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绕城高速下穿高铁南站南广场顶管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331908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绕城高速下穿高铁南站南广场顶管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合肥市绕城高速下穿高铁南站南广场顶管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合肥市绕城高速下穿高铁南站南广场顶管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合肥市绕城高速下穿高铁南站南广场顶管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合肥市绕城高速下穿高铁南站南广场顶管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市绕城高速下穿高铁南站南广场顶管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市绕城高速下穿高铁南站南广场顶管作业指导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市绕城高速下穿高铁南站南广场改建工程二标排水工程 编号:顶管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合肥市绕城高速下穿高铁南站南广场 改建工程二标项目经理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 录一、适用范围二、作业准备1.1内业技术准备12.2外业技术准备1。2.1工程地质条件12.2沉井、接收井周边环境22。3水文地质条件2三、技术要求23.设计依据3.2设计标准四、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24.1施工程序24。2工艺流程图2五、施工要求45.1基坑开挖5。2底模处理45.3沉井制作55。3.1沉井预制步骤55。2预制工序及注意项目65.3。3上下井通道75.沉井施工5.工作井施工施工质量要求六、劳动组织1七、材料要

2、求1八、设备机械配置1九、质量控制及检验129。1质量控制12。2质量验收2十、安全及文明要求110。1安全要求110。1.1临边防护130。12吊装工程310.1.3施工用电1101。4监测措施1410。2文明施工1410.21现场文明施工的标准41。2.2文明施工的管理15 / 合肥市绕城高速下穿高铁南站南广场改建工程二标顶管施工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次改建的合肥绕城高速公路下穿合肥高铁南站南广场段,位于小西冲与许小河之间的岗地上,穿越高铁南站枢纽站区,根据高铁南站建设计划,高速道路两侧的站区南、北广场的东片区雨水与庐州大道雨水系统合并,统一向东排水许小河;南、北广场西片区雨水与繁华大道

3、、徽州大道雨水系统合并后,统一向西排入小西冲。二、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已编制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已组织人员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图纸,学习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施工。2.外业技术准备2.1工程地质条件施工地处江淮波状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地面标高20320m(5高程),地表局部分布填筑土,深灰色、灰褐色、褐黄色,松散,主要由粘性土、混凝土碎块及少量小砖块组成,层厚0。78m,下部主要由第四系上更新统粘土组成,灰褐色、褐黄色,硬塑坚硬,含铁锰结核和钙质结核,局部钙质结核富集,厚度较大,容许承载力约为6

4、032KP,自由膨胀率为37.8。0,具弱中等膨胀性,未见活断层发育。见下图:综上所述,本工程管底最低标高11917m,主要集中在粘土层,本工程沉井采用放坡开挖,清除地表填筑土,使地基承载力fak16KPa,分节预制下沉,上部人工配合长臂挖机挖土,下部用人工挖土吊车取土的施工方法下沉。2。2沉井、接收井周边环境本工程地处高速公路南侧,肥南工业园内及小西冲互通南侧接入十五里河,肥南工业园拆迁,小西冲互通南侧地势空旷,管道埋深较深;经调查,地下无管线及周边建筑物。 水文地质条件本项目年处区域属长江流域的巢湖水系,沿线主要水系为小型河沟及排洪、灌溉沟渠.主要河流为十五里河,排水的主要出水口即位于十五

5、里河与繁华大道交叉处。三、技术要求3.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B500092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0072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00102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B500112010)给水排水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5069-20)6)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ECS 137:002)7)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8:202)8)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 46:08)3.2设计标准顶管工作井、顶管接收井为临时结构,设计使用期限为个月.四、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4.施工程序每两座井中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两个工作段:沉井下沉

6、、顶管顶进.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 首节沉井制作 沉井下沉 底层垫层浇筑 机械安装 顶管顶进 质量验收。4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开挖基坑铺设垫层和混凝土垫层沉井接高及下沉浇筑底板混凝土开机顶进机头出洞竣工验收井内安装后续管节泥浆输送工作井、接收井施工设备安装砼管吊装就位砼管制作加工机头穿墙进洞测量控制及纠偏注浆中继间安装管内接头嵌缝井内回收机头管道贯通施工后背墙、拆除封堵孔洞五、施工要求。1基坑开挖(1)根据施工现场及地质情况,对工作井、接收井位置放坡开挖4.深,根据勘探提供的地址资料,周边环境,基坑采用1:1的坡率放坡开挖,底部预留1支立模板空间及沿坑壁四周做30宽排水沟空间、设集

7、水坑并做好基坑底防水措施,基坑开挖完后放样复核基坑沉井的纵、横轴线是否符合要求;()基坑检查符合要求后,在距坡顶2。处埋入统一的防护栏杆,上层栏杆高120c,下层杆高50cm,立杆间距2m,立杆埋深50cm,立杆挂绿色细目防护网;在横杆上悬挂安全警示标牌;在边坡一侧设人上下基坑的台阶通道,通道两侧埋入钢管做扶手;图基坑开挖示意图5。2底模处理刃脚下分层铺设0厚砂垫层,分层洒水夯实,再在砂垫层上浇筑20m5素混凝土,大样图见下图;图5。刃脚示意图砂垫层具体要求:(1)砂垫层应选用级配较好的中粗砂,且分层洒水夯实,每层厚度控制在2025cm;(2)砂垫层和混凝土垫层铺设的总厚度要确保顶部高出排水沟

8、不小于cm;(3)砂垫层铺设的面积要保证除去沉井的位置后留有的宽度不小于m;(4)砂垫层铺设后要有足够的承压力,所用中粗砂的干容重要达1。5KN/3。5.3沉井制作53.1沉井预制步骤本沉井按照5m6/节高度预制,根据现场沉井实际深度确定,确保其制作时的稳定性.()沉井基坑开挖根据标高定制,按照地质情况进行放坡。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再满铺不小于4c厚砂垫层夯实,在夯实后的砂垫层上浇筑混凝土垫层。(2)沉井不得设置垂直施工缝。水平施工缝内设一400xmm的钢板止水带(见下图);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时,要对混凝土接茬地方进行凿毛和湿润处理,并先铺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再浇筑混凝土,沉井直壁

9、模板及刃脚斜面内模拆模应按施工规范要求执行.图5.3。1 施工缝大样图(3)沉井预埋钢套管应预先安装带法兰短管予以封堵洞口。(4)沉井外壁涂冷底子油二道,涂刷前应对沉井浇筑的质量仔细检查,并作适当修整. (5)沉井边预制边下沉;下沉后沉井的接高应以顶面露出基坑0.。0m为宜. (6)沉井接高的各节竖向中心线应与前一节的中心线重合或平行。沉井外壁应平滑。(7)沉井分节制作的高度,应保证其稳定性并能使其顺利下沉。(8)分节制作的沉井,在第一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后,方可破除刃脚下砼基础; (9)沉井浇筑混凝土时,应对称和均匀地进行。在破除混凝土垫层之前,应对封底及底板接缝部位凿毛处理,井体上

10、的各类穿墙管件及固定模板的对穿螺栓等应采取抗渗措施。5.3。2预制工序及注意项目(1)模板与支撑a)刃脚内模采用填土内模,按照刃脚的外轮廓线尺寸分层填筑夯实,填筑材料采用粘性土或砂土;b)为使内模表面平整,可在表面抹2cm厚的水泥砂浆,并适当插入一些竹签或木签,以增加砂浆与土模的连接.为防止混凝土与土模的粘结,可用油毛毡铺一层隔离层;c)外侧模板应刨光,支撑、拉杆等应牢固,防止灌注混凝土时变形;d)沉井外侧模板必须竖缝支立,立好后要核对上下口各部尺寸、井壁的垂直度(或斜度)、刃脚标高、支撑拉杆(内外模间)要牢固;e)支第二节及以后诸节模板时不准支撑到地面上,以免沉井因加重而自动下沉造成新浇筑的

11、混凝土发生裂纹;拉缆要加强,外模上口尺寸不得大于下口尺寸;f)模板安装顺序为:刃脚斜面底面模板井孔模板绑扎钢筋设内外模间支顶支立外模板设内外模间拉杆-调整各部尺寸全面紧固支顶、拉杆-固定撑杆和拉缆。()钢筋绑扎a)钢筋绑扎必须在内模(井孔)已支立完毕,外模尚未扣合时进行;b)先将制好的焊有锚固筋的刃脚踏面摆放在刃脚画线位置,进行焊接后再布设刃脚筋、内壁纵横筋、外壁纵横筋;c)为加快进度,也可将井壁钢筋事先组成大片,利用吊机移动定位焊接组成整体;d)内、外侧箍筋必须按设计设好保护层垫块.()混凝土浇筑)沉井混凝土的浇筑应沿井壁四周对称浇筑,避免混凝土面高低相差悬殊,以防产生不均匀下沉造成裂缝,每

12、节沉井的混凝土都应分层、均匀、连续的浇筑直至完毕.分层厚度控制在350c;)沉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同步均匀上升,密切注意观察沉降,如发生不均匀沉降应立即停止浇筑进行调整;c)沉井混凝土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程进行,严格控制水灰比,保持骨料清洁和良好的级配,振捣密实;d)在沉井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检查预留孔、预埋件等位置的准确性,不得遗漏。(4)养护及拆模a)混凝土浇筑小时后可以覆盖养生,10h后即可浇水养生;b)当混凝土强度达2MP时,混凝土顶面可凿毛,并可拆除直立的侧面模板,拆除顺序为先内后外;c)混凝土浇水养护必须细水匀浇,防止水流太大使砂垫层流失,对沉井不利;d)当混凝土强度达

13、80后,方可拆除隔墙底面、刃脚斜面的支撑与模板;)底节沉井混凝土养护强度必须达到00,其余各节强度允许达到8时进行下沉;f)拆模的顺序:井孔模板外侧模板隔墙支撑及模板-刃脚斜面支撑及模板。5。3.3上下井通道混凝土浇筑前,在井壁预埋供人员上下工作井爬梯预埋件,拆模后焊接爬梯供人员上下,并带安全护笼,安全护笼距沉井底板2024m高,做法参见固定式直梯(GB188-1999),详见下图:5.4沉井施工1、沉井下沉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本次沉井下沉主要采用人工挖土下沉.(1)破除混凝土垫层后,应在井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后,分区、依次、对称、同步地进行。每次抽去垫木后,刃脚下应立即用砂或砾砂填实.定

14、位支点处的垫木,应最后同时抽出。(2)挖土下沉时,应分层、均匀、对称地进行,使其能均匀竖直下沉,不得有过大的倾斜.一般情况,不应从刃脚踏面下挖土。如沉井的下沉系数较大时,应先挖锅底中间部分,沿沉井刃脚周围保留土堤,使沉井挤土下沉;如沉井的下沉系数较小时,应采取其他措施,使沉井不断下沉,中间不应有较长时间的停歇,亦不得将锅底开挖过深。在下沉过程中,除防止沉井的下均匀下沉及突沉,还应特别强调防止沉井的扭曲变形,内挖土时应严格控制挖土厚度,先中间后四周,均匀对称进行,并根据需要留有土台,逐层切削,使沉井均匀下沉。(3)在沉井四周应设沉降观测点,应加强下沉过程中的观测,要求每班至少测量两次,并应在每次下沉后进行检查,如发现倾斜、扭曲,应随时纠正。为防止突沉,应控制均匀挖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