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一多普勒效应的验证.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33368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十一多普勒效应的验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验十一多普勒效应的验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验十一多普勒效应的验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十一多普勒效应的验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十一多普勒效应的验证.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十一 多普勒效应的验证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多普勒效应。2利用多普勒效应测定小车的运动。二、实验仪器DH-DPL系列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综合实验仪三、实验原理声波的多普勒效应设声源在原点,声源振动频率为f,接收点在x,运动和传播都在x方向。对于三维情况,处理稍复杂一点,其结果相似。声源、接收器和传播介质不动时,在x方向传播的声波的数学表达式为: (1-1) 声源运动速度为,介质和接收点不动设声速为,在时刻t ,声源移动的距离为 因而声源实际的距离为 (1-2)其中=/为声源运动的马赫数,声源向接收点运动时(或)为正,反之为负,将式1-2代入式1-1:可见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变为原来的, 即:

2、(1-3) 声源、介质不动,接收器运动速度为,同理可得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 (1-4)其中为接收器运动的马赫数,接收点向着声源运动时(或)为正,反之为负。介质不动,声源运动速度为,接收器运动速度为,可得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 (1-5) 介质运动,设介质运动速度为,得 根据1-1式可得: (1-6)其中为介质运动的马赫数。介质向着接收点运动时(或)为正,反之为负。可见若声源和接收器不动,则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 (1-7)还可看出,若声源和介质一起运动,则频率不变。为了简单起见,本实验只研究第2种情况:声源、介质不动,接收器运动速度为。根据1-4式可知,改变就可得到不同的以及不同的f =-f,从而

3、验证了多普勒效应。另外,若已知、f,并测出,则可算出声速,可将用多普勒频移测得的声速值与用时差法测得的声速作比较。若将仪器的超声换能器用作速度传感器,就可用多普勒效应来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四、实验内容与步骤把测试架上收发换能器(固定的换能器为发射,运动的换能器为接受)及光电门I连在实验仪上的相应插座上,实验仪上的“发射波形”及“接收波形”与普通双路示波器相接,将“发射强度”及“接收增益”调到最大;将测试架上的光电门II、限位及电机控制接口与智能运动控制系统相应接口相连;将智能运动控制系统“电源输入”接实验仪的“电源输出”。开机后可进行下面的实验。1.验证多普勒效应进入“多普勒效应实验”画面后,

4、先“设置源频率”,用“”“”增减信号频率,一次变化10Hz,同时观察示波器的波形,当接收波幅达最大时,源频率即已设好。接着转入“瞬时测量”,确保小车在两限位光电门之间后,开启智能运动控制系统电源,设置匀速运动的速度,使小车运动,测量完毕后,可得到过光电门时的信号频率,多普勒频移及小车运动速度。改变小车速度,反复多次测量,可作出或关系曲线。改变小车的运动方向,再改变小车速度,反复多次测量,作出或关系曲线。然后转入“动态测量”,记下不同速度时换能器的接受频率变化值。注意:动态测量仅限于小车运动速度较低时。改变小车速度,反复多次测量,可作出或关系曲线。改变小车的运动方向,再改变小车速度,反复多次测量

5、,作出或关系曲线。动态法可更直观的验证多普勒效应。2. 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超声换能器用作速度传感器,可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匀加(减)直线运动,简谐振动等实验。这时应进入“变速运动实验”,设置好采样点数,采样步距后,“开始测量”,测量完后显示出结果。进行运动实验时,除了用智能运动系统控制的小车外,还可换用手动小车,这时注意应该推动小车系统的底部使小车运动,并且不能用力过大、过猛。五、注意事项1、使用时,应避免信号源的功率输出端短路。2、注意仪器部件的正确安装、线路正确连接。3、仪器的运动部分是由步进电机驱动的精密系统,严禁运行过程中人为阻碍小车的运动。4、注意避免传动系统的同步带受外力拉伸或人为损坏。5、小车不允许在导轨两侧的限位位置外侧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