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_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335216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九_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题九_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题九_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专题九_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专题九_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九_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九_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分析:本专题主要叙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其过程就是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以及最终瓦解的过程。专题的主线之一 战后初期美苏争锋导致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专题的主线之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兴力量的崛起,使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专题的主线之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曲折发展。一 美苏争锋【课程标准】1、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 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知识梳理】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

2、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公开宣称要“领导世界”。(4)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成为美国实现霸权主义野心的严重障碍。(5)1946年3月,丘吉尔“铁幕”演说,实际上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2、表现:(1)政治上:美国:“杜鲁门主义”: 时间:1947年3月。内容:声称共产主义威胁了世界和平和美国安全,美国要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影响: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它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苏联的反击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建立,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2)经济上: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提出: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影响: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采取的对策: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建立: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6国代表在莫斯科成立。目的;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3)军事上:美国:北约:建立:1949年,美国

4、、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性质: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苏联的对策:成立华约:建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性质: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影响: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美国 苏联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北约组织华约组织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1、国际局势的特点: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2、表现:(1)德国的分裂:德国投降后,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

5、占领,如何处置德国是美苏斗争的焦点之一。由于美苏冷战加剧,双方就德国统一问题的谈判未能达成协议。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2)朝鲜的分裂:分裂: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形成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两个占领区。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战争:19501953年,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操纵联合国组成以美国军队为首的“联合国军”,中国政府组织了抗美援朝。1953年,双方签订板门店协定,朝鲜战争结束。这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3)古巴导弹

6、危机: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美国发现后,开始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苏联武装部队也随之进入戒备状态,。经过美苏两国的对峙和谈判,苏联最后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古巴导弹危机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4)越南战争:为阻挠越南统一,美国长期占领越南南方,1961年,美国发动了所谓的“特种战争”。1965年上升为“局部战争”。从1969年起,美国在越南推行“战争越南化”政策。1973年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越南战争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3、影响:(1)消极影响:

7、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使战后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经济上,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人类陷入了新的战争威胁中。(2)积极影响: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合作探究】冷战的含义:“冷战”含义: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冷

8、战”的影响:二战后,在“冷战”局势下,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的一次又一次紧张。但是美苏的势均力敌又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知识梳理】一、“欧洲人的欧洲”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1)欧洲处于美苏两极控制之下,既面临着来自苏联的威胁,又受到美国经济渗透、政治控制的压力。(2)西欧土地面积狭小,资源又相对贫乏,要尽快发展经济,就必须打破国家壁垒,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实行一体化。(

9、3)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太大的差异,且西欧各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2、欧洲共同体的成立过程1951年,欧洲六国成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21世纪教育网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总部在布鲁塞尔。3、欧共体政治联合的加强21世纪教育网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政治一体化。() 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联合的欧洲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控制。()1973年欧共体提出在国际舞台上“用同一个声音说话”。()1975年成立共同体立法机构“欧洲议会”。()80年代之后,欧洲的防

10、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二、迅速兴起的日本1、原因:(1)战后日本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方针,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在国际事务中,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关系; (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等。2、表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高速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纯资产占世界第一位;还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三、东方巨龙的腾飞1、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三大改造完

11、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年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进行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但也出现了重大失误,尤其是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3、改革开放后的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倡导者:铁托、尼赫鲁、纳赛尔。2、标志:1961

12、年在南斯拉夫召开第一个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3、影响: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4、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崛起的意义(1)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2)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程标准】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知识梳理】一、两极格局的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原因:(1)欧洲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2) 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3) 政治上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和法制建设;(4)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

13、影响,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等等。实质:各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苏联解体原因:(1)主要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2) 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3)外部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的成功。过程:(1)1991年互经会解体、华约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2)1991年苏联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该联盟实际是一个松散的邦联。(3) “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

14、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共产党员被子排挤出政权,叶利钦及其支持者掌握了国家政权。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标志:1991年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21世纪教育网影响:战后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崩溃,世界从此告别了雅尔塔体系,冷战结束。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1、“冷战”后的国际形势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改变了世界两极格局。从此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经过十多年的较量和磨合,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2、鼎足之势话西方(1)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

15、国。综合国力世界第一;对外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推行霸权主义政策。(2)欧洲一体化。过程: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影响:这些举措,使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加强,对国际事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冷战结束后,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注重日美关系;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企图成为军事大国。3、走出低谷的俄罗斯:面对国内政治经济危机,1993年俄罗斯开始调整对外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以确保大国地位。2000年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务实的政策已使俄罗斯走出低谷。在国际事务中俄罗斯仍是对美国的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4、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势力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大国,又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正发挥越来越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