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合《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小练笔设计的研究》结题.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335801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钱永合《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小练笔设计的研究》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钱永合《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小练笔设计的研究》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钱永合《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小练笔设计的研究》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钱永合《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小练笔设计的研究》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钱永合《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小练笔设计的研究》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钱永合《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小练笔设计的研究》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永合《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小练笔设计的研究》结题.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小练笔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我的个人课题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小练笔设计的研究很荣幸也很高兴经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批准立项。历经一年时间,我潜心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尽管有困惑,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根据研究工作我拟写如下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通过本人调查、研究,发现当前语文作业存在以下的问题:1、目标不明,“盲”练。为练而练,盲无目的;作业空、大,教师不作铺展,使学生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2、形式单一,“呆”练。不顾文本的特点和价值,一律采用“读读写写”、“背背记记”、“我想对XX说”,单调机械,形式呆板,缺乏思考性。3、缺乏梯度,“散”练。不顾学生、

2、文本的差异,不管是否已掌握、能接受,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或每次只是做些前后不相干的零碎作业,缺乏整体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如此的作业,使学生思维停滞,是“死”练。更有部分教师却死守所谓的“经验”,仍然在应试教育上拼命,学生练得心疲力竭,不堪重负,但成绩没进步,能力没提高,更谈不上语言习得和语文素养。二、课题的界定关键词界定:小练笔小练笔:小练笔是学生以课本和生活经历为题材,进行书面表达能力的一项活动。具有角度丰富、细水长流、经常训练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的目的1、通过研究,整合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

3、小练笔训练。2、通过研究,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3、通过研究,探寻开展高年级语文作业小练笔设计的规律和模式。4、通过研究,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如果达成预期研究目标,我相信会有以下突破:1、师生关系更加民主、平等、和谐。因为小练笔设计,注重学生发展,倡导教师把表演的舞台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师生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下共同学习,就一定会更加和谐。2、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因为小练笔设计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供学生多种获取新知识的写实情景,让学生多渠道地在体验

4、中得到新知,锻炼学生创造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所以就一定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得到提高,潜能得以开发。四、研究的内容、对象和方法(一)研究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中我将紧紧抓住课程资源,立足文本,依据每篇课文中的训练点进行小练笔的指导;不断反思实践,力求让学生在读与写中有所突破,提高语文素养。1、结合文本设计仿写,提高学生语言表达。2、拓展文本描绘续写,培养学生想象思维。3、迁移文本学习技巧,指导学生模仿创作。4、捕捉文本情感火花,沉淀学生阅读感悟。(二)研究的对象玉门街小学六年级一班(三)研究的方法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将主要

5、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的报刊书籍,网络学习,收集有关文献资料。通过分析、比较,进行迁移,从而明确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小练笔设计研究方向。2、教育调查法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对小练笔的兴趣,了解小练笔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影响。3、行动研究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高年级的要求,开展小练笔的学习活动。本人将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及时对行动效果进行反思,从中提炼和概括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以期对他人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小练笔的设计提供一点借鉴。4、案例研究法收集典型的小练笔练习案例实录,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案例反思。5、总结研

6、究法及时的对本课题前一阶段的学习、研究进行总结,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小结,找出经验和教训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研究;同时形成课题研究论文和课题结题报告。五、研究的基本过程(一)准备阶段(2013.4 2013.5)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确定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小练笔设计的研究“个人课题”,并制定研究计划。1.充分利用文献研究法就课题开展的意义、方法等进行充分论证。为了验证课题的有效性、实践性,我查阅了很多关于小练笔设计的资料,做了大量的笔记,向学校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使课题的开展能顺利、有效的推进。2.总结过去有关小练笔研究的经验,为课题的实施提供实践基础。本课题最初的思路来自于我

7、多年在语文教学中的思考。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常常看到这样一个令人难堪的现象。很多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意识的孤立起来,认为阅读教学就应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于学生写成篇的作文,那是作文课的任务。因此,我们一方面看到学生成天忙于应付习题集等单调、机械、繁琐的作业,一方面是学生的作文没有明显的进步,写出来的作文干瘪、空洞,缺乏生趣。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升,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慢慢下降。因此,我尝试利用小练笔的形式,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的联系起来,应该可以提高孩子们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3.就目前我校高年级习作状况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展开

8、调查和综合性分析,使课题的实施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问卷是课题进行的基础,同时又能为课题的实施指明方向,明确一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课题研究初期,就现阶段学生的习作状况,习作水平不高的原因、课题研究的意义及课题开展的学生支持率等展开了问卷调查,并认真整理分析问卷中的各项数据,点面结合,明确数据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和部分孩子单独交流,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最原始的数据,保证课题的进行是建立在最真实的现状基础上的。附:初期问卷调查及分析课题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小练笔设计的研究初期问卷调查本次问卷旨在调查教师在语文作业形式、作业内容、作业评价方面的实际情况,了解我班语文作业设计方面存在的突

9、出问题,探索作业设计的好方法和好途径,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帮助,请各位同学们务必如实填写。 1.你平时常做的语文作业有哪些? A.抄写 B.阅读 C.背诵 D.默写 2. 你对平时作业的态度如何? A.认真完成 B.态度一般 C.不认真完成 3.你认为每天的作业量合适吗? A.合适 B.多了 C.少了 4.作业类型经常变化吗? A.经常变化 B.比较固定 C.没变化 D.偶尔变化 5.你都是每日认真完成作业吗? A.每日认真完成 B.偶尔不认真完成 C.完成作业拖拉 D.经常不完成 6.如果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A.作业太多 B.没有兴趣 C.贪玩 D.作业枯燥7.班上经常有

10、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吗? 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 8.你最喜欢以下哪种类型的作业?A.抄写 B.背诵 C.小练笔 9.对于作业你最想给老师说的话或提的建议是什么?(也可以家长填写) -课题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小练笔设计的研究初期问卷分析报告问卷调查统计表:选项题号ABCD人数人数人数人数12562.525512.58202512.53075512.53307510250042101537.51537.58205717.514351230 717.561537.5143512.51537.5730751025008210 82030759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老师要布置能提高兴趣的语文作业,全面提

11、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问卷分析本次调查采用全员问卷,调查对象为五年级一班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2份,收到有效问卷40份,针对问卷情况,分析如下:1、多数学生认为语文作业枯燥无味,学生普遍感到厌烦,不写作业的人数增加。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平常所做的作业抄写占62.5这种机械式的重复,直接导致学生对于作业的态度,其中,75的学生对于做作业的态度一般,17.5的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2、学生喜欢小练笔这种能开动思维,张扬个性的作业方式。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生对小练笔这种作业方式很有好感,这有助于课题的顺利开展。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呼吁教师能改变作业的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以上调查问卷清晰的说明了语文教师布置作业的方式和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这就需要一种新型的作业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热情,真正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实施阶段(2013.6 2013.11)就准备阶段在班级开展语文作业小练笔设计学习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在班级实施小练笔研究计划;学生语文作业小练笔学习困惑、之感的小调查;进行阶段性反思,撰写教学案例;撰写教学研究论文。1、 制定并推进将小练笔应用到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具体措施并付诸实践。(1)认真上好每一节阅读课,努力寻找读写结合点。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反过来促进了读。而就文取材的“小练笔”,是读写结

13、合最有效的载体。读写结合已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一个重要的途径。因此,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小练笔”已跻身于阅读教学的课堂,打开了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全面铺开的局面,成为语文教学园地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备课中,我首先研读教材,努力寻找每一篇课文的读写结合点,尽量做到在学生情感喷薄处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A、结合文本设计仿写,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著名作家茅盾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仿写是引导小学生领悟作文方法的有效途径,每个学生写作的起点都是仿写。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文章,都是名家的名篇佳作。语言规范、生动感人,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良好教材。教师在阅读

14、教学中要善于发现“美”,引导学生读懂“美”。学生陶醉在“美”中的时候,抓住时机进行“仿写”。 可以写一个句子、几句话,也可以写一段文章。例如:燕子的第一自然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只一句话,燕子已然“活”了。于是,在这一段的教学结束后,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请学生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孩子们在学习了这一课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写得非常生动有趣,我也感到非常欣慰。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运用能力,正确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通过上面这个环节的作业设计,学生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加以引申、迁移、运用,让学生的语感得以深化,开发了学生的语言潜能。既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便于学生的个性表达,保证了语言训练的有效落实,促进了语言能力的真正发展。仿写符合小学生作文的规律,已成为读写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B、拓展文本描绘续写,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课文中有许多内容因为与主题关系不大或是篇幅的限制,作者进行了略写。这里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思维内容,如果能充分挖掘这些潜在的因素,让学生想、说、议、写,不但能使学生想象力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得到一次拓展,还能使创新的萌芽又一次破土而出。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