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什么叫观察ok.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332376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什么叫观察ok.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章、什么叫观察ok.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章、什么叫观察ok.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章、什么叫观察ok.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章、什么叫观察ok.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什么叫观察ok.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什么叫观察ok.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要点:了解观察的概念、明确观察的四要素,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展示观察的要素,使你在阅读实例分析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去观察。(第三讲)7第二章、什么叫观察1、【分段】(设疑) (导入)通过第一节的学习使我们知道学会写作首先就要学会观察,那么,什么是观察呢? 2、【分段】(实例分析)(讲解)在写作中,观察是指作者在某一特定的位置,用一定的角度,按照某种特有的顺序对写作对象进行仔细察看、调查,获取写作素材的过程。观察的目的在于把握客观事物的特征,在于体现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例如:我们写一只可爱的小狗的话,要写出它的特征,必须对它的外形、吃东西的样子、嬉戏的状态进行仔细地观察才可;写一种鲜花,必须对花

2、的颜色、外形、香味等进行观察才能够展示出它的特色;写一个人活事都要经过仔细地观察分析观察的定义,我们会发现,构成一次完整的观察过程必须具备四个要素(简称观察的四要素):观察对象、立足点、观察角度、观察顺序。 3、【分段】 (观察对象)(讲解)(1)、观察对象观察对象就是我们在平时生活或写作中所要关注的对象,它包括人、事、物、景等。例如:我的老师中观察的对象就是老师;一次大扫除中观察对象就是大扫除;美丽的大兴安岭中观察的对象就是大兴安岭;我的文具盒中观察的对象就是文具盒确定观察的对象在写文章中的意义是比较巨大的。因为我们在写文章的过程首先要确定观察的对象,只有根据文章的题目确定对聊观察对象,我们

3、才能避免文不对题的现象的产生。例如:家乡变了中,写作对象就是变化后的家乡,而为了体现家乡的变化,文章必须涉及以前家乡的状况。为此,对过去的家乡、眼前的家乡的观察和素材的搜集,就是我们观察的重点了。如果只对眼前的家乡做观察,而忽略了对过去家乡的素材的积累,这文章写出来,无论多么漂亮,也就文不对题了。 4、【分段】(立足点)(讲解)(2)、立足点立足点就是观察者所处的位置,通俗地说就是在观察的时候作者自己站立的位置。立足点在观察中,作用是很重要的,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察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对象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所做的描述也是不同的。例如:我们观察一个人物的时候,站在人物的

4、前面,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人的眼、耳、口、鼻、面部表情等特点;站在人物的后面却只能看到人的背部的特点,看到的是人物的后脑勺等部位,假如你站在人物的后面,却写出了人物的面部特征,那就证明你有特异功能了,在作文中就会惹出许多笑话的。再如:当你站立在山脚下、山顶上和山腰上所看到的景物是不一样的。立足点在山脚:自己的队伍来了,我们饶了些水给大家喝。一路前进,天黑了才到山脚,果然有许多竹林。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

5、立足点在山腰: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立足点在山腰: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注:这两段文字选自陆定一 的老山界,同样写山,但立足点不同,景物的描

6、述也是不同的。) 5、【分段】 (观察角度)(讲解)(3)、观察角度从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的角度来分,观察的角度主要有:仰视、俯视、平视和环视四种。仰视就是抬头向上看。如:广场的东南面是一片李树林,树上开满了白色的小花,远看白茫茫一片,在蓝天的映衬下犹如片片白云从天而降。李花是由五片花瓣组成,花瓣圆圆的,花蕊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使人心旷神怡。(本段对李花的描述就是仰视所观察的结果。)俯视就是居高临下低头向下看。如:拾级而上,站立山顶,便可见山脚下横铺一片绿水,那是公园的人工湖,湖水清澈见底,可见鱼儿嬉戏的场景。平视就是两眼平着直接向前看。如:来到中山公园门口,你会看见在大门的门楣上雕刻着

7、由李宗仁先生题写的“中山公园”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在大门两侧的大理石门柱上用绿色的油漆书写着一幅对联:“公有殊勋垂百世,园负众望壮千秋”,以示对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崇敬。环视就是向四周观看,用于观察者在观察位置上转了一圈,全景式地进行观察。如:走进公园,你就可以看到孙中山先生的雕像矗立在广场的正中央,雕像后面就是中山纪念堂,它是一座八角楼,共有两层。广场的东面是一片李树林广场的南面是一座假山广场的西面是一座小山丘广场的北面是一片竹林(这一段的描述,立足点是“广场的正中央”,东、南、西、北的方位是站立在广场正中央环视的结果。) 6、【分段】(观察顺序)(讲解)(4)、观察顺序对观察的

8、对象进行观察的时候要注意观察的顺序,观察的顺序,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要采用不同的观察顺序。A、观察日出等要按照时间顺序来观察,观察的不同状态等;例如:天色略显昏暗, 放眼望去, 寂寥晨星下面是一片静止的山势般起伏的云海, 在茫茫的夜色下, 象极了远处同样黑魆魆x 的山峰.在最近两个的山峰之间, 一棵泰山松威严地站立着,在透着寒意的山岚中间一动不动.大山默默地耸立着, 甚至听不到鸟叫, 这个时候的泰山属于静谧, 属于安详. 东方的启明星静静地挂在那里, 远处的观日峰仿佛泰山探出的点金指, 和那造型美观的的八角亭组成了一副绝佳的构图. 天色慢慢亮了起来, 几乎跟视线平齐的帷幔似的云彩淡淡地镶上了一

9、道美丽的金边.云海也渐渐地层次分明起来, 甚至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距离较近的云彩开始不安分地翻滚和流动。而稍远的地方, 云海还是与大山融为一体地默默地耸立着.很快, 这种的翻滚和流动就由近及远地影响到了那些山峰一样的云海, 他们先是慢慢变矮, 慢慢变得起伏不再柔和, 终于在一段时间之后被慢慢拉平.这个时候的云海更加象如水月色下的平静的大海,只是没有波涛翻滚所产生的哗哗的波浪声. 天色越来越亮, 云海逐渐变得洁白, 和它们投下的阴影形成越来越强烈的对比. 天边帷幔的金边也越来越颜色生动, 慢慢就变成了金黄色.山岚仍然寂静无声地吹拂着, 不过这次却已经带来了氤氲yn yn的雾气, 黑烟一样从头顶越过

10、, 然后慢慢地遮住云海, 启明星也为之黯淡.黑雾并没有散去, 山岚甚至和人们赌气般的从四面聚起了更多的雾气, 速度极快的从人们的头顶和脚下,四面八方地来遮住观日点.但是很快地, 黑雾就逐渐散去, 云海和帷幔又慢慢展现到眼前.在日出之前的一段时间里面, 黑雾和云海此消彼长地战斗着, 人们的心境也忽而变好, 忽而失望.当人们已经熟悉了这种变化, 心态逐渐变得平和的时候, 黑雾终于开始变淡, 轻烟一样散去。天色慢慢地亮了起来, 天地相接的地方, 春水一样一湾一下子变成了迷人的鲜红.帷幔不再鲜明, 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一片亮红色.太阳慢慢地就探出了自己红色的面孔, 小小桔子一样,一点点地往上跳跃着. 过

11、了约有两分钟,一个圆圆的、红彤彤的太阳跳了出来,顿时,大地一片艳红。 简评:这几段文字选自泰山观日出,标注的红色部分只是给你提供了几句例句,有这三句话的比较中,你会发现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的。文章其他内容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请细细品味。B、对建筑物的观察大多采用的空间顺序,而体现空间顺序的词语往往有: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等方位词语,还有具体的地点的转移等等。例如:紫禁城的城墙10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

12、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简评:从标注的红色部分,你就可以看出这里采用的空间顺序。) C、对人的观察要用从外表到内心的顺序;例如: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教师蔡芸芝老师。 她是我的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前一学期的教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

13、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简评:这四段文字节节选自魏巍的我的老师,第二段是对老师的外貌的描述,而第三、四两段通过叙事,展示了老师温柔的特点。第二,(三、四)段的观察顺序就是从外表到内心的顺序。在记叙文中,人物内心

14、以及人物的精神品质往往是通过叙事来体现的。 D、对事的观察要按照事情的发展为顺序来进行观察。例如:暑假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山都峰。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妹妹,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不再犹豫,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对,咱们一起爬吧!”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个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

15、峰顶。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妹妹。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简评:这篇文章选自人教版教材爬天都峰。文章标注的红色部分,为我们展示了文章的思路:爬山前-爬山中-爬山后的过程,而对这一过程具体详尽的描述采用的就是事情发展的观察顺序。 7、【分段】(大作文)(训练)练习:1、观察的四要素是什么?2、从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的角度来分,观察的角度主要有哪四种? 3、观察的顺序有哪四种? 4、选取你的学校或者你非常熟悉的一处景点为描述对象,写出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题目为我的学校、一处美丽的风景、公园等)写作要求:要注意多角度观察方式在文中的体现;要具备合理的观察顺序。(第二篇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