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单项选择题练习05.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328510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单项选择题练习0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单项选择题练习0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单项选择题练习0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单项选择题练习0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单项选择题练习05.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单项选择题练习05第五单元1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和实质是A振兴清王朝 B.“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C.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介绍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2海国图志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介绍并传播了西方先进技术,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A.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B.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C.介绍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D.探索出强国御侮之路3.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正确理解是 A.以“自强”和“求富”为基本出发点 B.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客观评价 C.借助西方科技维护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度 D.用“中学”来对抗“西学”的传播4.新文化运动兴

2、起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的影响C.十月革命的影响 D.尊孔复古逆流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A.民权平等 B.民主科学 C.打倒孔家店 D.民主共和6“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A缓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矛盾B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C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D使各种思想自由发展7.以下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的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 A.民报 B.海国图志 C.新青年 D.资政新篇8.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的是( ) A

3、.鲁迅的狂人日记 B.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C.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9.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A.主张民主制度 B.倡导学习西方 C.反对尊孔复古 D.坚持反封建10.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这里的“新”指的是( )A.改变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B.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C.开始宣传俄国十月革命 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11.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12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4、作为斗争矛头所向,最主要的原因是A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依据 B当时北洋军阀推崇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13.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 A.宣传科学、民主 B.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宣传新三民主义14.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样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指: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15.林则徐被称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能够说明这一点的依据不包括( )A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

5、译馆,翻译“夷书”B组织编译的各国律例、四洲志C积极仿制西方战舰,提出建设新式海军主张D领导虎门销烟,打击英国侵略者16“非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这种说法应属于 A西学东渐 B西学中源 C中体西用 D西体中用17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18. 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康有为在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时对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地位提出了挑战。其思想特点是 ( )A

6、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D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19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 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20.“自权利之祸于人心,破家族,削亲权,乱男女,蔑尊卑长幼,尽弃吾中国数千年之礼俗教治,而从事于其所谓平等自由之说。”材料反映了道学先生对哪一历史事件后社会变迁的不满 ( )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1.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

7、化运动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22.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23.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革命思想家却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封建统治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资产阶级思想逐步成熟与完善。上述变化根源在于 ( )A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B封建制度已被推翻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D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发展壮大24.陈独秀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之社会为不适于

8、生存。”他批评孔子所运用的思想武器是 A、马克思主义思想 B、三权分立思想 C、进化论观点 D、“师夷制夷”主张25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是在 ( ) .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李獒笔下的孔子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26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27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

9、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28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29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30陈独秀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这表明陈独秀 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完全否定儒家思想 代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文化 ( )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