选用特殊的翻模施工工艺,对策实施后,第一个翻模循环结束之后,小组成员为了确认改进措施的效果,对拆模后的扩散塔塔身混凝土外观,并且对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序号项目名称检测点数

9、合格点数不合格点合格率1上下接茬不齐3026486.7%2收坡不均匀3027390%3中心位置偏差3028293.3%4其他3028493.3%平均90.8%制表:许建英 日期:2009年12月15日从以上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合格率由首次的82.5%上升到第二次检查的90.8%。扩散塔接茬不齐、收坡不均匀通过第一次循环后分析扩散塔混凝土成形质量缺陷。绘制出主要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因果图法人模板支设顺序不当操作失误采用吊架操作平台,操作不方便环 扩散塔混凝土混凝土成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因果图十、第二次对策实施1、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严格按照施工交底内容和操作规程施工。2、采用专用

10、的“企口型模板”代替了活梯形木楔。(如图所示)十一、第二次效果检查当扩散塔翻模施工至3米时,小组成员为了再次确认改进措施的效果,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共检查160点,并且对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序号项目名称检测点数合格点数不合格点合格率1上下接茬不齐4038295%2收坡不均匀4039197.5%3中心位置偏差4038195%4其他4039197.5%平均96.3%制表:王立涛 日期:2009年12月20日从以上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合格率由首次的90.8%上升到第二次检查的96.3%。通过第二次循环后分析扩散塔混凝土成形质量缺陷。绘制出主要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因果图扩散塔接茬不齐、收坡不均匀采用吊架

11、操作平台,操作不方便环 扩散塔混凝土成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因果图 二次循环 合格率96.3% 一次循环 合格率90.8% 基本项目无问题 循环前 合格率82.5% 基本项目存在问题PDCA循环实施效果示意图十二、实施效果1、通过这次QC小组活动,提高了本工程的扩散塔混凝土成形质量,检查合格率明显提高,由82.5%提高到96.3%,达到了预定的目标。2、合格率的提高减少了工程返修率,节约了材料、人工,加快了工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率。3、总结了扩散塔翻模施工的经验,相关技术、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增强。4、在保证扩散塔外观尺寸的同时,工程质量也得到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认可。5、无形效益:小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对活动前后进行自我评价。无形效益评价表 序号项 目活 动 前活 动 后1质量意识851002发现问题75953解决问题80954改进问题90905团队精神70856QC知识7580制表:许建英 日期:2010年1月15日质量意识QC知识团队精神改进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无形效益分析雷达图制图:谢晓强 日期:2010年1月15日十三、活动总结通过小组活动,不仅提高了扩散塔整体的质量,而且提高了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意识,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同时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