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328050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常用单位有,, , , ,3、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课桌高0.7、篮球直径24、指甲宽度1、铅笔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手掌宽度1、墨水瓶高度6: 4、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F、“记”:测量结果由和

2、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 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5、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3)减小误差的方法:。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 避免 ,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参照物 1、(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2)、任何物体都可做

3、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 。二、机械运动2、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比较百米运动员

4、快慢采用: 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时间的运动的快。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4.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5.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v=st ,t=sv速度的单位是:米/秒;米小时。1米/秒=千米/小时6.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1)、

5、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2)、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 v2vv17、常识:人步行速度1.1 ,自行车速度5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停止,发声停止;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体、体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中传得最快中最慢;4、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5、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

6、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6、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m/s;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7、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8、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9,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这是乐音三要素)10、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

7、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1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12、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13、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 Hz,高于Hz叫超声波;低于Hz叫次声波;14、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15、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符号。16、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17、超声波的能

8、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18、声音可以传递(如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19、声音可以传递(如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第二章 光的传播一、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

9、、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二、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 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 2/3c;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三、

10、凸面镜和凹面镜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四、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4、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5、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6、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

11、变7、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8、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五、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弯折了;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六、光的色散:天边的彩虹是光的现象;七、看不见的光:1、 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 2、 红

12、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1) 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的夜视镜) (2) 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遥控探测(3) 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3、 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1) 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 (2) 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3) 荧光作用;(验钞) (4) 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

13、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如:近视镜片;二、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3、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2、

14、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 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五、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六、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七、 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