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广东政治试卷及答案 .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328416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广东政治试卷及答案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年高考广东政治试卷及答案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年高考广东政治试卷及答案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年高考广东政治试卷及答案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年高考广东政治试卷及答案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广东政治试卷及答案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广东政治试卷及答案 .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广东高考文综(政治部分)解析版24. 图7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下列事件中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A.该奶粉生产商供应减少B.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D.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解析】(选D。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既定或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人口构成的变化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需求的变动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如上图。“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是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但它会导致整个需求曲线发生如图的平行移动,即商品价格

2、不变而需求量发生变化。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奶粉不属于消费品应税对象,因此,“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不是“提高了奶粉的消费税”,应排除B。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选D,因为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减少,即会使需求曲线发生这种平行移动。我认为,此题是有问题的,因为“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是卖不出去的,需求量可能接近于零。如果命题者将“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改为“某媒体报道奶粉检测出含有害物质”,一切争议都化解了。对于此题的问题不只是我一人有异议,权威人士也有疑义:“此题无解。”此题也似乎超过了教材的范围,因为教材根本没有涉及“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的不同。

3、)25.2011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性的应对措施是:A.增加现期消费 B.提前归还债务 C.持有债券 D.增加储蓄【解析】(选A。既然“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即未来物价会上涨,那就会“增加现期消费”,即将未来要购买的商品提前购买,故选A;“增加储蓄”不能解决通货膨胀的影响。只有存款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增加储蓄”才是理性的应对措施,故不能选D。)【答案】A26. 某企业某年利润1.2亿元,称之为私人收益,但污染造成居民的经济损失约0.4亿元,这样社会收益约0.8亿元。由于政府新颁布了环境保

4、护条例,在同样情况下,该企业为避免可能面临的0.4亿元的罚款,投入0.2亿元解决了污染问题,此时社会收益为1.0亿元。这一过程表明:A.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B.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治理C.市场在政府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弊端【解析】(选C。A选项中“基本手段”是明显错误;与题意明显不符,本身也是错误的,故应排除;D本身说法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故不选;B本身是错误的,不能选;只能选C。我认为,这个题也有问题:“市场在政府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一句有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以“政府调控”为前提的意思,而“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自

5、发的;政府颁布环境保护条例,企业投入0.2亿,避免可能的罚款0.4亿,产生社会收益1.0亿,体现的是政府发挥了对经济的调控作用,而不是市场发挥了作用,因此,材料中没有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还有“私人收益”与企业效益是何关系?社会收益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企业某年利润1.2亿元-污染造成居民的经济损失约0.4亿元=社会收益约0.8亿元、企业某年利润1.2亿元-投入0.2亿元解决污染问题=社会收益为1.0亿元?我感觉材料中的数据是命题者想当然而来的。)27、某县委员2010年底试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以来,出现了“组织公开什么,群众就看到什么”到“群众关注什么,组织就公开什么”的转变。这种转

6、变体现了党:A.重视人民主体地位 B.增加人民监督权力 C.强化人民政治责任D.扩大人民政治权利【解析】(选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所出现的“转变”,是党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故选A。不过,政治生活教材中没有“人民的主体地位”一说,只有“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我真不知这两个“地位”能不能划等号!生活与哲学中有“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一说。在人民群众与党的关系上,人民群众处于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应选A。我认为,“重视人民主体地位”可选,但这一教材上没有的说法,可能会使中学政治教师无所适从,因为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而言,“人民主体地位”

7、究竟应当如何理解呢?“人民主体地位”是命题者将大学教材的概念搬进了考中学生的试卷。建议命题者多翻一翻中学教材。)28.2009年,广东全省性社会团体有138个承担政府委托、转移职能326项,有184个获得政府购买服务收入9820万元。过假“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这表明:政府职能正逐步减少 政府职能正逐步市场化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社会组织在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桥梁作用将会加强【解析】(选D。“政府职能正逐步减少”是明显错误,可排除A;“政府职能正逐步市场化”也是错误的,政府购买社会团体的服

8、务、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不是其职能的市场化,故可排除ABC。此题比较容易,区分度应当不会高。)29.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法律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审议表决。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 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A【解析】(选C。“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明显错误,因为这不是人大的“决定权”,故AB可排除;“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中,人大是“执行机关”与人大的性质不符,

9、故排除D。)30.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A. B. C. D.【解析】(选B,从“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是已经发生的事,它“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注意主题是

10、“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而“深圳精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是说明“文化创新将推动社会实践发展”,但这一点并不切合主题,故只能选B而不能选A。此题关键是要扣住“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强调实践对于文化创新的重要性。)【答案】B3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 B. C. D.【解析】(选A。“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明显错误,故排除BD;“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题目中没有涉及,故排除CD。

11、“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反映了文化顽强的生命力,故选A。)32.“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解析】(选C。题目中有关键词句是“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其意思是说:气这种物质是变化的,它的生生不息,就是道。这与”世界是一团永恒的获火“是一致的。题目中的“道”不能理解成为老子的“道”,不能理解成唯心主义。)【答案】C33.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

12、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遍的规律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师可能的C.该实验室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析(选D。哲学是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遍的规律的科学,科技创新则不是,故A排除;B明显错误,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材料没有涉及C;氢气的制作过程揭示了材料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故选D。)答案D34.观察图8(改编自陈耶门沉默集),请你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法选择漫画标题,最贴切的是A.目标:奋斗的方向B.信念:勇者的利器C.障碍:

13、跨越的支点D.天才:勤奋的结晶【解析】(选C,一是扣住矛盾同一性,所谓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障碍”是阻挡前进的障碍,但它又是跨越的支点,这正是同一性的体现,故选C。)35.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A. B. C. D.【解析】(选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从理论上说是错误的,因为

14、只有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必然具有阶级性。诸神之赐、天赋人权都是具有阶级性的命题,但不能绝对化地得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的结论。)【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36.(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社科院人口专家认为,中国正面临一个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2010年至2015年处于峰值,随后将不断下降,中国经济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过去。材料二: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目前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原有竞争优势日趋弱化的挑战。如果不能实质性地转变

15、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当一国或地区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经济增长因缺乏新的动力而速度下降或长期停滞。材料三:“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1) 结合材料一,分析“刘易斯拐点”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6分)(2)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10分)(3) 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11分)36答案:()劳动力转向买方市场,工资水平上升;(3分)企业用工成本加大,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分)()转变经营战略,通过自主创新、提高员工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